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说岭南·杜树坚谈六祖惠能】二、惠能传奇(十四)南能北秀
  •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 作者:杜树坚
  • 发表时间:2023-06-08 22:10

作者:杜树坚

(十四)南能北秀

1.花开两朵,南顿北渐

承接五祖衣钵的六祖惠能住持岭南曹溪宝林寺,弘扬明心见性之顿悟法门。一时,宝林道场名声大振,来求法者络绎不绝。而“名落孙山”的神秀大师后来离开东禅寺,来到湖北荆南【1】玉泉寺,弘扬“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渐修法门,追随神秀的门人众多。当时,惠能与神秀,花开两朵,两宗同时盛行,影响广大,世人称之为“南能北秀”。因此,存在南顿北渐之分,认为南宗以顿悟为教法,北宗以渐悟为教法。对一般学人而言,其实并不了解两宗的真正宗旨和精髓所在。

bc15549394107a9aedcfa559e5b31f48_.jpg

△ 南能北秀

针对这个现象,六祖对大众开示说:“佛法本来只有一个宗旨,只是学法者有南北地域之分。佛法本来也就是一种解脱之道,只是修学者悟道见性的过程有快有慢。什么叫顿渐?法本无所谓顿和渐,只是人的根性有利和有钝的区别罢了。所以,才有所谓的顿教和渐教之分”。

然而,神秀的弟子徒众常常讥讽南宗惠能,说惠能连文字都不认识,有何长处和本事呢?神秀听到后就批评他们说:“惠能大师证得无师自通的大智慧,感悟最上乘佛法,我比不上他的。而且我的师父五祖弘忍亲自把禅宗衣钵和法脉传授给他,难道他会浪得虚名吗?我恨不得远去亲近闻法,无奈在这里虚受国家的恩宠。你们无须总留在这里,应该去曹溪参礼惠能大师,向他请益,以解决修行中的疑惑”。

可见,神秀大师虽然未得五祖真传,但还是有极高的道行和修为,对惠能接受衣钵不但没有“羡慕妒忌恨”,反而随喜赞叹,诚服敬佩,只是神秀有门人接受不了不识文字的惠能成为衣钵传人。

2.接引志诚,开示戒定慧

有一天,神秀安排弟子志诚说:“你聪明而有智慧,可以代我到曹溪听惠能大师讲法。如果能听到什么,要尽心记住,回来转告我听”。志诚接受使命后便前往曹溪,跟随众人参学,并无说来处。惠能一看便知,在法会上对众人说:“现在有妄图盗法之人,就潜伏在我们的法会中”。志诚闻言,马上从人群中站出来,对六祖作礼。然后,详细陈述了事情的缘由。六祖说,你从玉泉寺来,应该是奸细。志诚说,不是!六祖说,为什么不是呢?志诚回答说,在我未坦白之前是,而在我坦白交待后就不是了。其实,志诚十分机智,对六祖抛出的机锋接得很稳当,并作了饶有禅意的回复。

六祖问志诚:“你师父是怎么给大众开示的呢?”

志诚回答说:“常指诲大众,住心观静,长坐不卧”。意思是说,师父经常指导和教诲大众,要将心安住一处,集中注意力,观照内心的清静,而且要久坐不卧。也就是所谓的“眼观鼻,鼻观心,心观静”,认为如此空心静坐,便可“久坐有禅”。

六祖说:“住心观静,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

六祖又说,你好好听我的偈语:“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意思是说,身体只是一具臭皮囊,活着时可以坐着而不躺下;而死去后,这具臭皮囊就只能躺着,再也坐不起来。所以,何必把功夫放在身体这具皮囊上呢?

707b79efd32a654934014df6c8e6f47d_.jpg

△法无顿渐

志诚向六祖再次顶礼说:“弟子我跟随神秀大师修学九年了,并没有契悟。现在听到您这么一说,我一下子就契悟本心。对弟子我来说,了生脱死才是头等大事,希望六祖慈悲,再为我教导指示”。接着,六祖向志诚了解神秀大师的“戒定慧”教法,并介绍了从自性起用的真“戒定慧”法要:

心地无非自性戒

心地无痴自性慧

心地无乱自性定

不增不减自金刚

身去身来本三昧

就是说心地里没有非分的想法,行为自然正直,这就是最究竟的戒律。心地里没有愚痴,智慧自然就会流露。心地里没有慌乱,自然就会禅定。内在的觉性本来就是圆满的,就像坚固不坏的金刚一样,不会因为遇到任何情况而增加,也不会处于任何环境而随之减少。行住坐卧,成聚坏空,一切行为和现象虽有来去的显现,而菩提自性却无所谓来,也无所谓去。

志诚听了这些开示后,再次顶礼六祖,并希望留在六祖身边,侍奉左右,朝夕不懈怠。

注:

[1] 荆南:今湖北省荆州一带。

作者:杜树坚 广东省新州六祖惠能文化研究会会长

图片提供:陈耀宏

相关稿件
粤ICP备2023008654号-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