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视频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钱瑜 郑达 李旭
“杨山苍苍,梅海汤汤,惟我祖德,山高水长。”主祭师吟诵古注文,雄浑有力的声音响彻整个菉猗堂。沿袭千年的宋朝皇族祭礼,至今仍在珠海南门村代代相传……赵氏家族的荣光和过往,就隐匿在这青砖壁画、飞檐斗拱的祠堂之中。
菉猗堂及建筑群位于珠海市斗门镇南门村,包括菉猗堂(赵氏祖祠)、逸峰赵公祠、崑山赵公祠三座祠堂,均为宋太祖胞弟赵匡美之后人为祀先祖而建。菉猗堂及建筑群不仅展现了建筑之美,也述说着宋朝皇室后人定居珠海斗门的故事。数百年光阴流逝,赵氏族人秉承“诗书传家”的古训,将宋代中原文化在本地区发扬光大。
自江西入粤定居斗门
宋皇室赵族有太祖、太宗和魏王“三派”之分,即宋太祖赵匡胤,三弟赵匡义(后更名光义,庙号太宗),四弟赵匡美(先后更名光美、廷美,追封魏王),三个族裔各一支。
珠海斗门镇地处虎跳门水道下游东侧、黄杨山西麓,有“梅海前绕、杨山后峙”之势。因有自然村名为斗门,故镇与圩都以此命名。从南宋起至清代末先后称潮居里(乡)、黄梁都(镇),是历代地方行政机关驻地,都司巡检均置于此。当地南门和大赤坎等乡村的赵族,大部分是魏王长子赵德恭之后(俗称魏王派)。
北方的皇族为何会定居于南方的乡村?据《赵氏族谱》记载,斗门的宋皇族后裔始祖是宋魏王第八代孙赵怿夫。赵怿夫生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祖籍河北涿州天水,居江西鄱阳。宋理宗端平元年(1234年)官授承节郎,任广州府香山县令,为斗门宋皇室赵氏(魏王派)始祖。
赵怿夫生三子,长子赵时鏦10岁随父莅香山,父卒后随祖母赴广州番禺读书;宋理宗淳祐九年(1249年)领乡举,次年赐进士,先后授承信郎、承节郎,任广州府在城税务。因时势乱,他与侍郎翰林学士邓光荐、大理寺丞兼秘书龚行卿在香山浮虚岛置业,后一场火灾家园尽毁。三人迁居香山潮居里,在黄杨山乌岩峰筑“金台精舍”。他从此隐居于此,招贤纳士。自此,赵族自汴而赣而粤,定居斗门。
为祀先人而建祠堂
南门赵氏四世祖赵梅南生于元贞二年(1296年),是元朝诗人、理学家,为南门赵氏后人所崇敬。他生活于元朝,但誓不仕元,隐居香山潮居里。他在黄杨山竹径构筑意翁亭,寄傲其间。著有《菉猗诗集》,有诗云:“但存方寸有余地,不可一日无此君。”“竹林深处白云氛,诛草成亭晤此君,翁意在亭更在竹,何妨暮倚绝尘氛。”
明景泰五年(1454年),宋魏王第14代传人赵隆,为祀其曾祖父赵梅南而建菉猗堂。“菉猗”一词源于《诗经·淇奥》,代表“绿竹茂盛”的意思,也是爱竹之人赵梅南的别号。菉猗堂三间三进,为三进院落四全式布局。面阔11.4米、进深49.56米,总建筑面积582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山墙两坡顶屋面、龙舟脊,屋架为抬梁式,砖木结构,柱脚施盘式红砂岩石柱础。其建筑布局、结构、形制手法都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祠堂头门设置的木刻“赵氏祖祠”匾及“菉瞻淇澳 猗颂商那”楹联,有绿竹茂盛美丽、颂商汤王朝盛世福泽之意。
谈起菉猗堂,就不能不说它的蚝墙。当年赵氏族人选用了近百万只硕大的蚝壳,再用黄土与红糖、糯米、醋、谷物等混合而成的黄泥浆,砌成排列整齐的约65厘米厚的墙体。它层层堆砌,不仅具有隔音效果,而且冬暖夏凉、坚固耐用,据说能抵挡枪炮的攻击。蚝壳墙凹凸不平,阳光斜射在墙面上,极具线条感和雕塑感。宋魏王第31代后人赵敏强介绍,这面蚝壳墙面积共277.35平方米,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完整度最好、时代最为久远的蚝壳墙。冬暖夏凉的蚝壳墙,更是透露着古人顺应自然的智慧,将厚厚的历史风霜铺呈开来。
与菉猗堂并排的是逸峰赵公祠(供奉南门赵氏九世祖赵逸峰)和崑山赵公祠(供奉南门赵氏九世祖赵崑山)。逸峰赵公祠始建于明代晚期,1928年重修;崑山赵公祠始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菉猗堂与逸峰祠、崑山祠并连一线,组成恢宏的古建筑群,三祠总建筑面积1643.69平方米。祠堂间以巷道相隔,每间祠堂三进三间;中间夹天井或庭院,左右配以庑廊,形成中轴对称布局;屋顶采用穿斗与抬梁混合构架,成硬山顶构造,外侧则选用绿釉琉璃瓦当、滴水;墙体采用岭南风格的锅耳墙或人字形风火山墙;建筑上大量使用石雕、砖雕、木雕、陶塑、泥塑、壁画等作装饰。四周墙体绘有多幅山水、文人墨客琴棋诗书之乐的图画,十分清新雅致。
1987年,菉猗堂及建筑群被核定公布为斗门县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核定公布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核定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忠孝义士”弘扬中原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与一般祠堂“坐北朝南”不同,菉猗堂为“坐东向西”。这背后有怎样的故事?赵敏强解释说,如此布局是因为祠堂西边不远处即为崖山海战点。菉猗堂后堂殿,抬头就能望见悬挂在横梁上的“忠孝义士”牌匾,该匾额见证了700多年前宋元海战的历史。
宋端宗景炎元年(1276年),南宋小皇帝赵昰败退到香山。斗门赵氏三世祖赵若梓闻讯,即与赵若桃、赵若榉兄弟三人,召募数百忠勇乡民,具舟迎驾以勤王。为保存皇家宗族血脉,丞相陆秀夫即令赵若梓等归家入山隐居,授赵若桃为承直郎,封赵若榉为武翼大夫,敕赐赵若梓为“忠孝义士”。
1279年2月,元军包围崖山,宋军惨败。在覆没之际,两军还经历了一场历时23天的海战,双方投入总兵力50余万,动用战船2000余艘,就是史称“世界历史上四大海战”之一的崖山海战。最终,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纵身一跳,一个绵延了320年的王朝,在大海里沉没。
崖门失守,元朝将领张弘范欲屠潮居里,赵若榉、赵若梓兄弟二人为民请命,潮居里三百户人家得以安居。赵氏族人也因此得以繁衍生息,成斗门地区大族。
宋皇室后裔自从在斗门地区开族以来,他们将宋代中原文化在本地区发扬光大。700多年来,斗门赵氏族人秉承“诗书传家”的皇室古训,以“知书识礼”的美称饮誉黄梁都。他们与当地人民一道,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祭礼口授相传延续千年
斗门赵氏先祖也留下了丰厚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王朝虽灭,赵氏后人却生生不息。斗门大赤坎、南门赵氏族人一直牢记宋太祖赵匡胤“族无亲疏”“不恃富而轻贫,不恃贵而轻贱”的大训,至今仍沿袭着家族祭礼这一习俗,以此规范族人的言行,共促社会和谐。
南门村的“赵氏家族祭礼”是宋朝皇族赵氏的传统祭祖仪式,自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王朝起,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一直以口授相传的形式沿袭下来。直至2008年夏,由宋魏王29代传人赵德春以文字形式整理成文,随后由宋魏王30代传人赵承华再作相关修编,使祭礼仪式相关程序、祝文等较为完整规范。2009年,南门赵氏族人举办春节祭祖活动,“赵氏家族祭礼”再次重现在人们面前,并逐渐在南门村复兴。2015年,“赵氏家族祭礼”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宋魏王第31代后人赵敏强介绍,“赵氏家族祭礼”上演时,鼓乐齐鸣,锣鼓喧天。旗手引路,灯笼手、锣鼓柜等100多人身穿着古代服饰,从南门村接霞庄出发,沿着长长的石板路,浩浩荡荡巡游至菉猗堂广场。
随着通祭喊礼,仪式开始展示。旗手挥舞着旗帜开道,文武官整齐列队,穿着浅褐色汉服的祭司、穿着粉白色衫裙的舞姬、手持竹帛的学子依次鱼贯而入。祭司抬着三牲、水果等祭品进场。缕缕琴声,悠悠扬扬。古典音乐响起,舞姬挥起衣袖,舞起宋代宫廷舞,襦裙翩翩。随后十余名学子缓缓步入,叩首礼拜后席地而坐,打开竹帛研习经典。“奏大乐!主事者各执其事,主祭者就位。”在通祭的指挥下,祭司分两排站立,主祭司进香、献酒、读祝文和焚宝奉献,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赵敏强介绍,如今“赵氏家族祭礼”每年都在菉猗堂广场进行展示,推广传统文化,同时吸引更多游客来到南门村,“未来我们也将不断完善设施,让游客除了参观菉猗堂,还能学习到更多历史文化知识”。
链接:
菉猗堂及建筑群简介
南门菉猗堂及建筑群(含赵氏祖祠、逸峰赵公祠、崑山赵公祠):坐东向西,三祠以“天衢”“云路”“云衢 ”三青云巷道连成一片,总建筑面积1643.69平方米,占地面积3692平方米。
每祠三进三间,中间夹两天井,左右庑廊,中轴对称布局。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木构架,硬山顶,锅耳或人字形风火墙,素色或绿釉琉璃瓦当、滴水。大量使用石雕、砖雕、木雕、陶塑、灰塑和壁画等作装饰。具有丰富的历史涵载量,集明、清、民国三个时期于一身,是典型岭南建筑风格的古建筑群。
1988年前为南门小学校舍。2008年11月8日公布为广东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9月,以“不改变文物原状”为原则,由政府投入600多万元,进行为期一年多的修缮。2013年6月被评定为“斗门十景”。
赵氏祖祠(菉猗堂)建于明景泰五年(1454年),清乾隆年间和1996年夏作过修葺。建筑面积426.69平方米。蚝壳墙体、龙舟脊,锅耳形风火山墙,素色瓦当、滴水,北厢房。院落台基和柱础均用红砂石,是明代的建筑特色,属省二类文物。1987年和1994年先后公布为斗门县和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评为“斗门八景”,在建筑群之北。楹联:“菉瞻淇澳,猗颂商那”。有菉竹茂盛美丽、颂商汤王朝盛世福泽之意(内涵颂宋朝美德)。
逸峰赵公祠(世寿堂)始建于明末,原为蚝壳墙体,民国十七年(1928年)用20万两白银重建,改为砖墙。1997年夏作过修葺。为祀九世祖赵逸峰,名承瑄,字朝瓒(1485年-1563年)而建,占地面积507平方米,在建筑群之中。楹联:“世承三派,寿锡九畴”。为继承宋太祖、宋太宗、宋魏王三派遗志,以上天赐给圣人的九章大法治理天下之意。
崑山赵公祠(世德堂)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1997年夏作过修葺。为祀九世祖赵崑山,名承珍,字朝辅(1489-1558)而建,建筑面积710平方米。南厢房,在建筑群之南。祠的中殿于1940年夏,日寇侵华,中山县(含今珠海市)相继沦陷,县政府从县城石岐迁往此祠作临时办公地而被日军飞机炸毁。1947年重建,前殿和中殿2009年6月底前为村(乡)行政管理办公地。楹联:“世承美奂,德溯祥符。”为祠堂高大华美,德泽追溯到宋太祖之意。“祥符”为郡名,后称“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