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越来越多的“沉睡土地”被唤醒,梅州市梅县区畲江镇成山村一块77亩的荒地也变成了良田,种满了玉米,日前迎来了丰收。
畲江镇成山村玉米种植基地迎来丰收,村民喜笑颜开。(摄影:吴丽伶)
走进畲江镇成山村玉米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玉米秆上,长满了饱满的玉米,村民穿行于田间地头,利落地将硕大、饱满的玉米棒装进筐里,现场一派繁忙丰收景象。“这是2022年9月种植的新品种‘华田一号’玉米,全程由华南农业大学提供技术指导,经过三个月现在到了采摘期,由于该玉米甜度高、可直接生吃、耐寒,我们给它取名为‘刺身玉米’。”基地负责人甘汉杰介绍道。
而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的撂荒地。2022年7月,在广州市荔湾区驻畲江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和成山村党支部的积极协调下,广东祥成农创帮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与成山村委签订土地流转承包合同,对该村77亩撂荒地进行复耕复种。“由于缺少劳动力,土地紧挨河流,容易被淹,这块地起码荒了十年,现在又重现丰收景象,大家都很开心。”成山村党支部书记叶绍南说。
如今,原来的撂荒地已经长成一片绿油油的玉米田,成为成山村一道亮丽的风景,有效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在基地务工不仅挣钱,还学到了不少种植玉米的技术。”在基地务工的村民刘海锋告诉记者,自己看着玉米慢慢长大,也很有成就感,希望能把玉米越种越好。
“刺身玉米”的种植成功,也让企业对未来的发展更加有信心。“‘刺身玉米’亩产约2000斤,市场价在8元/斤,我们主要采取‘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主要销往珠三角地区,预计可以带来约100万元的收入。”甘汉杰说,接下来,将继续跟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进行更深度的合作,种出更多更好的经济作物,助推乡村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