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说岭南】江冰丨余荫山房:小家碧玉,玲珑别致,尽显岭南独到风范
  • 来源:云上岭南
  • 作者:江冰
  • 发表时间:2022-05-23 09:04

广州市区,50分钟车程,抵达番禺“广东四大名园”之“余荫山房”。多次路过而不入,只为仰慕盛名,不敢轻易造访,或亦为今天一份正式而隆重的邀约:荣幸聘为余荫山房文化顾问。

名园亮点有二:

其一,山房主人身份显赫,从二品官员,曾受清咸丰皇帝诏书;辞官归乡,建余荫山房,谦逊家风,不讲奢华排场,只为一份雅致清高而尽心尽力。

邬氏家风清正,世人称道,不但有咸丰皇帝木刻圣旨传世、孙中山先生亦四次题褒。

小院设计似可从岭南文化个性:低调,务实,包容——六字中找到注解。

其二,低调雅致之岭南园林风格,与院子主人邬彬气质相近。

我询山房蔡志鹏总经理:清朝广东四大名园中,山房何以独树一帜?他答:复原——较好保持了原貌。清晖可园梁园,近城市闹区,人为影响较大;唯有余荫山房落在小镇,尤显低调谦逊。

我步入山房,体会园林之美:既有江南园林之秀气,亦有岭南独到的一份灵动与匠心。

深柳堂、临池别馆之外,我最爱八角形的玲珑水榭。

水在院中央,八面大窗,八幅图画;若一琴一台一人,独坐品茶,同时分八次将目光从窗内投向窗外,各自精彩纷呈,各自摇曳芬芳。

细细品味,近景中景远景齐备;比如,目光越过廊桥、荷塘,那里有一畦竹林,营造出空旷深邃,仿佛远方;

临院四季窗,独具匠心。从满州窗不同窗棂槽格望去庭院,竟然可见春夏秋冬四季:春色翠绿、夏日葳蕤、香山枫叶、冬季飘雪。

木雕灰塑精美,岭南工艺精湛;墙中竹子茂盛,呈现主人风雅;深柳堂蚝壳填充窗棂,仿佛有海风吹拂;

山房实际面积不大,却有风景万千,正所谓“以小见大,缩龙成寸”,精巧设计中平添一份难得的开阔。

据说因地制宜之外,又接受了西方园林造园艺术。可见邬彬一代,已有西风东渐风气。

更有匾额楹联百幅,呈现文脉文采,斐然缤纷,与匠心独运之庭院设计,步步欣喜悦然,处处交相辉映;高雅气氛浓郁,文化底蕴丰富——

蜗居容我寄,愿集名流笠屐,旧雨同来,今雨同来。

扬州则东阁齐开,廋岭则南枝先发。香迎小岁之杯,寒映渭溪之雪。

玲珑水榭,波暖尘香。

每思所过名山坐看奇石皴云依然在目;漫说曾经沧海静对明漪印月亦足莹神。

谁说岭南文化沙漠,有如此灵秀精巧小院,堪为岭南奇观:足可媲美苏州园林,匹敌天下院子;加之斯文雅致之士居于其间,又何言岭南无人矣?

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真想在一个有月亮的晚上,独坐水中央,与余荫山房主人相见:或可共抚古琴,时吟时诵,静静分享百年老屋的古风遗韵,月光如水,飘飘渺渺,如梦如幻……

2202-5广州番禺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等。

相关稿件
粤B2-2004014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