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村是目前阳江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
■李春周
在那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东水大山深处,隐藏着一座古老的小山村——南华村。
南华村是目前阳江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四面青山环抱,竹木参天。一条小溪自左向右从村前缓缓流过,长长的山岗从大山延伸下来,到村背分岔成两条小山岗,以合抱之势形成箩圈状山坳。民居就建在山坳之中,错落有致。紧挨村前有一大一小两口连环水塘,大塘水清,像笔洗;小塘水浊,像墨池。水塘波光粼粼充满灵气。隔塘相望又一平缓山岗似案台一般横在村前,“案台”前方三座山峰笔架一样排列。“箩圈椅”、“墨池”、“案台”和“笔架”组成一个文化人读书学习的大格局,惟妙惟肖。村里房屋黑色的瓦面衬以绿色的青山,就像黑宝石镶嵌在绿翡翠上,整个村庄显得十分古朴而憩静。
客家围屋的建筑风格在该村得以传承,成为该村一大特色。村中是清一色的泥砖瓦木结构的平房。起初在中轴线建了一间最大的房屋——祖屋,一座“两廊(小四合院)”,“回”字形设置,寓意“四水归堂”。其余房屋都很小,均是子孙后代在祖屋前面和左右三个方向一环一环逐年加建组成大围屋。村中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后来加建的房屋不得高过祖屋,以彰显祖屋的最高地位,大家一直自觉地遵守着。在房屋加建时,还十分注重通风采光,每建一间屋不论大小都留有天井,组成很多大小不一、冬暖夏凉的“回”字。
全村100多间房屋紧挨在一起,屋与屋之间相通相连。从一个大门口进来,能穿过所有房屋,里面的通道像迷宫一样弯弯曲曲,极具防贼功能。这种建筑风格,从建村到现在,经历了约200年的沧桑一直没有改变。村里每间屋都有人住,因勤于修葺,没有出现明显的破烂现象。
南华村是一座典型的客家文化百年传承的古村落,鼎盛时期有400多人在村里居住。村人的“母语”是客家话,与广东梅州、江西省等地的客家话相同。村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土法造纸和生产竹笋等。吃“捞饭”腌梅菜,住围屋等饮食和生活习惯都是继承着客家传统。
南华村全部李姓。族谱显示,该村人的祖先是从甘肃陇西迁入福建莆田,后迁入广东梅州嘉应,再迁入阳江东水的。“陇西发迹宗功远,嘉应分枝祖泽长”是村中祖宗堂里一副固定的对联,对联说明了村人的“来处”。村里历来崇尚读书学文化,理政报国。把族谱中的字辈“修道立德、象贤希圣、学宗孔孟、儒绍周程、扬名上国、建绩达廷”作为族训,和村里祖宗堂另一副对联“祀祖礼神祈福禄,绍纲维纪继经纶”构成倡导后辈要立德、好学、报国的座右铭。
光绪年间,村中的李德斋就是一位正气凛然饱读诗书的文化人。德斋公因平贼剿匪保一方平安而立下战功,光绪帝封赐“外翰第”匾牌一块和“尚方宝剑”一把。现村大门口一副“南朝紫厥,华映彤云”的对联上方“外翰第”三个大字尤为醒目,颇有文化韵味。
据词条解释,“外翰第”即是有地位的文翰人家的外衙的意思。村人为有这样一个光荣称号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外翰第”这个称号激励着后人奋发读书,立志报国。
村中唯一一座“楼房”其实是炮楼。是专门的御敌工事。该楼高三层,也是砖瓦木结构,同是开村时所建。楼上四面设有炮眼二十多个,站在楼上,全村情况一览无余,必要时在楼上炮眼架炮抗敌。这座炮楼默默地守护着全村的安全。
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了和平年代。炮楼完成了御敌的使命,它的作用也悄悄地发生了变化。炮楼顶层已作为大众娱乐文化室,上面放置了一台手摇式留声机和二胡、笛子等一些简单的乐器。村民节假日在楼上围在一起听大戏(粤剧)自娱自乐。二楼为生产队仓库,储存农作物种子、土纸和枯笋等农产品。这座炮楼一度成为村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村民每晚必到之处。
随着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该村每家每户都在广州、深圳或县城等外地置有楼房,故居的老房子旧了只作维修。投入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开通高质量的山泉自来水,实现巷道硬底化和雨污分离。村人不跟风,不赶时髦。村里的房屋没有一间拆建的,也没有一间现代楼房,完全保持着原貌,保持着原生态,坚守着自己独有的风格,坚守着传统的文化自信。看着这些白墙黑瓦的老屋,好像时光定格了一样,使人有恍如隔世之感。
逢年过节,游子归来拜祭祖先,久别的亲朋老友相聚老屋,在这远离尘嚣温馨静谧的小山村住上几日。品一杯清茶,涤除在外打拼的所有烦恼。放松心情,追忆旧日时光,留住一段历史,留住一种文化,留下一份念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