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阳楼上品文史
——唐代诗人许浑《韶州韶阳楼夜宴》赏析
陈义禄
烟雨韶阳楼 张伟杰 摄
其实,韶阳楼唐代就已有之。唐代诗人许浑的七言律《韶州韶阳楼夜宴》《献韶阳相国崔公》和《韶州驿楼宴罢》等诗,佐证了唐朝时韶州已有韶阳楼。从这些诗的具体描写中,可推知此楼在当时应是本地规模较大且档次较高的名楼。其《韶州韶阳楼夜宴》(一作《题韶州驿楼》)的全文是: 韶阳楼坐落在韶关国家森林公园莲花山顶峰,于2009年10月18日竣工落成。该楼采用中国古典建筑风格,兼有秀丽与雄浑之气势。它为古邑韶州今日韶关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提升了韶城的文化品位。
待月西楼卷翠罗,玉杯瑶瑟近星河。帘前碧树穷秋密,窗外青山薄暮多。鸲鹆未知狂客醉,鹧鸪先让美人歌。使君莫惜通宵饮,刀笔初从马伏波。作者许浑(约788-858年),唐代诗人。他爱林泉、淡名利。作诗专攻律体,多登高怀古之作,句法圆稳、格律精纯,深得杜牧、韦庄等人推崇。著作有《丁卯集》。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据说此诗作于许浑随崔珙(许浑尊称其“崔公”)从相位被贬为岭南节度使任南海幕府的会昌年间(约842年左右)。这诗流传至今,是佐证韶关发展的重要文化遗产。
这首七言律诗,用富有伸缩、担当之感的“下平五歌韵”为韵脚,描写了当年韶阳楼的美景,并借在韶阳楼夜宴的气氛表达对自己尊敬的官员的赞誉,抒发自己做人的志向。
首联“待月西楼卷翠罗,玉杯瑶瑟近星河”写夜宴的地点在韶阳楼西楼,用“近星河”借代夸赞韶阳楼高崇之气势。接着颔联“帘前碧树穷秋密,窗外青山薄暮多”用“互文”的修辞方法,点明在韶阳楼聚会的时间,并描绘了此时节韶阳楼的美景,“穷秋”“薄暮”“碧树”“青山”——晚秋太阳快要落山时,韶阳楼的门前屋外密林深深、一片苍郁的南国青山美景。这样的美景,加上知己和美人的歌声,怎能不令人陶醉?于是,颈联“鸲鹆未知狂客醉,鹧鸪先让美人歌”转为借“鸲鹆”“鹧鸪”两种鸟的行为对比,展现好友们的狂醉和欢乐状态,这既是山幽,更是人欢;既从另一角度进一步描述韶阳楼的幽美,也让人仿佛看到韶州政通人和的景象。“韶州”地处我国南方,那时属于被人称为“南蛮之地”的一州,一位“一匮为功极九层,康庄犹自剑棱棱”“贤臣会致唐虞世,独倚江楼笑范增”公认的有历史功绩的“相国”被贬至此,心情自是郁闷,在此情形下喝酒也是有所痛惜和顾虑的。于是,作者顺理成章地向自己尊敬的上司长辈(使君)表达心志,抛出结联“使君莫惜通宵饮,刀笔初从马伏波”,这结联引用“马伏波”的典故可谓用典精辟。马伏波何许人?马伏波就是马援,东汉追从光武帝刘秀的伏波将军,东汉开国功臣。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甚得后人崇敬。这联看似写安慰和劝酒,实则既巧妙地表达了对使君的赞誉和崇拜,也折射出自己的为官理想和人生追求;一场在韶阳楼的夜宴,就转合为追随马伏波将军这样的名人的人生理想和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使诗的意境立显高尚隽永、催人上进。
楼,废废兴兴,我们兴建的是楼,延续的是文化;人,来来去去,我们永远崇尚的是好人,追随的是英雄;历史,兴兴替替,我们眷恋的是乡土,热爱的是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