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洲村。
葛洲村,这个“广东省古村落”坐落在汕头濠江区的达濠街道,几乎家家都有一个船员亲属,侨眷及港澳同胞家属占总人口88%,曾获评全国侨爱新村称号。葛洲村依海而生,渔民外出打拼,多应聘海员,故乡的潮水伴着他们一路前行。多少年来,他们星夜起航、踏浪而归,谱写葛洲村一段又一段特别的海上侨事。
▲海员俱乐部改造成的葛洲侨文化馆。
“在我们葛洲村,最不缺的就是国际船员。我父亲就有着40多年的航行生涯,全世界几乎所有港口都去过。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家有船员,意味着全家都不用饿肚子了。”春日午后,七旬侨眷陈辅汉老先生聊起自己的父亲,仍然十分激动。自他幼年记事起,父亲就远航于世界各大港口之间,每次行船最少半年,不仅为家裹寄回各种食物和生活用品,也给他带来时尚的“洋货”。
事实上,像陈辅汉父亲这样的国际船员,在葛洲村很常见。
穿梭于灰墙屋瓦间,一种独属于古村落的闲情逸致扑面而来。日前,记者探访葛洲村看到,宽大的柏油路两边耸立着百年古树,放学的学生在侨爱新村的牌匾旁嬉闹,游客围着葛洲先民“过番”情景的雕塑合影留念……无不展示这座古村落的浓浓侨味。
“葛洲的侨乡特色别有来历,与汕头开埠史息息相关。”据葛洲小区副书记黄惠君介绍,早在汕头开埠前,半岛东方轮船公司的小轮船曾在香港、汕头、厦门和福州之间试航。汕头开埠后,频繁进出汕头港的外国船只,需要招聘大量熟悉本土情况的海员。葛洲村地处东南沿海,与汕头港隔海相望,当地不少渔民就是附近海域的“浪裹白条”,正好符合外国船只的招聘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村民离开渔船,登上船只成为海员,翻开了葛洲海员的历史篇章。
其中,奔赴香港的人数是最多的,很多船务公司都有葛洲口音海员。他们当中有船长、轮机长、驾驶员(大副、二副、三副)、轮机员(大管、二管、三管)、电机员、水手、机工、厨师、服务生等。“香港西营盘就有葛洲同乡会,在街上也很容易听到葛洲乡音。”黄惠君说道。
正是有乡亲当海员、打前阵,带动了更多葛洲村民当海员或“过番”。葛洲村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全村户籍人口8300多人,海外和港澳台乡亲多达上万人。
20世纪70年代末期,思乡心切的葛洲籍香港船员出入频繁,每当航程结束便会归乡探望亲友。这些船员回家逗留的时间往往较短,有的家中只有老屋,家裹也只有老人,不宜住宿,因此,建造一座供这些海员回乡歇息的住所,便成为迫切需求。“筹建葛洲海员俱乐部的计划,得到了香港同乡会和葛洲籍海员们的热烈响应,捐款达几十万元,这在当时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黄惠君说道。
1979年,一座南洋风格设计、明黄色的建筑落成,成为国内乡村罕见的海员俱乐部。由此,大部分葛洲籍海员假期回乡探亲,都在这裹生活、休息,如同倦鸟归林,歇一歇脚再开启新的征程。
物资寄亲情,侨乡文化得传承
▲葛洲侨文化馆。
据葛洲村考究的材料显示,当年该村从事国际航行的船员就有两三百人,涉及的航线分布世界各地。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身处他乡的他们除了会给家裹寄书信、金钱和生活用品外,还会带回一些新潮的“洋货”。
▲葛洲村中的“过番”情景雕塑。
“在60年代,我家裹就用上加拿大的高压锅和意大利的铁锅;在校学生普遍背着藤织书包的时候,我已经背上了新款的布书包……”回忆起父亲寄回的那些潮物,陈辅汉表示,当时半数小学同班同学的父亲都在香港务工,大多数都是船员,所以在葛洲村,进口商品着实不是稀奇玩意。
“1963年,葛洲村有17个中学生升上初一,全都来自于船员家庭,我就是其中一员。父亲当船员的收入,足以养活我们家裹十几口人。”谈及过往,陈辅汉深感自豪。
不过,船员并不是一份容易胜任的工作,需要克服的困难很多。陈辅汉表示,首先是晕船,与渔船相比,远洋货船经受的风浪更大,对船员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其次是船上的饮食条件,船上长期储存以备食用的食物,对于习惯新鲜海货的葛洲渔民来说,又是一大难关。
最难克服的,还是船员们的思乡之愁。一轮明月圆又缺,漫漫长夜倍思亲。“我父亲告诉我们,只要有船员收到亲人来信,他们便兴奋地围在一起看,从不考虑隐私,因为这是故乡的来信,他们会共享字裹行间的故乡消息,以解乡愁。”陈辅汉回忆道。
后来,随着资深海员的退休、离世,年轻人又不太愿意选择海员这个职业,葛洲村的海员逐渐少了,海员俱乐部一度成为村裹老人的活动场地。2013年,海员俱乐部开始原址修缮、修旧如旧。2021年,当地又启动了葛洲侨文化馆的改造项目,展出侨批书信、侨汇供应证、竹编市篮、老式电器等,吸引了许多返乡华侨、来汕游客前来参观。
赤诚报桑梓,侨胞不忘故土情
“可能是深受父辈不怕艰苦、勇于拚搏的精神影响,我们村的后辈外出打拚的不在少数,而且在外不忘本,依旧心系家乡。”陈辅汉表示,父亲跟随海浪环游世界,他则用脚步丈量土地。年轻时,他对父亲描述的世界非常好奇,几乎走遍神州大地,50岁时开始学习计算机打字,70岁时使用微信支付和阅读电子报,一直保持着不断学习、不怕困难的劲头。他的儿女,现在也回到村裹办企业,带动乡亲们就业致富。
与陈辅汉一家类似,“过番”创业的葛洲先民逐梦逐浪,也依旧情系桑梓,纷纷通过各种方式回报家乡,为葛洲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以葛洲侨胞张氏兄弟张恭良、张恭荣为例,他们对葛洲村的建设发展贡献了很多力量。据葛洲侨文化馆讲解员介绍,张恭良当年回到葛洲村,看到700多名学生分散在6处祠堂上课,且只能读半日制,便倡议并带头捐资兴办葛洲学校,这是改革开放后濠江区首宗上规模的捐资兴学事例。后来,他们还为葛洲村建起幼儿园、敬老院、康复中心、便民诊所、潮光广场等。同时,张恭良、张恭荣兄弟设立葛洲福利基金会,成为葛洲村慈善救济的中坚力量。
如今,张家后代接过接力棒,继续资助葛洲村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生活和学习。在海外乡亲的大力支持下,当地教育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慈善事业得到长足发展。这个经历了百年风雨的古村落,既保存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又承载着海外华侨绵长的情思乡愁。
▲侨爱新村。
据悉,2011年,葛洲小区被国务院侨办评为首批全国5个“侨爱新村”之一。当年,国务院侨办共授予广东两个“侨爱新村”牌匾,葛洲小区就是其中之一,至今仍是粤东地区唯一获得该项殊荣的乡村。
“今年春节,回葛洲寻根探访的侨胞络绎不绝,来打卡古村落和侨文化馆的游客更是数不胜数。”正如陈辅汉感慨的那样,葛洲村是潮汕历史文化、汕头侨文化的典型缩影。
越南“小葛洲”有近万葛洲人
潮汕有“过番先去安南”的说法。为求生计,潮人漂洋过海移居东南亚等地,相当一部分人就移居到越南。
在越南有这样一个地方:邻里之间彼此多是乡亲,很多人还讲一口流利的葛洲话。这个地方就是胡志明市的浸石,素有“小葛洲”之称,葛洲乡亲有近万人。
据悉,葛洲人初到越南,多经浸石上岸。早年,不少人漂洋过海,先在船上当“侍者”,到达越南后在码头就地当起码头工人,投靠乡亲与族亲,抱团生存。多数人仍然选择与船有关的行业发展。
侨胞张美兰的祖先张盛着是较早走出去的“过番人”,他携族人到浸石谋生,后在西贡堤岸设立“和顺行”,以劳工行、水上运输、造船、修船、火砻等为生。侨胞张祥耀、陈训庭等都是曾“过番”到越南,经过一番奋斗而事业有成。
1891年,一座供奉海神妈祖、保佑海事平安的中国特色天后宫在浸石落成。它与葛洲天后宫一脉相承,成为海外乡亲遥寄乡愁的地方。
文/图 蚁璐雅 林子宜
星岛日报海外版 羊城晚报社 联合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