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表演廿四节令鼓
以二十四节令为创意、融合岭南狮鼓和传统书法艺术,廿四节令鼓在世界舞台擂响了中国好声音,成为潮文化“走出去、引进来”的典范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映光 黄士 王沫依
图/受访者供(除署名外)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在粤东潮州,有这么一个以“潮響”为名的鼓社,将二十四节令编排成不同节奏的鼓点旋律,融合岭南狮鼓和武术等多种传统文化元素,通过鼓手的敲击与肢体表演,直观地展现二十四节令这个中国数千年来用于农耕生产的时间刻度,以及不同节令里华夏大地的民俗活动。
而令人颇感意外的是,这种极具“中国味”的廿四节令鼓却诞生于异国他乡,是马来西亚已故的华裔艺术家陈徽崇和潮籍“侨二代”陈再藩共同创设,发扬壮大后传回中华文化的祖乡。因此可以说,廿四节令鼓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同时也是潮文化乃至中华文化“走出去、引进来”的典范。
羊城晚报记者近日到潮州市走访时了解到,坐落在潮州古城太昌路、由潮響鼓社耗费数年打造的公益性质的国内首个廿四节令鼓文化馆已初具规模,先后吸引数千人次进馆参观学习节气文化的相关知识,并感受节令鼓的磅礴气势。
请进来
潮州之声返回原乡
走进潮響鼓社打造的廿四节令鼓文化馆,仿佛置身于一个二十四节气文化大讲堂,目之所及均是依据传统二十四节气所创造的各种文化元素。其中,文化馆一楼除了有廿四节令鼓创设的历史和大事记介绍外,还摆放着各种与廿四节令鼓有关的物件及科普展示材料,包括鼓队在世界各地参加演出的照片,大小不一的鼓具,甚至还有一根根被打断了的鼓棒。
“规划二楼用来展示我们收集到的来自不同国家的各种鼓器,五楼则要打造一个沉浸式的体验场地,让参观者可以亲身感受节令鼓的魅力。”潮響鼓社负责人李康迪告诉记者,为了经营鼓队和打造文化馆,他近年来已自掏腰包投入了约200万元,至今已有数千人次先后到文化馆近距离感受廿四节令鼓。
据悉,廿四节令鼓是马来西亚的华人为庆祝节令、保留传统文化而创作的一种鼓乐表演。而除了在马来西亚深耕壮大外,廿四节令鼓也在世界各地开花,屡屡登上国际舞台,并于2008年开始传入潮州。2009年,廿四节令鼓被列为马来西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创始人陈徽崇和陈再藩也先后荣获马来西亚国家文化人物殊荣。
2014年,身为国家一级运动员的李康迪创立“潮響鼓社”。李康迪说,以“潮響”命名的寓意是“来自潮州家乡的声音,通过潮州人的自觉传承,让它返回原乡”,他希望能将节令鼓这一具有潮州特色的文化传承弘扬下去。
在文化馆,一根根足有2厘米粗的被敲断的鼓棒被收集起来,框饰在一楼大厅。望着这些见证队员们欢笑与泪水的鼓棒,李康迪说,它们坚定传递着潮響鼓社将廿四节令鼓“请进来”之路越走越远的信念。在李康迪看来,回乡的廿四节令鼓,已远远超出了鼓乐本身,它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张力。
廿四节令鼓文化馆内收集框饰起来的被敲断的部分鼓棒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赵映光 摄
传承好
构建起较完整生态
“潮響的鼓手们来自于各行各业,从豆蔻少年到知天命的长辈都有。”李康迪说,作为一支靠兴趣组建的非营利团队,他们在潮州当地参加的很多表演,都不收取任何演出费,鼓队中的每一个成员几乎都是“用爱发电”的,他们都是真正出于对廿四节令鼓以及潮州文化的热爱,才能够在业余时坚持训练和公益演出。
在李康迪和鼓社队员们的坚持和努力下,廿四节令鼓很快就在潮州乃至潮汕地区打响了名声,当地众多大型活动现场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并且数次登上了央视的舞台,真正将潮州声音放大出去。而在训练和演出之余,李康迪也将目光聚焦在了廿四节令鼓的人才培养上,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廿四节令鼓的宣传推广、传播和教学。
据介绍,从2016年开始,李康迪经常被邀请到当地各个中小学和企事业单位教授廿四节令鼓的相关知识,近年来更是帮助支持上海交大,天津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创设了节令鼓队。目前,潮響鼓社培训过的鼓手近4000人,人群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高中、企事业单位及专业鼓手;而在潮響鼓社直接帮助下创设的节令鼓队也有近30支,这一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之音在全国多地擂响,焕发无穷的生命活力,无疑是“文化反哺”的优秀典范之一。
“廿四节令鼓是中国古代智慧与海外华人文化的结晶,我希望能够将它传承下去,让它具有生命力,这件事如果我们不做就没人去做了。”在谈及文化传承时,李康迪坚定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使命感。而如果想要得到更多人的了解和认可,李康迪认为,廿四节令鼓还必须在传承中进行创新。
李康迪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据悉,近年来,李康迪不断翻阅专业书籍“进补”,力求对鼓队较为不足的肢体表演作出改进,并且在表演中加入钢舌鼓(一种新型打击乐器)等现代的新兴元素,融合本土潮州音乐及其他乐器元素,和鼓手们创造出更多的动作和节令的表现形式,创作出一批优秀的廿四节令鼓表演作品。他认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廿四节令鼓保持生命力,让更多年轻人接受。
“除了中坚力量‘潮響鼓社’外,还有多支由潮響鼓社传播的上市企业鼓队,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的娃娃鼓队,廿四节令鼓不但在潮州落地生根了,而且也开始开花结果。”陈再藩说,他认为潮州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廿四节令鼓生态较为完整的一个城市。
潮響鼓社受邀到北京演出
走出去
中国声音擂响世界
文化交流,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在引入廿四节令鼓并对其加以创新传承后,李康迪也积极寻找机会到国际舞台展示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2018年9月,为纪念廿四节令鼓创设30周年,马来西亚举办世界廿四节令鼓精英赛。潮響鼓社以中国内地唯一的表演团体,前往马来西亚参赛,与世界各地的节令鼓手们过招交流,探讨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当时,潮響鼓社在现场演绎的《春天的故事》将春季里的6个节气组合在一起,还加入潮州筝、镲、锣等潮州乐器。“单纯鼓点的音色会稍显单一,欣赏节令鼓的重点在于欣赏鼓舞。《春天的故事》结合潮州音乐的表演形式,根据自然、社会和人的活动,从声音、景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运动形成节奏,演绎着春季的不同时令。”李康迪说,他们的演绎体现了潮州地区浓厚的风土人情和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感动了众多在场的潮汕华裔。
在廿四节令鼓文化馆采访时,李康迪也向记者展示了当时的演出录像,只见鼓手们统一着装,时而猫腰匿身,时而跃立鼓上,时而左右开弓,整场表演不仅仅是击鼓的表演,还加上武术、舞蹈和配乐,既有鼓的雄浑与磅礴,也有舞蹈与武术历练与美的展示,其震撼力无与伦比。
唐人街,孔子学院和功夫熊猫等“符号”是优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名片。令人高兴的是,当下海内外很多大型节庆文化活动都会以廿四节令鼓作为开场表演,廿四节令鼓也曾受邀参加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赛(NBA)季后赛文艺表演,表演者是当地的留学生。
可以说,以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为创意、融合岭南狮鼓和传统书法艺术的廿四节令鼓,已在世界舞台上擂响了中国好声音,成为潮文化“引进来、走出去”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