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澄海西门蜈蚣舞,居然是国字号非遗项目,令我惊喜。
小小蜈蚣演化为一条巨龙:
永和园3楼,一条长达22米的蜈蚣赫赫有名:躯体以红黄绿为主色调,头部若狮,尖锐巨齿;身驱似龙,足爪为绿,周身闪光。
蜈蚣舞表演的道具,由头、身、脚、尾4部分组成,骨架用竹篾编扎,身躯各有硬、软28节彩绘布框,用布缝制成弓形布套软肚,使每节身躯前后连接。
既变形夸张,又保留蜈蚣的基本形象。
表演时,1人擎彩珠引导,15人手执连接蜈蚣的圆木杆,撑起蜈蚣,以传统武术步伐,操纵蜈蚣上下翻滚蜿蜒爬行。
今天为训练日,用一绿布蜈蚣,虽比表演道具朴素,但锣鼓声起,游若矫龙,依然令人震撼!
舞者一色精壮汉子,马步弓步,底盘扎实,步步大力沉着,有板有眼。众人配合,十分协调。
看来非得常年训练,且有一身功夫,方可将一条如龙的大蜈蚣舞动得活灵活现。
在展厅电视屏幕上一睹真容,加上服装、焰火,灯光,夜色衬托,正式表演更加夺目。
端的是如龙似虎,龙步蛇行,气势磅礴。
我的疑惑在于:蜈蚣有毒,为何以其为舞?它与民间动物崇拜有何渊源?难道亦是中华文明“活化石”的一部分?
采访并请教专家后得知:
西门蜈蚣舞于清末年间,出于祭祀社日需要,由西门人陈成锦与石文勇自行创造,并非源自中原。
其之所以用蜈蚣祭神,颇有“以毒攻毒”的意味。
类似湛江雷州乌石蜈蚣舞,还有大邵洋蛇灯等,也以五毒为原型,意在驱邪接福保平安,与西门蜈蚣舞有异曲同工之妙。
也有专家认为:与汉民族动物崇拜、百越土著动物图腾,以及汉朝的百戏有关。
而汕头澄海本身就有“动物舞蹈之乡”之美誉。
历史传统,千年文脉,就是如此或隐或显地由北而南绵延不绝。
你很难说其源头不在北方,也很难说这些来自于北方的观念——不是经过千山万水来到潮汕后,又与当地百越民俗汇合交流并加以演变。
千百年的中华文化,就是在不同地域中融汇贯通而形成“大传统”和“小传统”。
如此精彩纷呈,形态各异,却又神气贯通;如此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令我惊叹不已。
我依然要向潮汕文化致敬。
因为,他们的“守正创新”——已有几代人的实践探索。
心有感动,倾心仰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蜈蚣舞传承人陈喜顺今年70岁,是蜈蚣舞第五代传承集体代表性人物,自幼随父辈学习蜈蚣舞表演技艺。
我上前与陈老合影,直呼“英雄”!陈老哈哈一笑,用力握手,倍感亲切。
老人手掌厚实,握手间仿佛有一股热力输出,贯通我的身体,心头一动,刹那感悟:
民间蓬勃生机,勃兴千百年,必有天地伟力支持,生生不息,奔腾向前。恰如眼前蜈蚣舞,如龙似虎,山呼海啸。
所谓潮汕力量,民间活力,是也。
我振奋,我激昂,我赞美。
2023-2 汕头澄海澄华街道
(部分照片由澄海澄华街道提供)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