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一个村如其名的地方,它是梅州“华侨之乡”的一个缩影。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它曾走出一批又一批华侨,这些华侨又带着炽热的爱国怀乡之心回来,让这裹变成了客家古民居建筑的天然博物馆。百年倏忽而过,满地宝藏的侨乡村眼下正积极探索古民居良性保护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努力书写属于侨乡的新篇章。
▲承德堂。牛智杰摄
走进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青山如黛、流水蜿蜒,正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生动写照;如珍珠般点缀于村子之上的客家古民居建筑,更增添了乡村的历史底蕴与别致的客家风情。
这个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是客家古民居建筑的天然博物馆,有保存完好的传统建筑116座,其中较大型和保存良好的围龙屋38座,以南华又庐(俗称“十厅九井”)、承德堂(俗称“五杠楼”)、毅成公家塾、德馨堂、东华庐和荫华庐最为典型。侨乡村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多元,屋面多以悬山式和硬山式为主,建筑形制有围龙屋、横堂屋、杠屋、走马楼等,屋名有堂、庐、屋、围、第等,并设有“毅成公家塾”,承担起宗族祭祀、生活、生产、教育等多种功能。侨乡村是“中国古村落”,且享有“中国最典型的客家围屋古村落”的美誉。
▲承德堂。丘锐妮摄
“客家民居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同时也传承了黄河流域的夯土技术,客家建筑多为砖瓦、土坯结构,建筑外墙的施工方法也多种多样,常见有夯土砌筑、‘金包银’砌法、砖砌筑等。”嘉应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教师高珊说。客家建筑装饰上多用龙纹、麒麟、喜鹤、植物、人物、图符、器物等造型,这些丰富纹样不仅美观,更蕴含吉祥、纳福的寓意。始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的荫华庐便处处体现了屋主的用心。
荫华庐是三堂二横一围龙屋建筑,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20平方米,柱檐饰通雕木挂落,门楼彩绘壁画。下堂设屏风、樘门,饰彩绘、木雕;中堂为抬梁式构架,木台柱木雕精致,梁架彩绘图案精美,设卷棚檐廊,四方形柱;上堂回廊减柱造,堂楣绘花、鸟、山水画,凹式神龛,神龛花罩雕刻精美,左右粉墙挂祖先遗像。全屋雕檐画壁,连部分地板都饰有暗八仙、几何图案花纹,美观防滑。
“荫华庐的建筑高度大概是5米,与其它围龙屋相比,是比较高的。”家住荫华庐的潘炎芳说,这座围龙屋只有32间房,厅堂与房间的面积都是比较大的,这让荫华庐显得非常大气。而荫华庐的主人潘君勉不仅在家乡建了精美建筑,在香港也建起一座同名的具有浓郁客家风格建筑——元朗荫华庐,与家乡的房子互相映照。
南洋创业多艰辛,锦衣富贵还家乡
作为“中国古村落”,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侨乡村还是著名的华侨之乡。这裹走出了潘立斋、潘祥初、潘君勉等一批近代知名华侨企业家,培育了著名量子化学家潘毓刚、著名经济学家潘汝瑶等人。
“20世纪20年代,由华侨集资,逐步将村中主干道改造为‘沙灰路’;30年代,部分路面扩宽到一米多,可通小型马车,长约3000米;此外,华侨、港澳同胞先后捐赠侨乡村门楼、高田自然村门楼和塘肚自然村门楼……”在《侨乡村志》记载了侨乡村一些传统建筑形成的过程。其中侨乡村最大的客家民房,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的南华又庐便是由侨胞潘祥初建造的。
“我爷爷潘祥初17岁就去南洋,开始做伙计,虽然辛苦,但他非常扎实肯干,慢慢地有了一些经商经验和积蓄,就开始自己做生意。”今年92岁的潘孟昌说,他在南华又庐出生、成长、生活,这座外观宏伟且亭台楼阁俱全的客家民居除了让他感受到客家建筑的美,也给他讲述了许多客家人漂洋过海下南洋谋生的故事。
“男丁十六岁则出洋。”清末民初,在客家妹子“催人出屋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的声声惆怅中,不少侨乡村的男子也坐上了下南洋的船,到东南亚及欧美各国谋生。侨乡村党总支部书记潘增明说,如今全村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00多人,旅居海外的华侨却达4000多人,散布在全世界54个国家和地区。
▲南华又庐。南口镇政府供图
“我非常敬佩祖辈下南洋创业时的拚搏奋斗精神。”潘孟昌说,当年不少客家人凭借自己的智慧与拚劲,闯出了一番天地,“我爷爷赚了大钱后,就回到家乡,修桥铺路,然后盖了这座房子。”
南华又庐全屋共118间房,分为上、中、下三堂,二横共八堂,左右两侧各四堂。左边四堂的名称是中兴伊始,右边是长发其祥,寄托了潘祥初对家族发展蒸蒸日上的美好愿望。而潘祥初在发家致富后也确实未忘家乡的亲友,多次招聘、接纳同乡到他在海外经营的商店供职,并支持、协助他们走上从商致富之路。
侨乡村外出乡民众多,在外事业有成后,纷纷回到家乡建起大屋,侨乡村也形成了蔚为壮观的客家建筑群落。
围龙屋如“蛋形”,具深刻文化内涵
客家围龙屋的基本构造如下:围龙屋不论大小,门前必有一块禾坪,坪前有半月塘,门内中轴在线分设上、中、下三堂,上堂为“祖堂”,堂屋左右设厢房为横屋,一直向后延伸,在横屋的尽头筑起半圆形房屋,正中一间必设“龙厅”。“龙厅”之下均有一处“胎土”,其位置在中轴在线的祖堂之后,形如半月,高于祖堂地平。若其后无围龙屋,则呈土丘状;若后有围龙屋,则呈龟背状。“胎土”乃客家民居的“龙脉”和风水要点。完整的围龙屋从高空看去,就像是一个“蛋形”,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文学思想。
▲南华又庐。南口镇政府供图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多用形象来表现抽象的事物,比如用方象地、用圆象天,所以才有了“天圆地方”的说法。《易·说卦》中说道:“干者为天,者为圆。”徐整在《三五历纪》中有言:“天地混沌,似鸡。”可见中国古代以卵代表天,为宇宙,而蛋又是宇宙未分之时的混沌形象。蛋形是道教宇宙中的一种形象,代表着宇宙的循环。《庄子·寓言》:“先卒若环,不能有其伦,故曰天平。”天倪,便是天均。客家围屋的卵形形象正是将“天”与“地”的概念融入自己的“建筑”之中,从而体现对“道”的认知。半月塘和“化胎”是客家围屋的象征,塘与“化胎”构成圆形布局,代表天;上堂、中堂与下堂及两侧的横屋构成方形布局,代表地;人居其中,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画面。
文/高珊 董譞 董作荣 陈伊凡 曾芯悦
(注:高珊、董作荣、陈伊凡、曾芯悦为嘉应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围屋建筑”研究团队成员,董譞为日本工学院大学在读硕士生)
侨乡村特色古民居
▲南华又庐。牛智杰摄
南华又庐
“南华又庐”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外观宏伟,造型独特,亭台楼阁俱全,具有典型的客家民居特色。全屋共118间房,分为上、中、下三堂二横共八堂,左右两侧各四堂(左边中、兴、伊、始,右边长、发、其、祥),上堂后面有枕屋一排、厨房二座;屋后有果园。
“南华又庐”外表是一座完整的屋,其左右各堂既独立又可联体,所以有“屋中屋”之称。又因创建人潘祥初生有八子,八个儿子分居八堂内,则拥有八厅八井(天井),加以上、中二堂的大厅和中央的天井,故有“十厅九井”之称。
毅成公家塾
毅成公家塾,俗称老校,由侨胞潘立斋、潘祥初两位先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捐资建造,是南口安仁学校的前身。该房屋为木棚瓦面,墙用三合土夯筑,初时房前有小果园和围墙,后有花园。按塾学形式而设计,巧妙地利用山坡地而建,前部分为回字形建筑,三面单层瓦房围住正面的二层楼,中间空地为花圃,后部分又为单层建在山坡地上,与正面的二楼连为一体。房前有两株高耸挺拔的鸳鸯银杏古树,后花园有一株枝繁叶茂的白玉兰,这三棵古树均为建房之初所种,有一百多年历史。塾内共有教室8间,住房2间。这座老校百年来桃李芬芳、学子荟萃。
德馨堂
德馨堂为典型的客家传统民居围龙屋,坐西南朝东北,是一座两堂四横两围龙建筑。它利用地形斜坡,前低后高修建“花头”围龙,自然朴实。两侧附属建筑作杂物间,引山泉水作自来水用,前面有长方形禾坪,禾坪下有长形绿化地,再下面是半月形池塘,屋后有一座果园。该屋的特点是两层围龙,内围与普通的围龙屋一样,围屋部分与上堂之间的距离较宽,叫“花头”,内围与外围相通,外围与内围之间的距离较窄,地板用三合土夯实。内外围屋檐做工考究,弧线流畅,形成宽敞的天街连接横屋轩廊,使屋宇更显敞亮。
荫华庐
荫华庐始建于民国八年(1919年),是一座三堂二横一围龙屋建筑,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20平方米,坐西南向东北,背依三丫寨麓,面朝农田,凹式木轩卷棚式门楼,面阔3间,柱檐饰通雕木挂落,门楼彩绘壁画。堂间7开间,下堂设屏风、樘门,饰彩绘、木雕;中堂、下堂间天井两侧以回廊相连,廊壁设方形通花窗,增强堂横屋间的和畅气氛;中堂为抬梁式构架,木台柱木雕精致,梁架彩绘图案十分精美,设卷棚檐廊,四方形柱,令屋宇劲朗。上堂回廊减柱造,堂楣绘花、鸟、山水画,凹式神龛,神龛花罩雕刻精美,左右粉墙挂祖先遗像。横屋9开间,宽阔通风,中间设轩廊连接堂屋。化胎围屋17间,屋左侧有两层杂间,前端有天台。
文/丘锐妮 牛智杰
星岛日报海外版 羊城晚报社 联合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