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近日揭晓,香港籍作家葛亮的中篇小说《飞发》榜上有名。
葛亮由此成为香港籍作家中首位鲁迅文学奖得主,也是港澳台籍人士中首位国家级文学奖得主。
《飞发》发表于《十月》杂志2020年第5期,并由《十月》杂志推荐参评第八届鲁迅文学奖。
《飞发》中的城市滑头、瓦伦蒂诺式、披头士乐队、花花公子、卡萨布兰卡——让弥漫西风的香港城市氛围瞬间凸显,但转场到翟父发屋,琅琅上口的粤语,又让人迅速地回到了本土传统。
开场楔子《“飞发”小考》立刻抓住我。感受作者如何将香港、广州、上海三地构成一个时代背景,三地本土文化的联系及其源流梳理,成为一种富有意义且饶有趣味的艺术传达路径。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不同的方言代表不同的地域本土文化。
方言的呈现让我们知晓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是从哪里生发出来的,他们带着那些城市的独特气息——蓬勃生动地来到我们面前。
粤语如何进入文学?这个问题在广东文学界讨论多年,没料到后来者葛亮却上手很快,而且相当娴熟,甚至不惜使用注释。总体上看,粤语的使用比较成功烘托出粤港本土地域氛围。
至于沪语的运用,江南文化的功底,使得作家更加游刃有余,其中由上海话传达出的特殊情调,与作家对上海文化的精粹把握已至境界。比如文化“闭环”的命名,令人回味。
葛亮的作品向来具有怀旧的色彩。叙述时常从现实返回历史,旧日时光场景——常常是他作品中最动人之处。
让我联想到上世纪80年代新时期文学大潮中的拔萃之作:苏州陆文夫的《美食家》、天津冯骥才的《神鞭》、以及北京邓咏梅的《烟壶》、阿城的《棋王》等等。
他们共同的特点:善于从现实回述历史,在文学中完成一个时代的叙述,并奇妙地点石成金熠熠生辉。
这种历史叙述的能力,葛亮得以承继并发扬光大。
小说的人物刻划充满生活情趣,人物性格的成长与命运奇妙呼应。三个发屋三种文化场景呈现,以及“飞发”与“理发”之间的冲突与和解,无不见出葛亮的文学功力与文化视野。
尤其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颇有“远看草青近看无”的微妙隐约,几乎不可言状。
但葛亮超越一般的非凡处:举重若轻、行云流水般地推演出流动轨迹,细腻生动的感性与自然生成的理性——交相辉映地成功接近了“老香港”的秘密,让你在审美体验中获取一种豁然开朗的快乐。
葛亮的历史叙述中有“知识考古学”的影子。毫无疑问,葛亮是一个学者型的作家,他的艺术表达总是衬托着一个巨大的知识背景。
理发行业在他的叙述中,呈现出一个全景式的历史过程。
有趣处在于:理发行业发展与广府、香港、上海这三个天然联系的城市血脉相通,而且构成一种古今交汇中西融合的流动光影。
空间亦真亦幻的迷人光影令我产生恍惚、迷离、沉醉却又清晰、优美的文化感觉:既怀旧又新鲜,既包浆浑厚又时尚耀眼。
出入于这些场景中的人物,毫无例外地拖着长长的时代影子。他们性格的冲突与时代的延展息息相关。让我们在表层故事中,读到深邃内容,听到弦外之音,引人回味并沉入历史的河床。
无论从各种角度看待葛亮的《飞发》,他笔下的人物永远处在舞台的中心。
历经香港繁华时代的父亲、迂腐而仁厚的长子——语言学博士,活脱融入当下——具反叛气质的小儿子,以及坚执海派风范的庄师傅。
父子代际之间、翟庄派别之间的比较冲突,以及一号男主角翟师傅与两位女性之间纠缠,均活化出一幅香港城市的图景。
《飞发》的一大亮点还在其人物性格的成长过程中——打上了广府、香港、上海的文化烙印,不同来源的文化光影交错,粤语沪语英语的更替呈现——闪烁出异样的光芒。
《飞发》的下半部呈现出另一波澜。如果说前半部“孔雀旧人”支撑了翟师父成长,下半部的“上海理发”则直接挑战“香港飞发”。
两种文化的冲突碰撞与融合,被葛亮用温婉文字以及生命体验的细致入微表达得曲折有致。
来自广东落地香港,来自全球浸染港湾,二者交汇的“香港时尚”,遇到了来自上海的“排场与尊严”的挑战。
庄师傅与翟师范之间的隔阂与对抗,以及内心中某种不谋而合的情绪,在不同的发屋之间达到了一种融会贯通:微妙混沌、错综复杂,却又乱中有序、有迹可循。
读者在此看到了“老香港”的沉浮跌宕和人世间的世故变化。同时,从字里行间窥见“老香港”这座城的前世今生及其成长秘密。
这是小说给予我们的启示,也是作家葛亮在他不同寻常的艺术表达中寻找的都市轨迹。
这一人物群像的背后,有来自岭南的广府文化,有来自十里洋场的江南文化。
岭南文化与江南文化的汇合,也是葛亮近作——长篇小说《燕食记》大展宏图的探索。
所谓“吃在广州”呈现历史渊源:岭南江南交汇,穗港沪空前紧密,香港更被置于枢纽,令我想到“开关”——近代岭南崛起的开关,百年历史长卷由此徐徐铺开。
正名美食,民以食为天瞬间连接古今、贯通形而上与烟火气。揾食揾食,广府方言早就预言,一如宿命,却由江南人葛亮领悟并揭示。
以粤港澳大湾区的视角观察,葛亮生于南京,在香港工作生活,两地教育与生活背景,让他有可能对江南文化与岭南文化沟通、交流、融合进行个人化的探讨,为当代中国文学创作开辟具有创新意义的有效路径。
我们对中国文学呈现多种地域文化交流的盛大图景,又多了一份信心与期待。
摄影:彭磊铿 、关科(Eason)
2022-9-5 广州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