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说岭南】江冰丨见识谭·私家菜:探求粤菜如何越过传统边界,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来源:云上岭南
  • 作者:江冰
  • 发表时间:2022-04-06 10:01

师出有名,谭.私家菜,主厨人谭国辉,广州十大名厨。19岁成名,西关长大,祖籍南海,与上世纪20年代扬名京城谭家菜有一线文脉可寻。

今遇春天菜:烧肉炒荞头,妙在“双脆”:荠头清脆,烧肉皮脆,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河虾反成配角。

鹅肝蛋白霜,尽显西点精致:三层叠加,上置苹果细条,口感层次丰富。西关大少捞笋壳鱼,妙在陈村粉打底,独家密制酱油,将鱼肉衬托得鲜美无比。

客家手撕咸鸡,咸而不淡,恰到好处;关键在鸡,一流食材,加之精工细作,口感极好:韧而不材,鸡味浓郁。

黄沙润浸枸杞叶,将家常猪肝汤升华,不但猪肝鲜嫩赛过法式鹅肝,而且猪肝殊异鲜味,与枸杞叶清汤中交汇,点缀几粒鲜红枸杞,端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却又在清淡之中潜伏一种香味;勾起童年记忆,丝丝入扣,依旧中国味道。

弄堂熏太子鱼、招牌脆皮软心茄,与黄沙润枸杞叶,颇具异曲同工之妙:家常菜平凡,做工神奇点化;江湖之远,庙堂之高,此时在大师手艺中打通阻隔,融汇贯通,体会其中奥妙,又岂是一句“昔日谢王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可以完解?

大师敬茶,谈到彼此的熟人——广州餐饮界容太——出于粤剧艺术名家世家,让粤菜又多了一层文化底蕴。

与谭国辉师傅交谈,话题溢出美食,眼光放眼世界。

他的“分子料理”曾经热门话题,引起粤菜乃至餐饮界广泛关注。如今落地“巢chao”创意菜——探索融汇中西精髓的现代新流派——着眼拉动90、00后青年一代消费,以适应年轻一代乃至国外消费者的“求变好奇”的心理。

其用心设计,颇具匠心。让人联想谭本人异域灵感一闪,广州本土落地,实践一种生活美学,呈现不一样的粤菜精品。

谭国辉师傅曾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简称“最佳劳模”,为广东厨师界唯一代表。粤菜求新求变,他始终处于前沿。

谭国辉告诉我:2009年,第一次接触到了“分子料理”——主要是改变了食材分子结构,进而重新组合的一种烹饪方式。这些年,我一直在探索,如何将传统中餐与“先锋料理”完美融合?

我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鹅肝冰淇淋与脆皮猪肉携手,酸菜东星斑与美国黑米解构重组,辣木叶开胃汤与小麦胚芽炸花胶,紫菜鲍鱼与金枪鱼挞——新国潮卷着西式风,鱼子酱合着潮汕味……锐意创新,花样百出。

显然,美食实践中包含了如何把握本色——求变不忘本之“度”的问题;越过边界,你还是粤菜吗?中西交融创意粤菜如何保有“中国味”?

探索空间不小,理论与实践均未有终点。我与谭的讨论,延伸漫延。美食既无国界,又有国界;首先属于中国,其次才是世界。

总之,粤菜“有传统、无正宗”,融汇中西百家之长,不断创新进取——谭国辉职业生涯事业轨迹可证。由此亦可见出,粤菜博大精深,一个“吃”字亦有文化支撑,亦有风光无限。

2022.4广州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等。


相关稿件
粤B2-2004014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