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羊城广州又被称为“龙舟节”,端午前后扒龙舟甚是红火:从起龙舟,到扒龙舟赛龙舟,再到龙舟饭,热闹非凡,沸腾十几日。
往年乡村自发组织与政府主办各种龙舟赛,珠江水面从早到晚,鼓声不断。疫情停了龙舟赛,只好手机上看龙舟视频,看到眼热:龙舟变向倒退,广式激情与速度,让我心跳。
心无寄托,将《赛龙夺锦》连听三遍——广东音乐经典名曲,记住何柳堂一百年前于广州番禺沙湾创作此曲,时间地点特色就有了。
《赛龙夺锦》必须以唢呐为主导,一旦去了唢呐高亢激越,只用扬琴胡琴椰琴秦琴,无法传达扒龙舟血脉贲张奋勇向前的情景。此曲激情指数,与《雨打芭蕉》构成广东音乐的两面:速度中的激情;温柔中的欢快。
虽无扒龙舟,幸好有粽子:广州酒家高档,邻居手包亲切,茶礼冰粽玲珑;咚咚咚是琶洲工地打桩声,权当赛龙夺锦名曲,散淡心境,自驱阴霾。
手机中回望珠江扒龙舟,问候中缠绵童年端午记忆——
童年在部队大院,母亲一辈分两类:城市学生出身与乡村妻子。印象中乡村妻子多来自北方,南下军人山东妻居多。女学生大多有工作,乡村妻子结伙包粽子。
我母亲上班很远,骑车进城转公交穿过福州城才到单位。
于是,交五元钱入份子,让家庭主妇组一块买米买豆买枣,包好煮好,千恩万谢领一吊十几个全家享用几天。
市面上少粽子卖,食堂供应制一家发三个,我家四口人,不够吃呢!
当年多为纯碱水粽,包红豆沙就是高档。
来了广东才吃到咸味粽。还是怀念童年端午节的小小仪式感,领粽子时附带一束艾叶,挂门上。雄黄酒没见到,却听老人言说:防疫强身呵!
怀念童年记忆中的仪式感。
如今生活富足,恨不得包裹山珍海味,西式点心也大步侵入传统粽子领域。但我依然怀念节日小小仪式感,细细品味各式粽子,一时感悟:仪式感再小再琐碎却与稀罕幸福感相连呢。
端午节收到茶礼,玲珑可爱,不乏创意。一是茶点,除了传统腐乳饼外,还有冰棕;二是直接用粽子形式做成红茶茶包。
一片竹叶形成对红茶正宗全发酵茶醇厚饱满、汤色红亮的挑战,以竹林清风吹拂红茶阵营。但此扰乱却亦形成创意,构成节日的殊异召唤。口味细细品尝,美好创意却滋润心头。
广州端午节粽子花样太多,眼花缭乱,吃不下,识不得。潮汕文友寄赠粽子,食过不赞,过意不去——
白莲香菇栗子白果各一,咸蛋黄半个居然紧随鹌鹑蛋一对,肥肉瘦肉各一片相生相伴,意外一只虾潜伏,红豆沙让众物井然有序排列。味道丰富,繁华似锦;精致如此,登峰造极。
不由惊叹:何至于此,一枚粽子罢了。
潮汕人偏不,不以小而简单,偏以小而搏大;俗语说:螺蛳壳里做道场,潮汕人偏将小小粽子融进一部潮汕美食山海经。
当然,对此食客评价不一。赞者:一枚粽子藏如此乾坤。不赞者:馅料过多,有失粽子风味,等于一个八宝杂锦饭团。
恰如传统肇庆裹粽,个头硕大,馅料荤素皆备,喜者大快朵颐,不喜者嫌其份量太大,已不合当下养生饮食,需要改变。
今年端午食友人容太出品:“陈皮素豆沙容月粽子”,高雅清新,一阵清风拂面。
容太快递一袋粽子,嘱我品尝点评。绿色袋面,中贴一红圈,上书“容月”二字,书法娟秀却功底深厚,用笔变化,气韵十足。一看就有女性温婉风格。
一袋四枚,个头大小适中,恰到好处地处于小巧玲珑与硕大丰满之间。
仔细端详四个粽子,手工包扎并非标准化。但包扎模样亦有讲究:每枚粽子上还系上一根花绳子,或单线或十字形——让人联想家庭女性的温馨手艺,以及质朴民间的一抹特色;或者也给粽子晕染一份艺术家的色彩。
包装讲究为其一。其二,粽子个头适中,合乎当下讲求养生——中高端消费者的心理。
其三,亦是容太粽最大亮点:粽馅口味独树一帜。粽子个头不大,但其中红豆沙馅所占比例却超过一般粽子,糯米几乎像包子一样包裹红豆沙馅。
妙在此馅:比一般红豆沙细腻,同时佐配远年陈皮,与精选糯米、柴火素豆沙为伍。细细品味,红豆豆香与陈皮异香,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可谓亮点。
我家包包讲求低碳水饮食,对粽子向来敬而远之。一挑粽子个头,二挑米馅质量。但食容太粽子,赞赏有加,甚是难得。
我不由地想起一句俗话:征服一个人不易,但征服一个人的口味更难。
容太粽子馅料独树一帜,加上包装讲究,出品个头份量设计,三项叠加构成上品,可谓独具匠心。
其中,红豆沙陈皮馅料——让人联想西关美食小吃中对陈皮运用,西关美食传统显然蕴涵其间。
从粤菜界大佬口中得知:容太是广州西关世家,名伶后人。我想,羊城家风,文脉相承,其传统意蕴也在粽子中有所呈现吧?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盘斗九子粽,欧擎五云浆”,唐朝人对粽子花色口味早有赞叹。
今食广州容太手工陈皮豆沙粽,不甜不腻,恰如其分,真是粽子家族中的清雅上品;更觉端午节日美好,中华传统韵味深长矣。
2022-6-2广州端午节前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