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说岭南】江冰 |《广州传》:岭南文化自信满满 从容不迫中自有一份独特魅力
  • 来源:云上岭南
  • 作者:江冰
  • 发表时间:2022-01-14 10:58

收到叶曙明著《广州传》(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迫不及待,一读为快,果然了得!锦绣文笔让我折服:蕴合文言韵味,优美流畅毫不矫情、平白如话中给予读者阅读畅快轻松之愉悦,实为难得。文字文采,先声夺人,传播上占得先机,显示力量。

“茫茫无涯的大海,波涛缓缓地涌起,缓缓地沉落,又缓缓地涌起,犹如大地的呼吸,一起一伏;隆隆的巨响,反复来自大地胸腔深处,随着海浪的节奏,滚滚而来,滚滚而逝;无论吹东南风,还是西北风,无论是黎明,还是黄昏,海浪从不止歇。天地之间,除了水,似乎什么也没有了”。

——叶曙明《广州传》就用这样优美宏阔、一如长篇小说气派开篇,让我始终感受作者那份小说家的气质。他写秦始皇发兵五十万征伐岭南,史料引用与现场描述两者过渡相当自然,几乎没有被史料艰深所拖累。一旦写到岭南人抵抗,笔锋一转为小说笔法——

“越人的士兵都是训练有素的渔猎高手,头戴羽冠,腰系羽裙,裸着古铜色的上身,赤着双脚,手持弓箭、短剑、钺斧、盾牌,守候猎物有着无穷耐心,猎物出现时,出手又快又恨。遇着秦军人少时,越人就擂响铜鼓,震天动地,几十艘甚至上百收满载战士的船只,像箭一样,从水岸边的芦苇丛中,纷纷射出来,鼓噪前进,奋力砍杀,然后不等秦军反应过来,便迅速撤离”。

你看这段文字活色生香,何其生动!恰如《水浒传》浪里白条抗击宋军的精彩场面,小说笔法刻画人物分外传神,跃动纸上,令人击掌。专家津津乐道的“互文性”,被作者运用得相当娴熟,举重若轻,而且过渡自然,情绪节奏叙述方式巳然水到渠成之境界矣。

支撑历史叙述与文字的是坚实的文化自信,融汇贯通,漾溢全篇。独到观点,俯拾皆是。

比如,对五羊传说和岭南种植水稻的考证,旁征博引,论据充分。五羊本为现实故事,后由道人沈怀远“改写”转为神话。城市记忆形成,历程漫长而坎坷,大可玩味。

尤其看好对历代误读分析,从现实到传说再到神话,某种文化心理明暗隐约,史料之外可见古人绰约影子,史学著作亦如艺术,留有想象空间。

其间对中原文化优势论的辨析,既有独立立场,又坚持交流互动原则,深得吾心。

《广州传》对岭南南越国第一代开国君主赵佗评价甚高:“岭南人文始祖”——明智地采取“合集百越”民族政策,很好地与众多百越部落平安相处,同时并没有让中原文化在岭南消亡,反而为其注入新的内涵,养成了岭南文化“开放性”的先天基因。

两千多年后,回望北将赵佗。我以为先天基因与“百越和集、变服从俗”具有跨越时空的文化意义,从原点上确认了岭南这片热土对于南来北往文化的不拒绝、不抗拒、融会贯通的良好传统。

赵佗可谓开风气之先——此为《广州传》最具价值观点之一,并延续贯穿全书。

简而言之,作者对海洋文明的肯定,以及岭南的文明并不完全在中原的引导下——自有文明诞生的温床和土壤——呈现出文化自信满满,于从容不迫中自有一份独特魅力。

2022-1 广州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等。 

相关稿件
粤B2-2004014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