中秋时节,月亮爬上广州塔尖。广州日报拍客郑 勇 摄
郊外的月色皎洁,与野草、城市倒影相映成趣。广州日报拍客李芳源 摄
夜凉如水,一轮新月在城市上空略显孤寂。然而高楼屋宇间,却是一片欢声笑语。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摄
广州越秀公园东门外挂满红灯笼,节日气氛浓郁。广州日报拍客黎青 摄
广州永庆坊的“月亮桥”夜景迷人,桥底灯光倒映在水面上,宛如一轮明月。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 摄
永庆坊的“月亮桥”在网上走红,不少身穿汉服的年轻人在此拍照。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摄
中秋满月,如同凝固的水晶球。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摄
商场外巨大的“月球”吸引了一家三口前来打卡。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摄
又是一年中秋,满月如璧,映照着无垠的大地。
赏月,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圆月寓意团圆美满,家人围坐,灯火可亲。纵有游子不能归乡,也要对月亮寄托思念,问候尊长。
中秋这一天,月亮是视线焦点。圆月时分,月亮呈现出完整的形态,如同凝固的水晶球。球面斑驳的印记一览无余,不由得让人产生敬畏感。在赏月以前,还有祭月。在广东潮汕地区,仍然保留拜月娘的习俗,一壶好茶一壶月,是对月娘的尊敬。
在现代,中秋节已成为新潮的日子。国风兴起,守旧如新。永庆坊的“月亮桥”,挤满了穿汉服的人。月光衣我以华裳,在银光照耀下,姿容也分外动人。亭台水榭,倒映明月,画舫轻摇,微风拂面。光孝路的鱼灯铺满长街,头顶宛若星河。灯火如画,举目皆是人间烟火,古风韵味。越秀公园东门,红红的灯笼高高悬挂,串起了中秋的缤纷银河。小蛮腰在橙色月亮的陪伴下,也变换着色彩,为城市点亮坐标。而商场外巨大的月球模型,安坐的宇航员,替人们填补了登月的想象,也唤起孩童对月亮的向往。今年的中秋又恰好邂逅国庆,大街小巷红旗飘飘。北京路上挂满的红旗和红灯笼,吸引游人打卡拍照,定格下独特的“中国红”。在这浓浓的节日氛围里,人们赏月、观灯、看景,享受着长假的休闲。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城里的月亮被掩盖了光芒,郊外的月色更显皎洁。月亮的残影铺到水面,与乡村的倒影一同渲染河流。远处山峦烟雾缭绕,与淡蓝色的雾霭相互映衬,绘出秋天的画卷。月光伴清风,月色更朦胧,在薄纱般云雾的笼罩下,月亮的光晕分外迷人。
除了圆月,不圆的月亮也同样具有美感。一轮新月,挂在枝头,成为夜色的点缀;月亮悄然爬上高楼,映出孤单的人影。四季流转,潮起潮落,月有满月,也有亏缺,正如人间的悲欢离合,在恒定的规律中,总有不可避免的意外。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与栖居的地球不同,月亮长期以来都是人们凝望的对象。人类世代更迭,明月万古如一,人们深知自己不过是沧海一粟,所以始终保持对大自然的虔诚之心。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