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策划的画展《书卷气》主题一如既往,具有品质与当下性。何谓“书卷气”,与文人画与岭南画派与广东文化有何关系?不同时空语境下,有不同解读。
丰富而有意义的画展,一边是大小幅画作,一边是学术思考与探讨——
岭南画派,广东经济大省,尤其需要书卷气。这股“书卷气”与岭南与广东具有特殊意义。
市场化时代、碎片化时代,尤需倡导这股气:学养人格境界如何与画技贯通,如何与“书卷气”一脉相承,是画展探讨的学术目标之一。
广东要想走得远,文化积累、积淀、建设均需要“书卷气”。
话题可大可小,可具体入微,又可恢宏开阔。
画展开场第一幅为广东美协新任主席林蓝的《山竹》,累累硕果,色彩丰富,岭南佳果,跃然纸上。
郭莽园老师,八旬老者,德高望重,功力深厚,创作甚勤:《田园殷勤》、红毛丹加两只小鸡,线条笔墨相当老到,是中国文人画“书卷气”的典型代表;
《灿若鳞编》,郭老取名充满情趣,画面灿烂。四尾金鱼在下,上有花枝,花朵点染若鱼鳞层层叠叠,布满整个画面:生意盎然,趣味横生。
林海钟的《清波玩月》颇具古风,画均小幅却以小见大——铺开山水境界:山间水边古树,有猿成群,上下翻滚,画风诙谐;
《月夜看潮》,古树盘根错结,上有一猿,题字“半夜起看潮上月,万山中有一猿啼”——看来林画家对猿颇为青睐,古风荡漾着生机。
怀一的《暑窗补虫之一》,寥寥几笔枝条,一蝉悬其上,蝉翼透亮,用笔细腻,栩栩如生;之二之三之四,均以虫为主角,甚至书法占一半篇幅,另一半画一飞蛾,活跃生动。怀一之名,联想禅意,引动遐想。
画家方向的《农忙》,耕者于田,当代生活气息弥漫;《假日》在山村水边,古亭飞檐,游人如织,欢乐和谐。
广州美院教授张东的《驻鹤亭》、《西樵喷雪》、《鸢飞鱼跃》均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喜欢的题材,古风中透露书卷气息。
画展开幕,观摩之后是研讨。画家通过线条、色彩、构图去接近“书卷气”;理论家则将“书卷气”作为一个概念、一个词语、一个堡垒,从不同的路径进入。将其撕开、拆解、缝合、重组。
此时画家与理论家会师,合为一军,跋山涉水,共同寻找岭南美术的发展路径。
书卷气要“养”要“扬”,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书里智慧跨越千年:气贯长虹,文脉相承。
“书卷气”三字后面有抱负,有思想,有复杂内涵,有不同指向,有百感交集。
但无论如何,文化底蕴,文化承传,文化自信,当下都要大力倡导,需要勤勉建设。
岭南文化从唐宋至明清不断提升,直至近代崛起,来自中华民族历史深处的“书卷气”不断由北而南弥漫生发。
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画展《书卷气》,即是当下呈现:勃勃生机,源远流长。
2022-8-7广州羊晚艺术研究院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