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说岭南】江冰 | 阳江乡村振兴:从传统书院到打好文旅牌
  • 来源:云上岭南
  • 发表时间:2021-12-16 09:40

访问阳江,第一站是阳东合山镇圳合村。鹅为产业,乡村致富带头人邱敏就是养殖大户。

车入鹅场,千鹅直立欢叫,类似动物大迁徙,一片片地移动,叫声高亢响亮,场面极为震撼,令我兴奋!

鹅场两大收入:肉鹅与鹅仔。种鹅下蛋,母鹅与公鹅交配后下蛋,孵化卖鹅仔;小鹅养70天即可当肉鹅上市,烧鹅原料就出于此种肉鹅。

肉鹅70天可以长到十斤上下,阳江人食用鹅一般养足100天,市场约13元一斤上下。一只肉鹅近百元。

鹅仔的孵化器28天将鹅蛋孵出鹅仔,鹅仔价格由三五元一只到50元一只,价格浮动非常大。

母鹅第一年下蛋,孵不出鹅仔;要到第二年,拔去羽毛后一个月,与公鹅混居,交配后的蛋才能孵出鹅仔。

阳江鹅:广东四大名鹅之一。

从圳合村到龙庆村,眼前一亮。千亩睡莲一望无际,白天莲花怒放盛开,夜晚则悄然沉入水面,一开一收,风光无限。

由合山镇府重点打造的龙庆书院正在施工,计划中将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传播基地,公益加研学、香道加花道茶道,党建引领加好家风,一系列计划正在启动。

阳东合山美食。打头的是黑椒牛排骨堡,阳江有名的“合山牛”为食材;豆腐腩肉煲,五花肉烧豆腐,五花肉的丰润和豆腐的香味交汇融合。

大头鱼鱼头煲,鱼味纯正;生炒牛杂,牛堵边牛心顶牛百叶。妙鹅杂:鹅角亦鹅肾鹅肠鹅头。各有千秋,各显美味。

其中萝卜鲮鱼松煲印象深刻,鲮鱼去头去尾去骨,剁成鱼滑,下红锅炒至不见水分,再下自榨花生油蠔油等,炒香后下萝卜丝,汤白味鲜。

牛肉饭是招牌,将牛肉下锅水份炒干,加花生油翻炒,加进已熟米饭的电煲内,再次按键焖煑,再入葱花搅拌即成,牛肉香味浓郁,与米香相得益彰。

为寻求联动,获取经验,车入阳春春湾镇自由高村。为何有自由二字,心生好奇。

高村为南雄珠矶巷迁来500年的古村,被誉为“阳江市十大最美森林乡村”、“阳春市十大古树名木”、“阳春市最美森林乡村”等美誉。

高村区域优势有二:三座喀斯特地貌奇峰环抱小村;牛窿古人类居住地遗址。奇妙体验:攀岩上山看躲土匪的门滑,怪石嶙峋,山道险峻,无限风光在险峰。

祠堂灯棚,生男孩即挂一盏红灯。高氏家训庄严上墙:高家人,做好人;祭祖典,莫忘根;尊祖上,孝顺亲;老爱幼,教子孙。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驱车来到了又一村,名为竹排步。眼前豁然开朗,辉煌的景色恢宏辽阔,恍若巨大画屏:喀斯持地貌奇峰一座赫然眼前,名为中寨石。

山峰下一大片袁隆平团队种植的晚水稻,正是丰收季节,稻穗弯弯,一片金黄。远处青山巍峨,近处一片灿烂,稻香四溢,确有“十里画廊”之美。

与那星村莫书记握手,高声称赞好风光。莫自言莫姓家族从封开迁来,为广东封开——岭南第一个状元莫宣卿的三十多代子孙。

“万把青铜剑,锋芒指夜天;将军何处去,战马系槽前”——此诗题于百页剑石之上,气势磅礴!没想到阳春春湾镇有如此4A级森林地质公园,堪比云南石林。

春湾镇当地也有“小桂林”之称,喀斯特地貌比较集中,从“十里画廊”到春湾地质公园。如果说高村开始奏鸣地貌序曲,那么,到了春湾地质公园则堪称鬼斧神工,奏响大山交响曲了。

春湾镇喀斯特地貌:风景秀丽,山峰奇异,这是他们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与阳江当地85后95后合影,相约共同乡村振兴事业。

我到阳江访问,深感当地年轻人振兴家乡热切愿望,并积极付诸行动。阳江市南宋文化遗存研究会副会长梁峥嵘致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她认为创造一个文化氛围十分要紧;合山年轻干部全力推进龙庆书院,周密计划,调配资源,倾情投入,务实苦干;春湾镇年轻干部则深感下到乡镇的必要性,实干兴邦,没有一点浮夸。据说当地有“培苗强基计划”,重点推动年轻干部下基层锻炼。

我一边欣赏秀丽奇美山川风光,一边感受阳江年轻人的热情与诚恳。粤西正在发力,创造美好明天。

2021-12-16阳江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等。 


相关稿件
粤B2-2004014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