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图》(佚名),左侧仕女在“浮针试巧”,右侧仕女在“穿针”。
农历的七月初七,是中国古代比较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民间有“七夕节”“乞巧节”“女儿节”等不同的叫法。“七夕节”起源于汉代牛郎织女的浪漫爱情传说,表达了旧时女性向往智慧灵巧和婚姻幸福的美好愿望。可以说,在漫长的古代社会里,乞巧节是对女性最具吸引力的一个节日。
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汉族民间爱情故事,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传说古代天帝的孙女织女擅长织布,每天给天空织彩霞。她讨厌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间,私自嫁给河西的牛郎,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织女捉回天宫,责令他们分离,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在鹊桥上相会一次。人们传说,每逢农历七月初七,空中很少见到喜鹊,那是因为它们都飞到银河给牛郎织女搭桥去了。在天文学上,牛、女二星是永远不会聚首的,但七夕的喜剧结尾承载了人间的愿望,是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精神抚慰。
拜仙乞巧活动
在梅州地区,七夕节曾经是比较热闹的节日。从明代开始,地方志对七夕节就有记载。如据崇祯《兴宁县志》记载:“七夕,儿女具瓜果乞巧”,可知当时的七夕节有未婚女子在院中以瓜果拜仙乞巧的习俗。
清代兴宁石马诗人陈其藻在《齐昌竹枝词》中提及乞巧时陈列瓜果之事,云:
乞巧更阑撤果瓜,
睡酣红日上窗纱。
梦中锣子叮咚响,
恨煞街头豆腐花。
陈列瓜果究竟为了什么?拜的究竟是什么星?清代兴宁诗人傅兆麟在《齐昌竹枝词》有详细的解释:
秋宵乞巧向空庭,
烛影摇红照画屏。
不解小姑缘底事,
背人偷拜七姑星。 (邑妇女呼织女星为七姑星。)
由此诗可知当时的人在庭中乞巧除了置瓜果,还设案焚香燃烛,以祭拜织女星,乞求自己可以获得织女的心灵手巧,获得美满的爱情和婚姻。诗中所云小姑偷拜七姑星则是因为在当时七夕拜仙乞巧多是未婚女子的专利,结婚便意味着与乞巧的告别,因为七夕节“祈爱”“祈婚”的目的已经实现。
清末兴宁诗人胡曦在《兴宁竹枝杂咏》中对七夕节的习俗亦有提及:
乞巧中庭笑语娱,
双双渡过鹊桥无?
今宵定有嫦娥怨,
且拜星姑拜月姑。
(俗呼织女为七姑星,七夕乞巧曰拜星姑, 并云拜月姑。)
诗中所谓“嫦娥怨”即是指当时适龄的未婚女子迫切想要通过祭拜织女星而获得幸福美满婚姻的想法。
除了瓜果祭拜,民国时期还使用糖果祭拜双星的习俗,如民国期间梅城黄塘的传教士张祖基在《客家旧礼俗》中写道:
七月初七,旧时喊作七夕,到该晡好多人买到糖果来献双星,又向紧他来乞巧。双星即系牵牛同织女星。
旧时的乞巧活动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卜巧,另一种是赛巧。卜巧是一种带巫术色彩的活动,就是用占卜的方法确定是否得巧,同时,妇女们祈求智巧,预卜自己的未来命运。
民间卜巧一种方法是“浮针试巧”,也叫作漂针试巧、丢巧针、投花针。方法是在一个容器中盛以水,露天放置一段时间,待水面生膜后,投针或细草于膜上,看容器底部针影的图案花样,以验智巧。据说,针影呈云状,或花状,或鸟兽状及鞋、剪刀等状者,便是得了巧;针影粗如槌,或细如丝,或直如轴,就是没有得巧。
赛巧,也叫作金针度人,就是女孩子之间通过比赛看谁心灵手巧。方法是在七夕月下以丝缕等穿针孔,先穿过的便是“得巧”,落后的则“输巧”。未婚女子,在“七夕”月光下,引线穿针,以乞其巧,也可以预卜婚姻之事。穿针顺手,则谓婚姻顺遂;否则,多波折。
除了月下穿针,旧时大埔地区还有玩稻草打结游戏的,即握住七根稻草的中部,让人在两端各打三个节,伸出来要么七根稻草连在一起,要么两根成圈,其他五根成一条线。当时的人们认为只有在七夕时才能做到这样。如据《民国大埔县志》载:
七夕,人家学童绣女间有列瓜果于中庭,谓之乞巧。
(按:此俗广州甚盛,吾埔实无此举,旧俗小儿女或于月下穿针,或取稻藁七节,手握其中部,令人将两端随意各打三节,伸之或七节共成一条:或五节成一长条,其余两节则首尾相连成圈,而长条适贯其中,谓必是日方成)。
曝晒衣服书籍
明代五华地区还有在七夕节“童子以仿书纸笔洗于河”的习俗,不过康熙年间已没有了,改为在当日中午晒书籍衣裳的习俗,如据康熙《长乐县志》载:
七月七日,童子以仿书纸,笔洗于河,近无行者。惟人家各取衣服书籍晒之,亦仿古意。
“仿书”即楷书中的所谓摹帖、临帖,七月七日临帖且在河边洗笔,或有希望今后能得书法奥妙或读书可金榜题名之意,可见当时的人颇重视读书。七月七日曝衣、晒书的习俗早在汉代即有,据汉人崔寔《四民月令·七月》载:“七日……曝经书及衣裳。”农历六七月正值夏秋季节,风高物燥,正是曝晒衣物的好时节,民间认为是月曝晒可以避免虫蛀,由此逐渐形成了曝衣、晒书的风俗。
在清末的兴宁也有此种习俗,如据咸丰《兴宁县志》记载:
七夕,陈瓜果儿女乞巧,日中曝书籍衣裳。
清末兴宁诗人胡曦在《兴宁竹枝杂咏》中还提到七夕当地的一些奇俗:
曝书亭子未消炎,
腹晒便便数典兼。
不解人家撒鸳瓦,
红糟白饭水晶盐。
(七夕俗以盐及糟饭抛撒瓦上。)
至于为何大家在这一天把盐及红糟、白饭抛撒到瓦上,胡曦也未能给出答案,希望有一天能有人解开这个谜团。
取七夕水造酱
七夕节除了以上活动外,还有取水造酱活动。旧时蕉岭人认为七夕时的水与其他时候相比有所不同,以此来造酱就不易腐烂。据康熙《镇平县志·风俗》载:
七月七日乞巧,是日取水造酱不腐。
在广东惠州等地区认为七夕当天的水要重于他日数斤,经年不变味,历久弥甘,可治疗虚火、内热等病的,所以多在当天储“七夕水”。
七夕爱情山歌
七夕节拜月乞巧的习俗,在梅州地区旧时一般在城中一些较为殷实家庭中才间有实行。在广大山野农村里的未婚女子,虽然在这一天没有去拜月乞巧,但是却用山歌直抒胸臆,热烈地表达心中的情感。
梅州地区童谣有“七月七,当梨乌一滴”的说法,到了这一天,漫山遍野的当梨果(学名称桃金娘)开始成熟。熟透了的当梨,乌黑锃亮,形状像胀圆的大肚子。轻轻一捏,便露出鲜嫩深色的果肉,流出深紫色的果汁来,令人垂涎欲滴。在农村里一些坠入爱河的女子,在七夕这一天,便借着当梨的特点,向心爱的男子唱出了海誓山盟的山歌。如:
白白嫩嫩[~公式~]唔贪,
乌乌赤赤[~公式~]唔嫌,
阿哥好比当梨样,
越乌越赤心越甜。
民国时期谢复生在其所编之《梅县要览》中提及梅县的七夕,其中写道:“七夕简直没有半点表示,差不多已被一般人遗忘了。大概这时正值早稻收割将完的农忙时节,人们皆无暇顾及。”到了现在,各县新编撰的县志也不再提及七夕,那些曾经流传在梅州地区的七夕传统习俗,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已经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