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戴灵敏
图/受访者提供
阳江风筝是中国风筝“南鹞北鸢”中“南鹞”的典型代表,于2006年被列入首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岭南文化代表之一。阳江风筝制作技艺古朴精湛,流传于整个阳江地区,其中,在风筝文化氛围浓厚的沿海乡镇沙扒镇,民间就有不少的风筝制作高手,他们通过纯手工制作风筝,为阳江风筝这个特色文化增色添彩。
据了解,风筝制作技艺在沙扒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项传统的制作技艺。记者在现场看到市级非遗传承人、阳西县风筝协会副会长,有着27年风筝制作经验的梁世官,他正在进行制作风筝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技艺——绘画技艺。
他告诉记者:“风筝绘画的技艺就是我现在正在做的,双桃也是我们阳江的特色。现在就是给桃子上颜色,有红色,白色和绿色。我们上好颜色之后,风筝整体上的效果会更加美丽,阳江风筝制作技艺的亮点之一是纯手工制作。沙扒镇人在制作风筝过程中需要融汇‘扎、糊、绘、放’传统四艺,即根据风筝的尺寸规格,破竹削蔑扎制风筝骨架造型,用砂纸进行裱糊并用刀片修边,用粗犷的大色块来绘画,用摆臂技巧放飞调试,力求风筝凌空后呈现“生动灵活、形神兼具、惟妙惟肖”的观赏美感。”
梁世官介绍,在制作风筝的时候,竹子选的是比较直一点的,比较老一点的,把这些竹篾劈开,进行捆、扎、绑,把风筝做好之后上色处理,放在天上放飞后,风筝的动态就会很生动。沙扒风筝的特点大体是和阳江一样,有龙串类、灵芝类、板子类、软翅类等等,追求的是色、美、生动。
据了解,沙扒风筝文化底蕴浓厚,当地群众制作风筝热情极高。纯手工制作的风筝样式繁多,多以花鸟虫兽、神话人物为创作题材,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岭南特色。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风筝传统文化,每年重阳节期间,沙扒镇都会积极组织举办风筝文化节,吸引全国各地的风筝爱好者在沙扒开展风筝博弈,场面十分热闹。此外,沙扒镇不断丰富风筝文化的传播形式,推动沙扒风筝制作技艺进社区、进学校,使得这项技艺能代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