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江)、小江(新丰江)汇合成槎江。 黄赞福 摄
■民国槎城镇印章 资料图
核心提示
古有“汉使乘槎寻河源”的典故,今“河源”地名,在历代河源文士的演绎下,被附会上许多浪漫故事,演绎出不少与七夕传说有关的地名、湖名。流传久远的传说,给这些地名增加了深厚内涵和浪漫想象,又产生了新的传说与故事。
河源、槎江、槎城、织女湖、浸珠湖、骊龙……顾名思义,这些地名背后,命名的古人对河源寄寓着哪些美好的愿望?
三河之源谓“河源”
南朝齐武帝永明元年(483年),龙川析置新丰、河源,从此有了“河源”地名。“河源”之得名,与河源是三河之源有关。唐朝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载:“河源,本汉龙川县之地,齐于此置河源县,以县东、北三百里有三河之源,故名也。”
哪三河之源?连平河、忠信河、新丰河。宋朝王象之《舆地纪胜》载:“新丰江在河源县北,湍碛险峻,通灌田一千一百二十顷,流五百五十里入县界,号新丰江。”
初建县的河源,疆域甚大,包括今和平、连平、新丰、龙门、博罗等县部分或大部分地区,河源东北境内,有连绵九县的九连山脉,水资源极为丰富。新丰、连平、忠信诸水汇成新丰江,其东、北之境为河源之水源地。
连平河又称连平水,发源于连平元善镇黄牛石山麓,往西南流经元善、溪山、隆街,至隆街镇塘河口汇入新丰江。连平河全长71公里,大小支流18条,流经连平县城。
忠信河源于和平县热水镇白叶嶂,南流经忠信镇,于河源郊区良田坝注入船塘河,忠信河长65公里,流域面积622平方公里。
新丰江是珠江水系东江的一条支流,在广东省中部,发源于新丰县小正镇七星岭亚婆石,流经新丰县、连平县、东源县,于河源市区汇入东江,全长163公里,集水面积为5813平方公里;因源出新丰县得名。新丰县最早属南海郡龙川县地,南齐永明元年,与河源一同从龙川析出置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循州为龙川郡,废休吉县(新丰县)并入河源县,属龙川郡。1988年1月,新丰县划归韶关市管辖。
又有一说,河源这三河之源中的新丰河,为连平大埠河,即今之大席河。查《连平县志》,该河自田源河头村与石坑西约2公里处流出县境,流入新丰县。
另外,《旧唐书》卷四十一《岭南道》中记载,“河源,隋县。循江,一名河源水,自虔州粤都县流入。”“河源”地名的由来,或亦与此有关。河源水,古时又称循江、湟水、龙江,即今东江。东江流域面积3.53万平方公里,其中约90%即3.18万平方公里在广东境内,而河源境内的东江流域面积13737平方公里,约占全市面积的87.3%。
汉使寻河源,客星犯牛女
在中国历史上,“河源”又特指黄河源。《史记·大宛列传》:“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张骞出使西域寻河源,即与此有关。《山海经》里说河出昆仑,实际上黄河之源位于青海。
晋人张华《博物志》里,曾记载了一个传说,有人乘槎至天河,遇到牛郎织女:“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齊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廓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元代袁桷《清容居士集》中有《黄河》一诗:“乘槎使者问河源,织女相逢事惘然。从此竞传天上去,不知沧海几桑田。”
因牛郎织女之传说,“河源”一词渐渐超出地理的范畴,成为一个被赋予诸多浪漫色彩的让人神往之地,最后成为河源之地名。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河源的星宿分野,正与牵牛、织女星有关。
《史记·天官书》中,按州域分野,扬州属牵牛、婺女。《汉书·地理志》载,“粤地,牵牛、婺女之分野也。”乾隆《河源县志》云:“考九州之域,唯扬州最大,广东为扬之南境,而分野家则举吴越以概扬域,又举吴越以指广东矣。”
古代天文分野,即与星次相对应的地域。分野将地上的州、诸侯国划分为十二个区域,使两者相互对应。就天而言,称为“十二分星”;在地而言,称为“十二分野”。河源正属牛女之境。《河源县志》载:“河源本古越地,分野在牛女之间。”因此汉使寻河源,乘槎犯(遇)牛女,就符合了《博物志》故事中“客星犯牛女”之说。因此,这几样传说一附会,汉使所寻之河源,就成了广东的河源。
大江小江汇流处,人称作“槎江”
汉使到天河寻访河源时,乘坐小舟而去。小舟,文雅地说,是“槎”。因为是在天河中行驶的,那便是“星槎”。河源两江交汇处的河段,就叫槎江。
现存最早的康熙《河源县志》载,槎江“在县治前,一自邑东北从龙川江而来,合蓝溪水至县治与小江合;一自邑西北连平水来绕城而过者,旧名新丰江,其水从翁源绕连平与长宁麻陂水合流,南下至邑东北,合大江环绕县治而南。”这两条河水合流之处,即名为槎江,流向归善、博罗,出虎头门,入于海。
乾隆年间河源知县陈张翼在其主持重修的《河源县志》中,对槎江有另一番描述:槎江“在下城正东门外,即大小两江汇合之处,每遇涨时,大江水黄,小江水清,一清一黄,直如江南省黄淮交汇之所,辨别分明。”附近居民,经常在槎江水涨时,以验两江水势之大小。
“槎江”之名由来已久,因龙川江、新丰江交汇处而称,因江流形势而名。惠州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李明华说,明代典籍记录多有“槎江”之称而未见“槎城”之称。河源古有“槎江书院”,以江名题书院名。
槎江,又名宝江。宝江,又指大小两江汇合相连那一段。当年曾设宝江驿。这段江名也不是随意取的,“谓之‘宝’者,因骊龙曾见于县中,故名。”
槎城镇、源城镇与源城区
旧时河源县城,也就是今天的源城区,向来被称为槎城。源城区为什么别名为“槎城”,历来众说纷纭。流传于网络和民间的说法大致有两种。一说因东江与新丰江在城东北侧汇流,形成“丫”字形江流,故称之为“丫江”,又称槎江,城便随之唤为槎城。二说因河源城建在新丰江三面环水处,两江上竹筏纵横,像一支竹筏,因故称为“槎城”,所以,槎城是“水中城”的别称。
同治《河源县志》记载,清乾隆七年(1742年)知县陈张翼与绅士乡议,改东门城楼,创建下城西门为鼓楼,并建下城东门,城楼改名东门,修筑上城东门至下城鼓楼道路、桥梁、堤岸,双城一气贯通,两城并治,统称为“槎城”。但这里也没有说明为什么叫“槎城”。
李明华说,“槎城”“槎江”的名字与“汉使乘槎寻河源”的典故有关,后此故事又延伸到天文分野中的星槎有关。因此,河源与彼昆仑河源同名,而后有“槎城”之称。“槎”非“丫”解,亦非地形象“筏”解。
自南朝齐永明元年(公元483年)析龙川地置河源县,经历代沿革,数析其地,其河源之名称相沿至今,已有1500余年。“地名别称必有其义,非仅仅以字义丽其名。”李明华说。
李明华考究了槎、河源、天河、牛郎织女的关系,他认为,“槎城”的由来,与“河源”的名字密不可分。汉使乘槎寻河源、乘槎至天河遇牛女等故事即可说明。
另一则史料则更明白地说明了河源为什么别称槎城。明代刘子延,在给李明华的先祖李焘父母所作的《寿序》里说道:“考南极三十六度,而斗牛星宿则在北极薇垣。河源有织女池、饮牛渚、濯锦梭等迹,想成形在天而北,成像在天而南,兹非人间天上欤?汉使寻河源,乘槎犯牛女,至今号为‘槎城’,良有以也!”
明代弘治辛酉(1501年)举人、邑孝廉谢宜申,曾在他的咏河源八景诗中以“槎邑”来称河源县城:“槎邑有山还有水,泰岳洞庭何必拟。神仙可居龙可潜,虽不高深亦奇尔。”
“槎城”后来作为正式地名,在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原在城、附城两个镇并为槎城镇。
1950年1月,河源全县划为6个大区、28个乡(镇)、1个镇、5个居民联组。县城区(区址城镇)辖东埔乡和城镇一、二、三、四、五居民联组。
1958年9月,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建置,全县建立8个人民公社,城镇公社为其一,辖上城、下城、上角、水上、卫星、蔬菜、五七场、知青场、下角9个生产大队,6个生产队。
1983年11月,人民公社建制撤销,原26个公社改为区(镇),387个大队调整为292个乡,设1788个村民委员会和7个居民委员会。源城设镇人民政府,区设区公所。辖上城、下城、上角、下角、卫星、环城、水上7个居民委员会。
1988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辖源城区、郊区、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同年,省人民政府明确源城区管辖原河源县的源城、东埔、埔前3个镇,源城区人民政府驻原河源县人民政府所在地。
1997年1月21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源城区源城镇、东埔镇建制,设立源南镇和上城、新江、东埔、源西4个街道办事处。
织女池与浸珠湖
正因为河源乃三河之源头,古人在取地名的时候,注意到槎(舟船,取星槎之义)、河源、天河、牛郎织女的关系,因此,源城区旧有地名“织女池”“饮牛渚”“濯锦梭”等。
“织女池”在河源学宫西边,今源城中山公园附近。“清泉一鉴漾城隈,传是天孙浴茧池。日影波纹浮锦绣,风吹堤草弄机丝。”潭中有鱼,时或跃出。清康熙年间,邑人邝成祺在其诗作中描述的织女池,仍是深潭碧波,鱼跃云开。河源人、含山县(今属安徽省马鞍山市)知县江辅有河源十二景诗,中有《织池漾月》:“天机地轴结灵仰,绿水清波景自幽。织女经纶推锦绣,嫦娥飘桂异香浮。”但到了乾隆年间,仅存草塘。到了现在,织女池早已不存在。
在古人的认知和笔下,河源的织女湖与浸珠湖是相辅相成的,与河源城的风水息息相关。乾隆年间河源知县陈张翼在其诗《龙庙风帆》中,将河源几处风水关键都写上了:“浸珠湖里识龙蟠,锁钥江门燕子寒。花信动时梭织水,云旗翻处濯飞湍。”
浸珠湖,在城南石峡附近,有活水注入,阮元在道光《广东通志》称此湖“四时不竭”。该湖又作“湛珠湖”,在粤语中,浸、湛同音,同治《河源县志》与《大清一统志》均写作“湛珠湖”。在风水家看来,河源山龙脉由此过峡,名“双龙夹脉”,又曰“养龙池”,两池相并,一清一浊,其形俱圆。明万历年间,新城(上城)建好,邑人迁入。新县治“坐桂山,迎织女池,位既得中,向又甚正,山泽通气而骊龙始吐其珠”,预兆着河源将出人才。乾隆《河源县志》称,相传龙吐珠于浸珠湖。湖形狭小,泉甚深,大旱不涸,到乾隆年间,仍存两湖,祷雨必应。
同治《河源县志》云:“桂山骊珠见,则人才出。”县志中解释,进行科举考试的那一年,在考试前几个月,也就是5、6、7月间,如果有光见于桂山,或者梧桐山,望过去,那光就像骊珠一样,圆圆的一片,大者如镜,小者如弹丸。这一年,就必定有河源读书人取得进士功名。
这骊珠平日藏在哪里呢?古人云:“骊龙之珠,必沉紫泉之里。”因此,“泉甚深”的浸珠湖,就成了最好的藏珠之所。因而,槎江又称宝江,其宝便是骊龙与骊珠。明代李焘将浸珠湖又改称吐珠泉,“疑是虞廷投此谷,应知周室兆多才”,期盼河源能多出人才,振兴河源。
这附丽在河源城邑、山川湖泊道路之名背后的种种浪漫故事与传说,寄予着前人对乡土的热爱,对家乡风调雨顺、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祝愿,和对后世河源多出人才的深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