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顺德鱼生登上央视,CCTV-17“丰收节·粤字号”首集节目关注顺德美食
  • 来源:佛山学习平台
  • 作者:黄澄献
  • 发表时间:2021-09-23 15:09

9月19日晚,CCTV-17中国三农报道推出“丰收节·粤字号”系列节目。节目第一集聚焦佛山顺德特色美食——鱼生,报道称,会吃鱼擅做鱼的顺德人,不仅让鱼生这道美味延续了千年,还有自己的养鱼秘诀,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提供优质食材保障。

美味的顺德鱼生。(摄影:林安迪)

镜头中,夜幕降临,“世界美食之都”顺德迎来了一天中烟火气最浓的时刻,远近食客汇聚这里,各家餐馆开始热闹起来。“鱼生捞起,风生水起。”这是顺德人吃鱼生特有的仪式。早在东汉时期,吃生鱼片已广为流传,顺德将这种文化保留得较为完整,一直流传至今。

草鲩是制作鱼生的惯用食材之一,也就是四大家鱼当中的草鱼。报道称,鱼除了脊骨之外,还有100多根肌间刺。顺德厨师熟知它们的位置和排布,用精准的刀法将鱼刺一一剔除。

制作好吃的鱼生,厨艺好,鱼的品质也要好,顺德人有自己的养鱼秘诀。镜头中,顺德养殖户们早上6时就开始收网捕捞,打捞上来的几千斤草鱼就是美味的源头。

“成鱼养大之后把它迁移到我们专业的吊水鱼塘,进行为期60天的吊水周期,让鱼在里面不断瘦身,而且我们是不投入任何食物的。”顺德区一水产养殖场场长周睿民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

吊水养殖,是顺德的特色养殖模式。吊水鱼,就是鱼类长到成鱼后换池饲养,不喂饲料、不喂青草,只喝清水、只吃浮游生物。同时,养殖户在鱼塘中增加活水机,加速水流,就是让鱼“健身”,增强肌肉紧实度,从而提升口感。

顺德区一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丽茹介绍,传统的养殖方式一亩产量是4000斤左右,现在一亩产量可以达到7000斤左右。

报道称,一条吊水草鲩,将顺德的文化、产业凝聚在自己身上,走向国内外消费者的餐桌。如今,在近8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顺德人开辟出了3.5万亩基塘,草鲩的养殖面积占了六成,2020年,草鲩产值占顺德农业总产值的一半。

“顺德草鲩已经形成了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基地,年产量达到了12万吨,产值达到了19亿元。”顺德区农业农村局农业发展科科长马少灵在接受采访时说。

(作者单位:珠江商报社)

相关稿件
粤B2-2004014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