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等。
编者语:在清远清新举办的“花清文艺创作笔会”上,江冰教授受邀出席并作主题演讲。此文是他于活动空隙中写下的美文。既感受平原稻作文化的气息,亦指出基层作者面对的创作困惑,在趣味的文字中闪烁学者的思想与眼光。
早晨!清西平原里的早晨。跟着鸭子散步,鸭子好,看着小羊吃草,黑羊好!小白兔刚起来,兔子好!水牛被我吵醒了,友好地哞了一声,老牛好!
一只红脸白鸭摇摇摆摆走来,我嘴里不由发出连自己都觉得古怪声音,瞬间回到童年——那是福州的番鸭吗?
小羊有角初长未成,友好地顶你三次,然后容我抚摸,再抱起——同行抢拍。今天的快乐,清远民宿继续——亲近自然亲近动物。
成群清远鸡与大白鹅为邻,船仓式别墅拥有脚下花园与远处山脉。居然还有引进的羊驼与驼鸟,全球化让本土风情愈发凸显。
鹅叫声唤醒,第一缕阳光呈现,隐约草木气息中竟然有稻花香气。推门出去,才知民宿被大片稻田包围,稻穗微垂,成熟景象,“稻花香里说丰年”,古人说得贴切。
感谢清西平原稻作文化,哺育北江百姓。米粉艾粿鸡蛋猪肉果蔬,无一不是大地馈赠。慢慢坐在田埂上,缓缓呼吸稻花香,一颗心慢慢地沉静下来。
乡村民居老宅亦让我沉静。
民宿多倚靠农家老宅,田园与古典气息并举。眼前三坑民宿,多为清远广府典型民居建筑:外墙人字顶,窗户呈长方形,窗楣呈弧形,清朝时由南洋传入,可谓中西结合。好处在于防雨水刮进窗内,审美感亦大为提升。
正中天井,东廊西廊拱卫;中厅两侧为东厢房西厢房,四门归厅,正厅后阁,也是北方人说的阁楼——置放稻谷等粮食。
厅对着天井,天井开正厅大门;大门正对照壁,正门与照壁间就是天井;照壁可以显示主人的富裕程度,珠三角多用灰塑,北江流域相对简朴,与经济状况亦有关。
岭南住宅一般从两侧开门,与北方不同。可以与邻居守护相望,气侯上也有考虑,南风被照壁挡住,以免南方风雨直扑正门。
各家住宅方正有序,作家汤慧群言:小时候左右张望,一眼穿透几家门道,夜不闭户,家家门户相通,儿童可自由走动。
清远作家陈露给我讲解广府风格民居特点,颇多启示。各式风格的民宿构成一种反差,清末民初乡村民居老宅值得保留。
什么样的民宿风格最动人?城里人需要什么?怀旧肯定只是一种。还有90后00后的心理需求,值得探讨,走出乡村振兴的一条路。
“花清笔会”,一个很文艺的名称。广州花都区与清远市清新区作家协会共同举办的文学交流会。因为笔会,可以一两日识遍两地文学精英,遇见一群文学人。
笔会的策划方案在一个多月前就出来了,策划人对方案反复修改,征求意见。准备充足,编辑作品资料集,出版《花都湖》杂志,可见两地作家的用心。活动上看到陈露、高文翔、钟兴、邹业本、叶清河、余清平、汤慧群等,都是相识多年的朋友。
他们以及所有参会的文友,给予我的强烈印象有二:重返上世纪80年代文学的黄金岁月;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多以达到超越世俗功利的层面,不由感动。
我有幸到场讲座,并聆听交流。
两地作家分两边坐下,面对面根据事先打印的作品资料集,创作者逐个汇报心得,其中不少困惑,继而由指定人点评,众人讨论。话题热烈,态度诚恳,至深夜而热情不减。
我的建议有三:一是广泛阅读,开拓视野,凡人生社会艺术,多多涉及,艺可专攻,学不必狭隘,切勿只读小圈子的作品,造成自我局限。
二是各种文体,辛勤操练;没有相当的数量,就没有质量的提高;就像书法家,不写10万字,不临十本帖,如何上得了台面?
第三,在语言上狠下功夫;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离开了语言,就像画家离开了线条色彩,音乐家离开了音符旋律——无法在艺术上登堂入室。语言如何提高?多读多写多琢磨。璞玉一块,琢磨成器。
期望“花清笔会”继续办下去,祈盼两地作家充分交流沟通,持续不断的热情与些许自信与自豪,是写作者所必须的动力,而这一点在交流与欣赏中可以互为给予。
祝创作不断取得进步。
2021年10月12日清远清西平原三坑民宿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