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GUANGDONG 广东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潮汕风情 鮀城印记:探寻文化符号寻迹城市脉络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蚁璐雅 发表时间:2023-08-31 08:59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蚁璐雅 实习生 廖晞冕 郑奕芝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具个性的文化符号,有着“百载商埠”美誉的汕头也不例外。在这座滨海城市中,潮汕文化、海洋文化、华侨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相得益彰,碰撞出与众不同的文化、民俗、建筑与审美,也成为这座城市令人热爱与向往的“密钥”。

近日,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感受多个极具地域标识特色的文化符号,通过游览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的特色骑楼,聆听被誉为南国鲜花的潮剧,欣赏有着中华战舞美誉的英歌舞,品尝顶着“中国美食界孤岛”光环的汕头美食,在这些代表性文化符号中读懂“老汕头”独具特色的历史文脉。

景观符号

小公园:百载骑楼系根脉

漫步在骑楼群间,年轻的目光透过古朴的建筑,感受传统风情,读懂城市记忆。8月19日,约300名来汕新生开启首个“青春向汕”2023年大学生漫游汕头团,深度体验城市风采,小公园开埠区正是“一湾两岸”线路的重要站点之一。随着新生脚步的到来,小公园熙熙攘攘、人流如潮,与当年万商云集的繁华场面渐渐重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小公园商埠在城市近代化的进程中逐渐形成,其中南洋风情的骑楼建筑蕴藏着一段华侨参与现代城市建设的历史。据了解,当时有些华侨漂洋过海归国,对带回的建筑图纸或明信片加以模仿和学习,参照古代吊脚楼等檐廊式建筑,借鉴开埠后传入的西洋廊柱式建筑,建造出具有特色的多元复合骑楼。之后,一批批中西合璧的骑楼民居相继落成,19条街道崛起清一色的骑楼建筑,单是侨房就有2000多幢。

经过当时市政府的规划,小公园开埠区形成以中山纪念亭为中心、向四周伸出蛛网状骑楼街道的放射格局,一直留存至今,纵横交叉的蛛网状格局如海纳江河、百川归海,“百载商埠”的开放气象由此可见。

漫步在“四永一升平”中,抬眼看去,左右的梁柱式骑楼极具对称美感,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既可以找到巴洛克、洛可可等西方风格的烙印,又可以寻见中式古典的风韵。若是再细细端详山花、拱廊、门套,便可品味出其中尺度、比例、形式上的精妙。各式各样以花卉、动植物或古典卷草图案为题材的浅浮雕刻画细腻,精妙绝伦,令人赏心悦目。

美轮美奂的骑楼承载着许多汕头人“生于斯,长于斯”的共同记忆,因此,小公园也有“海内外潮人精神家园”之称。潮汕文化、海洋文化、华侨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在这里融合汇聚、相得益彰,如同一本厚厚的城市印记,值得细细翻阅、研读。南生贸易公司大楼里的哈哈镜,是许多汕头人儿时难忘的回忆;在大光明剧院排队“看戏尾”,是汕头人无可替代的情结;作为汕头乃至粤东地区规模较大的布料批发零售行,集成发绸庄中每日来往的人络绎不绝;开埠初期的第一高洋楼胡文虎大楼见证了胡文虎成为“万金油大王”的传奇经历,胡文豹大楼则留存着20世纪的一段汕头报业发展史……

据悉,目前小公园开埠区内,已公布的各级不可移动文物有2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3处、一般文物单位有4处;已公布历史建筑有36处。

骑楼的历史文化沉淀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散去,经过活化保育,它正以新姿态诉说着城市历史。日前,一群海外及港澳台潮籍青少年家庭跟着潮汕文化体验行活动行至小公园开埠区,逛骑楼写侨批品美食,随着久别故乡的华侨重新踏上故土,这一份乡土情也就有了更深的传承。

民俗符号

英歌舞:中华战舞展雄风

今年以来,英歌舞骤然一跃成为最热的潮汕文化标志。在汕头南滨新城,一场声势浩大的“潮起汕头舞动英歌”潮汕英歌舞展演千人一同起舞;在汕头陈慈黉故居,法国街舞大神Rochka卡卡与英歌舞领队“时迁”同台“斗舞”,贡献出多个潮汕文化“火出圈”的名场面。

英歌舞融戏剧、舞蹈、武术于一身,是流行于广东汕头、揭阳、潮州等潮汕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其以刚劲奔放的舞姿、威武豪迈的气势,被称为“中华战舞”。在潮汕地区,每逢宗教祭祀、节日吉庆、广场表演,都不乏英歌舞的身影,它寄托着潮汕人民祈求平安、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

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英歌舞有籍可考的历史仅四五百年。大部分研究者倾向于认为,英歌舞并无单一起源。以潮阳英歌为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公开资料显示,当地英歌是汉族民间广场舞蹈和傩文化形态的延续发展,至明代吸收北方大鼓子秧歌,逐渐演化为英歌舞。

已经成为民间和学界主流共识的是,当代英歌舞与《水浒传》故事紧密相关。如今,不同地区的英歌舞表演风格、角色分配都略有差异,但表演几乎都融入了梁山好汉故事。潮汕地区英歌队舞者多为双数,或36人、或72人,最多曾至108人,表演主要由前棚舞蹈、中棚曲艺和后棚武术三部分构成,其中最能体现梁山好汉队伍风采和英歌特色的当属前棚。

随着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响起,前棚拉开序幕:妆扮着夸张浓艳脸谱的各位“英雄好汉”纷纷出场,有面挂黑须、袒胸露肚的李逵,有面色桃红、脚踏绣花布鞋的孙二娘……其身穿鲜艳戏服,彩色舞槌在手里上下翻飞,以干脆利落的飒爽英姿踮脚、抬腿、腾空、落下,边走边舞。再看那领头的“时迁”,化着黑白分明的鬼面脸谱,以张扬有力的步伐舞蛇开路,随着舞蛇的姿态变换与吹哨声的断续鸣响,队伍不断变换出长蛇挺进、双龙出海、四虎并驱、粉蝶采花等队形。

如今,英歌舞表演形式有不同程度的创新,如女子英歌队表演花木兰从军或穆桂英挂帅的故事,体现“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也有年轻人将英歌舞融入街舞中,为传统民俗注入新潮活力。

语言符号

潮剧:悠扬古韵传乡情

日前,一场“潮语乡音诵经典,同声同气聚侨情”汕头市金平区中小学生古诗词潮语朗诵比赛颁奖典礼在汕头小公园热闹举行,在清脆稚嫩童声朗读中,众多市民游客被吸引而来,深入感受潮汕方言的魅力。

近年来,随着潮汕地区热度上涨,潮汕方言的创新艺术演绎形式也百花齐放,从潮剧现代戏、潮汕歌曲、潮汕说唱相继出圈,到《老爷保号》《带你去见我妈》等潮语电影接连登上大银幕,潮语这个古汉语的“活化石”迸发出崭新活力。

潮剧就是潮语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荣膺“南国鲜花”的美名,潮剧享誉海内外,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明代,潮剧被称为潮腔、潮调;清朝中期又有潮音戏、潮州白字戏的称呼。清朝末年,张心泰在《粤游小识》一书中称“潮剧所演传奇多习南音而操土风,名本地班”,这是“潮剧”一名最早见于书文。

一览潮剧戏文,亦可以发现潮语的身影。1958年,在揭阳县明代墓葬中出土发现了嘉靖年间戏曲手抄本《蔡伯皆》(《即琵琶记》),这是琵琶记现存最早的舞台演出本。戏文中可以找到不少潮汕方言,诸如将“你们”称“恁”,“什么”称为“乜”,“好东西”称“好物”。无独有偶,1975年出土的《刘希必金钗记》也夹杂着不少潮州方言,例如“难怪”称为“无过”,“糟了”称为“害了”,“一样重”称为“平重”等。

潮剧语言既保留古典雅致,又不忘与通俗融合。把古音古词与方言俚语融为一体,将典故和俗谚杂糅混合,使得唱词既富于文采,又不会晦涩难懂。听一曲《苏六娘》,便可见多处充满诗意的唱词,例如“纸未沾墨先沾泪,佳期未到到死期”“桃花一去无消息,数尽更筹断尽肠”等,带给看客无尽动容。同时,其中也不乏生动形象、朗朗上口的潮汕方言、俚语、歇后语,如“赤脚好走动,鞋子阁下挟(夹在腋下),裙裾栉纳起(折卷),行踏正斩截(整齐)”,这一段念白富有生活气息,意趣盎然。

春宵听曲在汕头。伴着清越的配乐、和谐的锣鼓,演员们用清婉优美的唱腔,唱出一段段脍炙人口的故事。带有韵味的潮汕方言,吸引着黄发垂髫凝神聆听,并将看客迅速带入剧中的故事场景,感受一段戏剧传奇,体验一脉相承的潮汕精神。当前,随着中国戏曲学院首个全日制潮剧本科班的开办,潮剧的传承也获得更有力的平台,助力潮剧继续唱响海内外、传承乡土情、焕发新光彩。

美食符号

潮汕粿品:精致米食载佳思

卤鹅、蚝烙、牛肉火锅、海鲜生腌、甘草水果……这个暑期,八方游客以“特种兵式”的姿态暴走汕头,在酣畅淋漓的“City Walk”中遍尝潮汕美食。记者留意到,除了手打牛肉丸等“老网红”外,各式潮式粿品也逐渐得到外来游客的青睐,许多粿品店面与体验活动现场排起长龙、人山人海。

“潮汕人,尚食粿,油粿甜粿石榴粿,面粿酵粿油炸粿,鲎粿软粿牛肉粿,菜头圆卡壳桃粿。”粿品是潮汕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之一,其品种、用料、制作方式之丰富,从一首坊间流传的《粿名歌》中就可见一斑。

“粿品,米食也。”潮汕先民从中原南迁至潮汕,民间保留着中原古老的祭祀文化,南方不产麦子,因而用大米做成的“粿”便成为先民祭神拜祖的必备贡品,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传承。时至今日,但凡遇喜庆节日或家中喜事,家家户户仍会做粿来祭拜神明与祖先,祈求顺利安康。

潮汕粿品种类丰富、工艺多样,有米浆发酵的发粿、朴籽粿,主料和馅糅合的鲎粿、菜头粿,皮包馅的笋粿、无米粿等;粿品大都取材于随处可见的普通农作物,如大米、番薯、蔬菜等。虽然原料易得,但潮汕粿品在工艺与用料方面十分讲究,以制作栀粿的“栀水”为例,就需捣碎栀子浸泡去渣成液,再晒干蒲姜枝烧成灰烬,方可制得。

“时节做时粿,时节食时粿”——这句广为流传的潮汕俗语,指的是潮汕人遵循自然规律,按照不同节气,利用时令植物来做粿品。清明前后,正是朴树生发嫩芽之际,潮汕人便采朴树嫩叶和粳米粉捣成浆做朴籽粿,用以清热、去积、和胃;古代潮人世传五月为“恶月”,此时阴气萌生、时疫流行,故潮汕人家又用清热泻火的栀子制作栀粿,以清热祛疫助消化;而在春节等重大节日,又会选择有着“寿桃”外形,寓意长寿、吉祥的红桃粿,以及呈花朵开放状,寓意发财、好运的发粿等吉祥传统粿品来“过时节”。

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粿品中,甜粿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一句“无可奈何炊甜粿”,诉说出潮汕先人“过番”谋生的故事,过去,很多潮人因为生活所迫冒险乘船远渡重洋,随身带着的“过番三件宝”便是市篮、甜粿和水布。甜粿能作为“三宝”之一,是因为其由糯米粉和红糖混合搅拌后蒸煮而成,含糖分高,可存放较长时间,还可快速补充身体能量。如今,食甜粿主要用于祭祖追远,告诫着年轻人:莫忘忆苦思甜,珍惜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