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碧楼 (版画)40X41cm 张望作1987年
这里介绍的是我国第一代版画家张望同志的版画《涵碧楼》及刻在画上的诗句:
葫芦山色绕虬龙,
涵碧楼台映照中。
满眼红棉风摆舞,
流连墨宝忆周公。
这幅作品是张望同志1987年回潮州后所作,现由潮州市志办公室收藏。这幅版画的诗情画意,描刻了潮州西湖的湖山景色和涵碧楼的轩昂气势,缅怀周恩来同志当年在涵碧楼领导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抒发作者热爱家乡、崇敬革命领袖的情怀。
张望同志在另一首《涵碧楼》诗的附记中写道:“当年周恩来同志与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老革命家领导的南昌起义军入粤后,直指潮汕,九月廿日占领潮州。周恩来就住在涵碧楼中指挥作战,并题词:‘扰乱中国的两大障碍物,一个是国际帝国主义,一个是国内武人政治。我们民众要求统一与和平须要打破这两个障碍物’。这幅题词,至今仍保存完好,金光灿烂。”
张望同志以《涵碧楼》为内容写的诗共三首,还特地创作了这幅套色版画,可见他对涵碧楼怀有着深厚的感情。
这幅版画左上角是光芒万丈的红太阳,画面的中间是巍峨的涵碧楼,背靠郁郁葱葱的葫芦山,湖中波澜映照着楼影,近景盛开的红棉随风摆弄。画家以象征的手法,寓意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前赴后继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天外红旗一片红”。作品的思想内涵与艺术形式取得了高度和谐的统一。
张望1916年生于潮州城。1935年1月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1931年在上海美专时就参加中国左翼美术联盟,他和一些进步青年,发起成立“MK木刻研究会”。1931年秋到1935年1月,张望有机缘接触鲁迅先生,得到他的教导和关怀。鲁迅将张望作的《负伤的头》、《生路》等四幅作品编入《木刻纪程》;还将《中国的统治人物》和《贫与病》推荐到由先生收集的、1934年在法国巴黎和苏联展出的“革命的中国之新美术”展览。1935年鲁迅还推荐张望的作品参加全国首次木刻联合流动展。张望的《秋收》、《乡村会议》被选编进《抗战八年木刻选集》,1935年“MK木刻研究会”遭反动派的迫害和查封,不少人遭逮捕,张望被迫离开上海,回到汕头,与谢海若等组织“大众木刻研究会”,举办展览,传播新兴版画,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培植木刻这株革命之花。他是汕头青抗会的发起人和领导者之一,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斗争。1941年秋到了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不久任职于鲁艺美术系。1942年5月,他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与同是来自潮州同乡的革命文艺青年陈波儿、画家王流秋一道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亲聆毛主席的讲话,受到极大的鼓舞。从此,他在深人生活中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从而使作品出现新的飞跃。创作出人民喜见乐闻的、风格新鲜的大批木刻、漫画、写生作品,发表在《解放日报》、《晋察冀日报》的副刊上。其中许多作品解放后仍在国内外展出,被编入国内外多种画版集中。解放战争时期,张望一直在北方艺术院校任教。
1950年张望率鲁艺文工团赴朝鲜前线慰问志愿军……1978年任鲁迅美术学院院长。他崇敬鲁迅先生,长期致力于鲁迅研究,在编辑出版鲁迅论美术方面,堪称鲁迅研究专家。他著的《鲁迅论美术》,自1946年出版后,多次再版并翻译成日文出版,另有《新美术评论集》、《鲁迅与汉画家》、《鲁迅在中外美术交流上的贡献》以及古体诗集《丹青集》、《南北西东华夏颂》等面世。
张望是我国著名的版画家、漫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从20世纪三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六十年间,张望在版画艺术园苑中辛勤耕耘,发表了几百幅作品,他的作品格调清新,笔法细腻,还喜欢在版画上配诗,使诗书画融为一体,独树版画民族化之一帜,受到国内外美术界的推崇。
直至晚年,张望的创作活力仍很旺盛,曾自序诗云:“幼习丹青无所求,阳光普照志方酬。关东艺圃催尤急,老骥岂甘伏枥休”。
他的作品,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美术馆、鲁迅博物馆均有收藏。1988年,张望荣获日中艺术交流中心颁发的‘重大贡献金奖’。1991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荣获“中国新兴版画杰出贡献奖”。
1987年11月,张望当年参与发起组织的“汕头市青年救亡抗战同志会”50周年纪念活动之际,他应邀回潮汕,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回潮汕。在汕头参加两天的活动后,转至潮州参加两天的会议和参观。23 日晚,经由张望同志的老战友陈望老师的介绍,笔者在市第一招待所拜访了张望同志,聆听他有关版画艺术的教诲。他还赠与笔者《南北西东华夏颂》旧体诗集,这本诗集大部分是未发表的诗作,内容有对往昔革命岁月的感怀、河山纪游的吟咏,特别引人瞩目的是《涵碧楼》二首、《忆葫芦山下》三首、《咏“汕青抗”》四首及《忆周礼平烈士》等。后来还给我寄来刊在《美术史论》上的新作《鲁迅在中外美术交流上的贡献》,这是张望研究鲁迅论美术的又一力作。
1992年6月28日张望同志因病逝世,终年76岁。有关方面在讣告中说:“原鲁迅美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著名版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评论家、老红军张望同志……在5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勤奋工作,鞠躬尽瘁,为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