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贤武
潮州古大士庵,又称大士阁,供奉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它坐落于市中心之府仓内16号。以笔架山之中峰为案屏,背依葫芦山西湖风景区,左邻海阳县儒学宫,右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面朝古色古香的牌坊街,巷口右侧为陈伟南文化馆,邻侧有潮州府署旧地的府城公园及将落成的“镇海楼”,聚古城之秀色为氛围,环境独特,气度不凡,虽处闹市而自具风格,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市佛教道场之一和颇具历史文物价值的古迹。2011年公布为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此庵在潮州古代地方志乘均未记载,幸目前庵中尚妥善保存了10块清代重修石刻碑记,可供稽考溯源,据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十二月之《重修香灯碑记》所载:“永丰仓内大士庵,查该庵创自前朝,洪范师祖善知识(佛家语,指正直而有德行、能教导正道之好人)成道于此,诸志未之列条”一语,印证地方志,这个地方是明清二代潮州府的粮仓——永丰仓的所在地,嘉靖《潮州府志》记载:“府署,旧枕金山。(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卫,通判张杰移府治于新街。”“永丰仓,在府治前新街西。”可知永丰仓是随着府署之迁移而作为规制必备创建的。“府常平仓即永丰仓五十间,在府治左”,(光绪《海阳县志·建置略二》)“府仓五十间,额贮谷二万八千一百一十五石三斗三升。”(乾隆《潮州府志·赋役》)
大家知道,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历代王朝皆重视粮食的储备。因为它对于保障稳定社会秩序、加强国民经济调控以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仓储制度自夏朝肇始,周朝成熟,后世逐渐完善。历朝封建统治者都曾一再强调它的重要性,注重粮仓的充实和发展。西周《礼记・王制》强调:“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意思是:国家的物资储备,不够九年用就是不富足,不够六年用就会告急,不够三年用就不成为国家了。西汉贾谊更声称:“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汉书·食货志》)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的创刊宣言里,毛泽东写下过一句无比平白质朴,但又直达本质的话:“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而常平仓则是古代国家为“调节粮价、备荒赈恤”而设置的粮仓。粮价在古代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有“谷贱伤农,谷贵饿民”的说法,即从来就不是粮食不够吃了,而是粮价涨得太高,吃不起了。粮食战争的根源,本质上就是对粮食定价权的争夺。西汉孝宣帝时,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建议在边郡,贱时增价收进,谷贵时减以惠民利农,名为“常平仓”。后来被推广到全国各地,成为历代王朝备荒救灾的重要措施。常平仓制度历代大同小异,但都由地方官府统一管理。虽然常平仓的管理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时甚至名存实亡,但还是起到过惠民利农的作用,尤其在荒年的时候。
正因为粮仓之关系到国计民生,历代统治者对此极为重视,对仓库的设置均有明文颁布,规定极其严格,对水火更是防微杜渐。因此,古大士庵的创建当在永丰仓建置之前,无可能在府仓建立之后,所以碑文中“创自前朝”有可能是明代以前,而不是如《潮州古大士庵》(2007年)《湘桥区佛教志》(2006年湘桥区佛教协会修志编纂组)所记载那样为“明代僧人释洪范建”。可以想象,当年永丰仓的建设,当拆除了不少民居,而对于这座供奉观世音菩萨的庵寺则予以保留。对于观世音菩萨的神通,按《法华经》的说法:“(观音菩萨)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几乎是无处不在,无往不利。建府仓而保留此庵并予以屡次修建,意在:一是望藉观音菩萨神力,保佑粮仓安稳无事故;二是地近官署,作为署内家眷之祈福场所。或因是官廨之私庵,似也可理解府县志为何对此庵“未之列条”的原因吧。
从现存的庵内碑刻文字,复可见自清代康熙年间至光绪十九年(1893)二百余年间,是很受官府所重视的,又历经刘溎年、杨霁(清同治四年探花。光绪十四年任潮州知府。)等数任知府之“倡首捐题”,以潮州府署官员为首并县属诸官绅士庶之随缘乐助,每集资而委嘱仁原、仁户、济长、康泽、康蕃等历任主持僧几度拓建葺修,或酌改旧观、或添建照壁、或改建佛殿、或保护古井、或疏浚沟渠……这些均予以一一详载,并细列捐资芳名,恳请有司行文勒石禁示,保护琳宫之庄严及僧众之权益。如清同治十二年(1873)的《重修府仓古大士庵合郡文武官员绅士捐囗银数》碑,就罗列了自记名提督调署潮州总镇南韶连总镇府方耀、盐运使司衔惠潮嘉道张铣、补用道调署潮州府事惠州府正堂刘溎年、加道衔署潮州府即补府正堂段锡琳、加知府衔署盐运使司分司汪以增、加知州衔署海阳县正堂夏献铭、代理揭阳县事补授嘉应直隶州正堂周士俊等潮州府属各县一众文武官员名录,潮州知府刘溎年(182l-1891)除倡修之外,还亲题“古大士庵”之匾额,笔法苍润丰厚,至今犹存。到清光绪十九年住持僧康泽重修时,还得通过在“适桂林李君松垣,在府署多年,深知底蕴,大发良愿,鼎力劻勷,督治其事”,方得“仰蒙府尊杨(霁)大人,俯鉴微忱,倡首捐题,暨十方文武宰官、绅商士庶,随缘乐助,凑集巨资。庀材鸠工,大加修饰,酌改旧观”。除领衔惠潮嘉道曾纪渠、潮州府正堂杨霁等潮州府属各级官员(包括驻潮的盐知厅)及南澳厅外,还有府属的商行,如汕头太古洋行等,还有善男信女,共募得支销银壹千零五十八两一钱一分九厘。其中除“惠潮嘉道曾捐银十两又筹款二百元”“潮州府正堂杨一百元”外,余各官吏所捐1-20元不等,且占捐款总额极少比例,大量捐款是来自商号及广大民众。(《大士庵住持僧康泽颂扬重修庵事檀樾功德碑》)在光绪十九年潮州知府杨霁立的《出示严禁事》碑中已有“无知之辈,恃顽作践庙地瓦面,并无故进庵喧哗,滋扰残毁物件,以及酗酒赌博,打架偷盗等事,在堪虞,亟应禀诸示禁”,再对比同治二年(1863)的题名碑基本由官员所捐资,不难看出相隔三十年间,庵寺已从官署私庵向民众的开放,和国家对地方控制的程度已产生了转变。
1950年,住庵僧人迁往开元寺,作潮州市教工幼儿园使用。1988年4月落实宗教房产政策,归还潮州市佛教协会管理,得香港潮州市荣誉市民庄静庵、蔡儒添先生先后捐资重修。其后于1996年、2000年、2002年、2003年又四度拓建,形成占地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四合院建筑群,规模宏大,殿宇壮观。现庵中尚保存一株培植约数百年之凤竹(俗称铁树),叶似风羽,四季常青,每年夏天能绽出成团成簇呈米黄色之花,还能结出鲜果,奇趣可观。
主殿慈恩阁,是一座高18米四层、四重檐式高阁,阁内中空,塑观音大士铜像一尊,左手打手印,右手倾净瓶,高达11米,每层建扶梯回栏可直达阁顶,层层环绕相通,各向窗开户敞,可逐层环瞻圣像。阁名由赵朴初先生所书并撰联:“常寂境中度众生,摄受庵摩观掌上;大悲光里舒千臂,尽遣修罗拜佛前”,及饶宗颐先生所重书之“圆通宝殿”匾额及撰联:“至道圆融,混然无碍;黄中通理,即是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