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以文润城,薪火相传;以文化人,润物无声;以文兴业,守正创新……澄海人文底蕴深厚,传统文化独具特色,品类丰富,是广东省著名侨乡,是中国民间艺术版画之乡、灯谜之乡。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澄海,我们认为,澄海文化需要被进一步发掘。
澄海西门蜈蚣舞体验
“身体要下沉,马步才更稳。”“一二三,迈左脚;一二三,迈右脚。”“头跟彩球,尾巴往后撑。”……傍晚,汕头市澄海区西门社区永和园热闹非凡,老中青三代西门人因为蜈蚣舞集聚在一起。头发花白的老人一旁指导,壮硕的中年人扛起大蜈蚣关键肢节,身着校服的青少年紧跟步伐,在三代人的手里,一条彩色的大蜈蚣时而转圈、时而盘旋,引得围观群众一片喝彩。
蜈蚣舞,是一种融音乐、舞蹈、武术于一体的大型民间广场舞蹈,流传于汕头市澄海区,曾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多次应邀赴海内外献演。表演时,由1人擎彩珠带引,15人执连接蜈蚣的圆木杆,藏身蜈蚣腹下,结合传统武术步伐,操纵蜈蚣蜿蜒爬行,模仿出蜈蚣的形态、习性。
1937年,蜈蚣舞应邀赴香港演出,轰动香江;1987年,蜈蚣舞赴广州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欢乐节”连演27场,场场万人空巷;2008年,蜈蚣舞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后,蜈蚣舞在各大文艺汇演和游神赛会频频亮相,展示出西门人的阳刚英武、豪壮气势。
【源起 】
动物舞蹈演变而来
澄海位于广东省东部潮汕平原韩江出海口,是粤东早期对外移民港口。自清康熙年间开放海禁后,澄海逐步形成粤东著名侨乡。彼时,澄海文化繁荣,游神赛会之风盛行,城乡各式各样的文艺活动十分活跃,动物舞蹈也应运而生。
“澄海被誉为‘动物舞蹈之乡’,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澄海人积累经验,逐渐创造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十多种民间动物舞蹈。”澄海区文化馆副馆长蔡汝纯说,动物舞蹈在澄海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西门蜈蚣舞,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被选中为舞者对于很多年青人来说,是件荣耀的事情,说明年轻人体格健壮。因此,不少年轻人热心于参加动物舞蹈的演出。
蜈蚣舞的诞生,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
晚清年间,澄海民间艺术争奇斗艳、百花齐放。而西门有祭祀社日的世俗,出于祭祀社日需要,西门人陈成锦与石文勇偶然观察发现蜈蚣爬行蠕动之美,于是萌发了创作蜈蚣舞的灵感。几经创作构思,西门蜈蚣舞独特而美妙的表演形式渐渐成形。
此后,每逢社日等重大节日,蜈蚣舞便巡游于乡间大街小巷。惟妙惟肖的舞蹈动作为节日增添喜庆的气氛,也寓意驱除邪恶迎福接祥,深受民众推崇喜爱,成了澄海民间喜闻乐见的节目,100多年来历久不衰。
动物舞蹈选材大多为寓意吉祥如意的动物,而蜈蚣作为五毒之一,本貌丑陋骇人。为何澄海会以此作为创作原型?记者了解到,西门社区将百足毒虫的蜈蚣作为选材,确实比较少见,但并非孤例。如湛江雷州乌石蜈蚣舞,还有大邵洋蛇灯等,皆以五毒为原型,颇有点“以毒攻毒”的意味,意在驱邪接福保平安。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蜈蚣舞传承人陈喜顺今年70岁,是蜈蚣舞第五代传承集体代表性人物,自幼随父辈学习蜈蚣舞表演技艺。“蜈蚣舞由出洞、转大圈、伸腰、盘田螺柱、咬脚、翻肚等一系列舞蹈动作组成。”一说起蜈蚣舞,陈喜顺难以抑制心中的兴奋,手舞足蹈、绘声绘色地介绍。兴起的时候,陈喜顺舞起十几斤重的蜈蚣头依旧敏捷矫健。
“翻肚”是难度最高的动作,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和默契的配合是难以实现的。表演时,蜈蚣踏着鼓点,负责中间躯段的舞者要将圆木杆拔出,使蜈蚣中间三段悬空,腾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头尾演员顺利钻过。
“蜈蚣是绳索结构,在表演的时候很讲究平衡。整个队伍里,但凡有一个人高了或者低了,这条蜈蚣都会动不起来,这很考验团队协作、平衡能力。”陈喜顺说,“翻肚”不仅考验队员的体力、舞蹈动作的娴熟度,更重要的是团队配合默契。
回望历史,蜈蚣舞一经问世,便蜚声海内外,也伴随着历史的进程几经沉浮。
早在1936年就赴香港参加演出,这一直令西门人引以为豪。随后抗战全面爆发,蜈蚣舞演出活动随之沉寂,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才重获新生,但演出时断时续。1985年,由陈喜顺等人组织演出队伍,多次对该舞蹈变革创新,重新演出。
【创新】
老技艺展现新魅力
陈喜顺回忆说,决定重启蜈蚣舞演出后,他们挨家挨户敲门筹集资金,还请来村里的老前辈,进行为期3个多月的专业教学和强化训练,并借鉴龙舞技巧等改进蜈蚣舞的动作套路。
“蜈蚣舞既是技术活,又是体力活,扎马步是基本功。”陈喜顺说,一开始练习时脚酸难忍,连上厕所都没办法正常蹲下。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慢慢在参加演出和日常练习中熟练掌握技术要领。
30多年来,陈喜顺等人在传承先辈智慧结晶的基础上,不断加以改良与创新,让尘封已久的蜈蚣舞迸发出新的魅力。蜈蚣躯体的表演道具加长了两米多,布套色彩艳丽,加装璀璨的珠饰、镜片,整体艺术造型奇特,制作工艺越来越精美。
近日,在永和园3楼,记者看到一条长达22米的蜈蚣,躯体以红黄为主色调,硕大的头部伸出一对银色尖锐巨齿,一通电周身流光溢彩,双目闪烁着青光——这就是蜈蚣舞表演的道具,它由头、身、脚、尾4部分组成,骨架用竹篾编扎,身躯各有硬、软28节彩绘布框,用布缝制成弓形布套软肚,使每节身躯前后连接,用变形夸张的艺术手法,把蜈蚣进行扩大和艺术装饰。
“原来蜈蚣躯体每一节硬框内等距安装4支蜡烛,现在改用蓄电池灯光照明,加装LED灯,连脚部也会闪光。以前我们有时候烛火掉到头上,很容易受伤。”陈喜顺说,改良主要在技术上,如今蜈蚣全身都有电线和灯泡,替代了以前的蜡烛,虽然加上电池,每节会重上6.7斤,但是不会再有道具每次表演都很容易被烧毁,以及队员被伤到的情况。
“烟火是装在蜈蚣下巴上的,这两年改成了冷烟火,四排可拆卸,人站在蜈蚣头前面,被烟火溅到都没事。”陈喜顺说,最开始蜈蚣头加上灯泡、电池、烟火等共有三十多斤重,经过改良后现在全套加上约二十斤重。喷火装置也从需要腾出手点火改成按钮触发,更安全也更方便了。
随着技艺越来越成熟,西门蜈蚣舞的步伐也越走越远。除在潮汕多地表演外,还经常到广州、韶关、佛山、东莞等地表演,多次走出国门,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应邀赴新加城等地献演,把潮汕传统文化的魅力带到世界各地,赢得不俗的声誉。
夜间表演时,蜈蚣口里喷射七彩炫目的烟火,尾部高高翘起,烈焰腾空,喜庆而热烈,视觉效果更佳,气势磅礴,蔚为壮观。
【传承】
进校园培养后继力量
“蜈蚣是西门的吉祥物,每个西门人都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陈喜顺已经从当年一腔热血的“后生仔”,变成侧重于幕后教学传承的“老师傅”。他致力把毕生所学传授给身边的年轻人,让他们“接棒”继承和弘扬这一西门乃至潮汕地区的民俗文化瑰宝。
“80后”陈旸旸的父辈皆为蜈蚣舞的能手,在浓厚的家庭氛围下,蜈蚣舞的种子早早在他心里生根发芽。从小他便和小伙伴用簸箕、雨伞、被单等当道具,配上锅碗瓢盆敲打,模拟大人们的表演动作。如今,陈旸旸已“接棒”蜈蚣舞尾,成为蜈蚣舞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
像陈旸旸这样的年轻人,西门社区还有很多。吴东达也是在蜈蚣舞的家庭里长大,在陈喜顺的指导下,学习难度最高的舞“蜈蚣头”。
陈喜顺说,整个西门社区的年轻人都热衷学习蜈蚣舞,老艺人们也都不辞辛苦、亲身示范、手把手教学,积极扶持陈旸旸,栽培西门蜈蚣舞第六代代表性传承人。一批又一批青年人的加入为蜈蚣舞表演团队注入了“新鲜血液”。
“西门人对蜈蚣舞的爱是与生俱来的。”陈旸旸说,平日里,大家从事各行各业,因为蜈蚣舞共同的追求与爱好,一到晚上有时间就集结到一块儿训练。一到社日等重大节日,大家更是踊跃参加。
演出当天,需要凌晨4时集中,沿途边行走边表演20多公里,体力消耗特别巨大,手和脚也往往被磨得起泡。尽管如此,西门人都把可以参与其中当作一种无上的殊荣。
受疫情影响,蜈蚣舞已有一段时间没有在游神赛会的场合下表演。为了传承这一民俗文化瑰宝,乘着“双减”的东风,汕头市澄海澄华小学通过强化艺术教育,开展蜈蚣舞进课堂活动。
据澄华小学德育处主任杜华英介绍,该校结合艺术教育特色创建活动,采用不同学段不同的传承方式,循序渐进,让学生在成长中传承蜈蚣舞。
具体为:一、二年级,通过图片和视频等了解蜈蚣舞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对蜈蚣舞和家乡的热爱之情;三、四年级,学习蜈蚣舞的舞蹈动作、音乐和绘制蜈蚣等;五、六年级,强化舞蹈动作和蜈蚣制作方法等,参与演出或展示活动。
此外,澄华小学还特别培养乐于传承的专业师资队伍,为传承蜈蚣舞出力,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研和开展艺术教育特色创建活动,培养一批有研究能力的教育工作者。并逐步开发具有本地文化和校本特色的系列校本课程,使蜈蚣舞的教学、活动、科研等工作有序开展。
“看着你们都那么热爱蜈蚣舞,我真的很感动。”近日,在澄华小学的课堂上,陈喜顺和孩子们讲述蜈蚣舞的有关知识。鼓励孩子们耐下性子、用心学习,让这项特色鲜明的潮汕民俗且源远流长的民间舞蹈艺术代代相传,并将其发扬光大。
■对话
国际潮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林伦伦:
蜈蚣舞传承要增强传播力,不能“走老路”
澄海蜈蚣舞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数百年来代代传承,成为别具一格的乡土记忆。蜈蚣舞背后透露出哪些本土智慧?它在当今传承与发展的优势与困境分别是什么?对此专家又有何建议?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专访了国际潮学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林伦伦。
南方日报:澄海民间动物舞蹈蔚然成风,相继出现了如蜈蚣舞、双咬鹅舞、鳌鱼舞等十余种特色舞蹈。动物舞蹈为什么在澄海如此盛行?
林伦伦:民间动物舞蹈属于民间广场游乐舞蹈之一种,它的创作、表演和传承必须具备如下五个条件:一、适合民间广场、街道游乐的民俗;二、拥有音乐、舞蹈的基础;三、拥有民间武术的基础;四、具备创作和导演的人才;五、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这五个条件缺一不可,澄海正好是一个能满足这种条件的地方。
游神赛会的民俗风行,四时八节游神赛会、正式的喜庆活动频繁;民间的“闲间”很多,民间音乐、艺术、广场舞蹈、武馆(民间习武的风俗)也颇流行,文、武人才济济;澄海还是著名的侨乡,经济基础较好的乡里侨胞不少,所以这些动物舞蹈得以在澄海创作、表演和传承。
南方日报:蜈蚣本貌丑陋,澄海蜈蚣舞却以蜈蚣为原型,并配以华丽的地方特色造型,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种艺术背后所展现出来的地方文化特色?
林伦伦:动物舞蹈在潮汕民间很兴盛,舞狮舞龙者到处都是,了无新意。要引人关注,必须出奇制胜。所以,好意头的鳌鱼舞、地方特色的双咬鹅舞便应运而生;蜈蚣虽是毒虫,但它多产生于温湿之地,澄海常见,其身段修长,且有百足,适合造型和编舞。
创作者通过鲜艳的色彩掩饰了它丑陋的一面,而突出它的有力和灵动,也可以达到潮汕民间广场舞蹈娱乐大众、营造喜乐气氛之目的。
南方日报:目前蜈蚣舞表演耗资较大,且无法盈利,给接续传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林伦伦: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回答,但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还是得找到有能力的人来操作落实。经费来源:一是政府扶持拨款;二是民间集资(以前叫做“派钱做猴戏”);三是企业家赞助。
南方日报:澄海乃至汕头的其他产业(如玩具产业)也在蓬勃发展当中,如果从文创产业角度出发,有哪些可以结合发展的点?
林伦伦:主要还是这些动物舞蹈能否在民间真正传播起来的问题。因为只有传播的力度达到一定的程度,孩子们对这些舞蹈动物耳熟能详,像米老鼠、加菲猫、小猪佩奇那样,文创才好发展。
可以研发微型的萌版动物舞蹈作为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的教学、娱乐活动,使孩子们从小熟知这些舞蹈并喜欢上它,这既是课外文体活动也是乡土文化内容之一。开展这种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潮汕民间音乐、舞蹈、武术,强身健体又加强了乡土文化记忆。
这些动物舞蹈从广场走上网络也是发展的必行之路,开发动物舞蹈的动漫故事、电子游戏应该是可行的办法。
动物舞蹈得到普及,孩子们都知道这些舞蹈动物,塑造出来的“萌萌哒”的玩具形象才有销路。如果还是走过去等到“有时有阵”才出场的老路,就很难传播开去,文创产业也很难做起来。
【文/图】郑淼鑫 肖俏 通讯员 澄宣
【策划】廖奕文
【统筹】辛均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