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说岭南】江冰 | 越秀公园:古城千年龙脉,广州文化地标
  • 来源:云上岭南
  • 作者:江冰
  • 发表时间:2022-05-03 11:26

羊城大雨,入越秀山。撑伞独行,古树参天,老屋老树老亭老城墙,一根枯木英雄般屹立,一座门楼引出多少故事。

越秀公园不仅是广州著名旅游胜地,而且拥有广州城标 “五羊石像 ”、岭南第一胜景 “镇海楼 ”、广州仅存明代古城墙、清代四方炮台、民国“中山纪念碑 ”和越秀山体育场等。倚靠越秀山,面对广州城,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厚重。

学者认为,广州神话“五羊衔谷”是岭南文化中心地——广州城市历史文化的根与魂,蕴含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

五羊雕塑、五层镇海楼,古树掩映间的亭台楼阁,羊城沧桑在寂寥处一点一点呈现。多少悲欢离合,多少荣辱兴衰,俱在寂默角落沉淀。

雨中行,无人语;最是感慨万千,一言难尽。

广东省文化学会策划的“越秀山故事”融媒征集活动启动仪式在此举行,确有多方意义。

越秀山与羊城渊源流长,龙脉文脉人脉,名景名山名人,说不尽,道不完,故事背后还有千年未解之谜,更多一份神秘诱惑魅力。

活动仪式上二节目印象深刻:

广州博物馆朱嘉明表演的越秀讲古《镇海楼与老电车》。历史风云弥漫,电车起点终点均在五层楼下,一个时间的奇妙闭环;

星海音乐学院学生方圆圆、杨罗演唱的《越人歌》。有一种遥远的古风遗韵飘过,男女歌手仿佛自历史深处走来,引人坠入幻境,遐想翩跹而至——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越人歌》佚名〔先秦〕)

“文化名家话越秀”则邀请10名知名文艺家、专家学者座谈越秀山故事。

当中包括茅盾文学奖得主刘斯奋,广东省文艺终身艺术成就奖获得者章以武,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刘海陵,以及罗宏、陈实、周建平、王少明、江冰、苏小华等。

与会专家围绕越秀山历史、文脉、景观、人物等展开热烈讨论:

——羊城龙脉二千年,就在越秀山;不看五羊,就等于没到广州;五羊就是广州的神话传说。

——广州低调,务实,包容,同时又敢为天下先,是气候温暖加人心温暖的城市,五羊传说就是温暖的。

——新客家到广州,需要越秀山这样的文化地标。吸引年轻人还需要互联网新媒体的加持,需要不断传播,“老城市,新活力“需要实践。

——越秀山是“越王台”,赵陀南越王与“羊图腾”有关;羊与羌族关联,有中原文化色彩,体现越文明与中原文化融合;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就是越秀山。

——越秀山被誉为“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中轴线”,比罗马,埃及都要古老悠长,具有很高的文化打造价值。

——越秀山有许多老故事,还应该创造新故事:神话、童话、传说;可以举办故事会、音乐会、朗诵会、读书会、研讨会等。

——广州塔落成之后,五羊形象传播力减弱;但她是二千年羊城荣辱盛衰的风雨表与见证地。应该与当下广州四大品牌文化沟通,获得创新和思路上的突破口以及新文化资源。

——文化活动应当仪式化、固定化、节日化;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相沟通,吸引年轻人;比如汉服、旗袍、吟诵、古诗词等。

话题展开,气氛热烈,窗外大雨如注,却仿佛为论坛助力。

端的是刘斯奋先生随口吟诵那般:广州好,最好是清秋。镇海楼前花不落,大江如练月当头。何日更重游。

2022-5广州

相关稿件
粤B2-2004014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