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记者 郑达 吴国颂
北京798艺术区,中国国际时装周的“秀”近日是一场接一场。在专业观众面前,设计师的作品要获得一致认可并不容易。
来自2000公里外的珠海团队,决定来一次大胆尝试,将珠海非遗项目——粤剧与现代设计碰撞。“倚殿阴森奇树双,明珠万颗映花黄……”伴随着著名戏曲家唐涤生创作的《帝女花》,模特们身着《大龙凤》系列的华服缓步走上T台,每一步都流露出粤剧表演艺术的优雅和自信。
演出结束时,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历经半年打磨
让设计更具时尚感
张玮是从珠海本土成长起来的设计师,擅长将传统图案再次设计,以印花、刺绣的形式大力展现中国元素及中国非遗文化。
如何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上拿出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今年3月,在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现场的展品给予了张玮新的灵感。她认为,粤剧本身就是很好的设计元素。“我从小就喜欢听粤剧,还帮着姥姥录制粤剧。我对粤剧的服饰也非常着迷,粤剧的服装元素能否运用到时尚设计上?”
众所周知,粤剧早期服饰主要是模仿明代衣冠式样,并加以改良为戏服。清朝时期,京剧越来越受欢迎,交流逐渐增多,服装亦渐受京剧影响,而且当时新剧目加入朝廷官员角色,部分戏服也有清朝官服的式样。粤剧服饰以刺绣为主,做工精良、五彩缤纷,颇具岭南特色。其服饰种类繁多,可反映不同角色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不同行当有不同的戏服。
张玮告诉羊城晚报记者:“粤剧不仅是香洲区非遗、珠海市非遗,还是广东省和国家非遗。以前我们看到过以昆曲为主题的服装设计,以粤剧为主题的服装设计还比较少,我们觉得可以试一试,将岭南文化与现代时装设计相结合。”
与“国潮”结合
服装作品更具现代感
但张玮团队的成员主要以年轻人为主,不少人此前并没有接触过粤剧。为了让大家对粤剧有更深入的认识,张玮带着他们再次前往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整个设计过程,其实也是我们对岭南文化再认识的过程。”但当大家设计出第一版产品时,并不是很满意。“最初的作品太过于传统,我们希望与当下的时尚结合起来。”
张玮带着团队拜访了粤剧泰斗红线女入室弟子赖琼霞女士,更深入领悟粤剧的内涵。经过前后数月的打磨,张玮团队设计出了49套作品,并命名为《大龙凤》。“我们如果只运用很传统的元素,就会没有特色,但我们现在和‘国潮’结合起来,就有现代感了。”
有了好的设计,还需要好的展示舞台。为了让粤剧文化在中国国际时装周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张玮设计团队早早来到北京。王哲,张玮团队的导演。从中国服装时装周的第一天,王哲就崴了脚,不得不在现场坐着轮椅工作。“小蔡,你把这个灯光开给我看一下;我们整体再来一次;这个妆不是一线红,是一片红……”张玮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整个团队虽然年轻,但对弘扬传统文化非常执着。
秀场开始时,灯光逐渐明亮,音乐响起,模特们身着《大龙凤》系列的华服缓步走上T台,每一步都流露出粤剧表演艺术的优雅和自信。服装的面料闪耀着光彩,剪裁恰到好处。本场秀场的场景设计同样别具一格,富有粤剧元素的图案铺满整个地面,象征着剧中戏曲精神的传递,仿佛进入了粤剧舞台的现实世界,为这场视觉盛宴增添了更多的戏剧氛围。
与传统结合
时尚设计拥有广阔空间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张玮团队第一次将传统文化,尤其是珠海非遗文化搬上时尚大舞台。在今年3月的2023中国国际时装周上,张玮以珠海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设计灵感,发布全新设计——珠海非遗元素《传承》秋冬系列时装。
该系列服装为全新创作的秋冬款式,设计汇聚前山凤鸡舞、三灶鹤舞、三灶编织等一系列具备浓郁珠海本土特色的非遗元素,通过一系列的面料改造、手工编织、印花图案创新的工艺手法,搭配“珠海三灶编织”及本土非遗形象创新配饰,使珠海非遗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的视野当中。
张玮告诉羊城晚报记者,他们相信传统文化与时尚设计的融合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也是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他们计划对《大龙凤》系列进行完善,争取在今年的珠海时尚周上再度展现。
事实上,以张玮为代表的珠海本土设计师近年来在各个时尚舞台上频频亮相,加之珠海注重时尚产业的打造。这让专业人士看到了珠海发展时尚设计产业的机遇。
在本次中国国际时装周上,杭州新生印染有限公司携手张玮,以“盎然”“智性”“共寻”“隽永”四大主题系列进行前瞻发布。当看到设计师们呈现出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创意灵感后,该公司企划总监钱利君对珠海时尚设计产业更有信心:“我认为未来珠海在时尚设计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珠海的产业土壤特别适合年轻设计师发展,具有广阔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