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连日阵雨,八月中旬气温稳定在31~25C;预告极端气候频繁,多个台风相继登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太阳雨常见,隔条街雨似帘子拉上:一边大雨滂沱,一边阳光明媚;看着江南重庆上40C,隔岸观火。
羊城立秋,秋意虽淡,我却心有灵犀,感受夏天尾声,秋天意绪:早晚凉爽,夜卧空调26C,白天客厅可不开空调;露天泳池的水顿生凉意。
走过直通珠江的黄埔涌,成百上千手掌大小的鱼浮上水面,鱼嘴张合,画出无数涟漪;白鹭鸟疾飞掠过,鱼群迅捷下沉,居然可以听到一片水声,这是秋天的声音吗?
稀稀疏疏,点点滴滴,此时榕树碗豆般大小的果实,一场雨,撒米于地般落了一路。
连日雨,草地白菇冒头,自生自灭,寂寥无人观赏。
日月同辉,亦是秋天景象。太阳东边升起,月亮还挂在西边天上。
网购了云南大理小哥自家蟠枣,果实肥硕,扁而圆,矮而胖,内质味道却细腻清甜,这是秋天的果实吗?
疫情不止,何时向北飞,去见见秋天的面容?或盛妆于前,或愁绪满怀。
“忽有故人心上过,回首山河已是秋”——口是心非,欲言又止,中年人的感慨与秋天亲近。
八月下旬虽然已经出伏,但广州的秋天与夏天区别并不明显。
而秋意悄然而止,些微变化还是可以体会。
比如,早晚有了凉意。太阳下山,些许凉风从江面吹来;雷阵雨多了,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情景常可见到;
终于等到台风“马鞍”,可惜雷声大雨点小,一天一夜风雨,虎头蛇尾,来去匆匆。但秋凉少许,留下“薄薄一层”秋意。
广州花城,鲜花依旧绚烂。蔬菜四季常绿,没有明显变化。只是媒体上多了一些入秋如何养生煲汤方子推荐——广州四季不分,但四季汤料却相当讲究。
老广养生,一半功夫花在煲汤汤料中。煲汤方子提醒人们:秋天已到面前。
走过联通珠江的黄埔涌,发现水清浅许多,鱼儿成群,清晰可见;白鹭鸟也多了不少,不但停在岸边、泥滩上、树上,连过涌的电缆上也停了八九十只。
鹭鸟的出现,一定与天气有关。
走向珠江,江面平静如镜。突然想到广州作家鲍十小说中谈及大海:海面波涛起伏,永远不可能镜面般平静。
但此时的珠江水面却相当平静,无一丝江风,无一点波澜。小蛮腰倒影绰绰约约。
清晨,整个江面十分宁静,只有几只鹭鸟飞过,没有舟船,桥上的行人车辆也少。城市似乎还在这个秋天的早晨沉睡。
广州的秋天,就是夏天与冬天——或者说是热季与凉季之间的一个过渡,一个界限模糊的过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愿我的心情与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首咏秋相互映衬:秋意丰沛,秋日春朝。
疫情不止,犹如天边隐约的雷声,引而不发。羊城人,隐忍克制,期待阴霾散去。
开学在即,弦歌不断。
人们依旧相互传递月饼——多么美好的字眼——提示羊城:
那个属于月亮的节日,
逶迤一路,姗姗而来。
2022-8-30广州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