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Masters’ Talk 名家说岭南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名家说岭南·江冰 侯玉婷】龙舟饭,吃出人脉文脉血脉,吃出倾巢出动的文化承传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作者:江冰 侯玉婷 发表时间:2024-06-15 12:10

导语:

著名文化学者江冰教授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程界村龙舟饭的热闹景象,以及背后蕴含的人脉、文脉、血脉和倾巢出动的文化传承。从大鱼大肉的宴席到家族宗亲的欢聚,从龙舟精神的传承到传统文化的弘扬,龙舟饭不仅是一顿美食的盛宴,更是广东人团结、互助、拼搏精神的象征。让我们跟随全国十佳节目主持人侯玉婷的声音,感受这浓浓的乡愁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龙舟饭,吃出人脉文脉血脉,吃出倾巢出动的文化承传》

作者:江冰 朗读:侯玉婷    

广州,珠江边程界村龙舟饭。番禺李氏宗亲、潭村姚氏、车陂龙船会等各路龙舟人聚集,上百桌沿涌边铺展,锣鼓爆竹开宴。

昨有幸上龙舟,今应邀龙舟饭,这个端午就是不一样,欢乐叠加呵!已然是广东人。


龙舟饭已由专供龙舟手吃的饭,转为大鱼大肉的大规模宴席。

几个吉祥如意菜必须有:豉油鸡、鸿运烧肉、红灼大沙虾、腰果锦上丁、绍菜扒鱼丸,等等。

今天这席鱼盘由白鳝担仼,荷叶托底清蒸,煞是美味。

每一桌还有香烟两包,酱香53度白云边一瓶及可乐饮料若干。

另有龙船饼、荔枝、油桃、双皮奶佐配。

黄昏时间,珠江岸边程界村全体村民及各路嘉宾齐齐开动,推杯换盏,彼此祝福。

此刻,我忙里偷闲地顺着涌边向外眺望,对岸就是琶洲香格里拉大酒店——得地势之利呵!

再次与大姚对话:为何龙舟饭?

答:龙马精神,勇猛过人;老表乡亲见面,世代友好依古礼;人脉文脉血脉,亲情人情温暖,传统文化传承。

与我同席还有受邀的车陂龙船会三位老者,个个中气十足,从18岁起上龙舟,均有四五十年龙舟资历。

几杯白云边下去,一齐嗨!

老者骄傲开言:如今儿子接着划,每周训练几个晚上,一起快乐,少点烦恼。

我突然明白了:

白天房东收租兼生意,晚上男人聚集练肌肉,嘻嘻哈哈,又有比赛目标,有钱有力有自信,什么忧郁症焦虑症全都烟消云散了。

一个张飞后裔,一个苏东坡后人,每个家谱均有来历,一杆先人大旗飘着。

知先人,明自己,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份家谱,一座祠堂,让人生有个归依。

无论风云变幻世事更迭,这里的村民自有一本教科书:

关于祭祀、关于舞狮、关于龙舟,宗室祠堂就是他们内心的定海神针。

不远处就有李家祠堂一座——

我借酒放言:唐朝皇帝李世民姓李,你们都是皇姓呵!

一桌哈哈大笑,又干一圈白云边。

了解村民的秦女士告诉我:

——珠江边几条村确实有钱,不管城改红利有冇,集体分红,个人房东;你看那七八层大楼盖在涌边,楼下商铺,楼上厂房住宅出租;

——但他们有钱了,不改质朴本色,为人谦和,不傲慢不嚣张,低调淡定,和气生财不露财。

难怪有大学教授说:

看完激情澎拜热血贲张的龙舟竞渡,再看诗情画意乡土情怀的龙舟探亲视频,这个狂欢节就有了情感的归宿。

拍摄龙舟视频的导演关洪先生对此回应说:

——我还是喜欢抓拍这种场景,热闹之中弥漫着一种怀旧的乡情。尤其是在大都市中村庄挤压到只剩下一条小河涌,也能让乡愁得以延续。

——所以我没有像大多数龙舟剪辑那样加速而是适当慢速,希望看清他们乐在其中的神韵。

——包括视频配乐也是温暖的舒缓的,也是有意追求这种缓慢沉浸的韵味。

我与上述两位的端午感受心有灵犀。

你看眼前沿涌而摆的几百桌龙舟饭,就不难感受浓浓的亲情与乡愁。

女人和老人不能上龙舟,但龙舟饭则扶老携幼,倾巢而出,全民参与。

不但本村还有邻村,甚至番禺的宗亲,包个大巴车一来就是好几桌。

母亲抱着幼童,儿女扶着老人,乡亲老表握手言欢,碰杯饮酒;彼此笑语不断,相互敬酒祝福。

“吃过龙舟饭,饮了龙舟酒,全年身体健康无忧愁”。

一句俗语,点亮了广州一带水域村民对龙舟宴的美好寄托。

食龙舟饭能沾上龙舟“灵气”,能使生意兴隆,家人吉祥平安——

恰恰又是全体参与龙舟活动村民的共识与文化记忆:

童年记忆、家族记忆、本土记忆、广州记忆、岭南记忆;

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流成一条记忆的珠江。

记忆为何转为共识?

或许与广东为“中华文明活化石”有关,与珠三角水域大小宗室姓氏外来移民有关,也与越人承传楚俗南方传统有关。

我以为,亦是千百年逐渐完成的一次文化资源整合,行走迁徙中的逐步积累,从量变到质变,逐渐浓郁并固化进而仪式化。

不完全属于中原,亦不完全属于百越,千回百转,融汇交流,多少遍回首、拓展、传承、创造。

北方故事、楚国故事、百越故事、岭南故事、海外故事,广东人似乎恰好站在多个地方故事交汇互动的路口。

一言以蔽之,与广东人的迁徙路线与精神版图有关。

龙马精神,勇猛过人。是,又岂止这些?

广东人似乎一直在“说着老话”。是,又岂止这些?

他们的精神风帆早已飘洋过海。

我的面前此时仿佛一个画面浮现:

一条珠江汹涌澎湃,一条龙舟飞驰,刹那间化成飞龙在天,腾云驾雾,却不远去,而是在古村在河涌,穿街走巷,久久徘徊……

(本文部分图片由纪录片导演关洪先生提供)

2024-6 广州

名家简介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

侯玉婷,广东广播电视台资深主持人,国家级主任播音员,中央电视台特邀主持人,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2020年荣获《广东省文联》《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布的【百期抗疫作品展】特别奖。曾获首届金话筒全国十佳节目主持人称号、第十一届亚运会国家特别贡献奖、新中国建国60年60人全国优秀主持人奖、全国法制十佳主持人大奖、亚洲地区十佳主持人奖等各类国家及省市级奖项。1990年入调中央电视台成功主持《第十一届亚运会》,获得国家体委中央电视台特别贡献奖,曾主持了《艺术长廊》《世界博览》《一曲难忘》《体育快讯》《女性新时空》《与法同行》《法案追踪》等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栏目,《共度好时光》《万紫千红》等大型文艺晚会,获得《广东广播电视台》30年贡献奖。曾连续10年荣获广东广播电视台“三八红旗手”与“广东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