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策划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骁鹏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黄翔宇 陈骁鹏
步入2020年,“惠州”一名出现在中国行政建制里刚好一千年。 “惠州”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背后有何故事?值此更名千年之际,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年逾七旬的惠州市政府文化顾问、本土文史专家何志成,请他从文史研究的角度来解读惠州的千年变化。
“惠州人骨子里就有雄武气魄!”何志成说,惠州在隋唐时代就已是粤东重镇,古有“岭东雄郡”之誉。“正是由于惠州在历史上的地位以及军事文化方面的成就,才养成了惠州人雄武开放的性格特征。”
“惠州”得名或源于口误
北宋初年之前,惠州称祯州。宋朝第四个皇帝宋仁宗赵祯登基,为避其讳,户部命祯州更名。
古时州县,大多以当地山川命名。当时以循江(今东江)命名的循州,已给了龙川,故祯州更名时只好用淮水(今西枝江)命名。今西枝江在隋朝之前,是怀安县的主要水道,流经怀安山下,古称“怀水”,后又谐称“淮水”。
淮水之滨的城市怎么叫“惠州”?何志成说,这在历史传说中,竟然来自一场误会。
何志成说,当时的祯州知州是个外地人,当地人称“淮水”,而在祯州知州的口音里就成了“惠水”。祯州本要更名为“淮州”,却误用“惠州”上报户部了。
就这样,“惠州”一名在北宋天禧四年(1020年)出现在了中国州县行列中,一直沿用至今。
近千年发展变化“天翻地覆”
“惠州更名以来的这一千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何志成说,宋代以后中国经济文化重心南移,陈称出任惠州太守时整治西湖,使惠州居民皆从西湖中取得“蒲鱼之利”,所以当时称西湖为“丰湖”。
“陈称又在今麦地一带引进北方种植技术,教民种植小麦得以成功。”何志成说,宋代以前的惠州,农户养不起猪,百姓吃羊肉居多。西湖开发以后,大量生长的水生蒲菜被用于养猪,猪肉逐渐代替羊肉。
经济的发展促进文化、技术的发展。所以也是从宋代开始,惠州的造桥技术、酿酒技术等也开始快速发展。
“这种变化在文化方面表现最突出。”何志成说,唐代惠州地区只出了3名进士,而宋代和明代分别出了54名和45名进士,说明千年前这个节点以来,惠州开始大力发展教育,兴建书院,为惠州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交通方面,宋代开辟和整理了两条粤东古驿道:惠州沿海通往汕尾、潮汕的称下路;沿东江而上到龙川,翻过大巾帽山到潮汕的称上路。“不能说这些都是惠州改名的结果,但确实都是宋朝之后的发展成果。”何志成说。
隋唐时奠定“岭东雄郡”地位
“惠州人没有理由不自信!”何志成说,早在隋唐时期,惠州就与广州、桂州(今桂林)一起,成了岭南地区最重要的三个总管府。“这奠定了岭东雄郡的历史地位,并逐渐被人们认同。”
何志成认为,惠州人民骨子里的“雄武”气魄,与历史文化是分不开的,正是由于惠州在历史上的地位以及军事文化方面的成就,才养成了惠州人民雄武开放的性格特征。
【人物画像】
自谦是“野路子”的文史专家
“我是‘野路子’文史出身!”甫一见面,何志成便如此谦虚地对记者说。他出生于1947年,世居惠州市上塘街。上塘街是惠州城区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晚清民国先后出了三位将军、三位富商,何的祖父即为其中一位著名富商。从晚清一夜暴富,至民国彻底破落,其祖上的经历与惠州近代史息息相关。他由此与文史研究结下不解之缘,数十年研究惠州历史,成果丰硕。
读私塾时对文史产生兴趣
“到我父亲这一代,家道已经完全中落,我父亲做过很多营生,没什么体面的工作。可他十分重视家庭教育,我6岁那年,就被送进私塾读书。当时接受的启蒙教育,很多都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这让我对文史产生了兴趣。”何志成说,就这样,他与文史结缘了。
何志成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公开发表文章是在2000年,刊登在《惠州日报》上。当时是在文史专栏里写了一篇回忆当年上私塾的文章。
“我那篇文章还遭到了质疑。有读者说新中国成立以后惠州基本上没有私塾了,说我在造假。”后来,何志成找到当年私塾先生的亲属为其作证,才化解了那桩误会。
这件事也提醒他,写文章、做研究一定要有证据,每个观点和结论都要力求做到有理有据、真实可信。
给惠州带来十万字历史补充
为何热衷于研究惠州文史?何志成说,1982年,惠州出版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本地方史志《惠州史稿》,在8万字的书里,有大约5万字都在讲述近代史。“从秦到清,几千年历史中的惠州,竟寥寥3万字就带过了!”为此,何志成立志要做惠州史研究,“总要为后人留下点什么”。
从2000年开始,何志成陆续把他多年来的研究成果转化成文字。2006年,在惠州市老领导徐志达组织带领下,与地方学者吴定球一起,三人合著了一部历史专著《惠州文化教育源流》,理顺了惠州历史和文脉。该书40万字,于2008年出版,并荣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接着,他又与徐志达、吴定球诸同仁纂辑了《惠州文征》上、中、下、外四编(共约300万字)和《康熙惠州西湖志》、《惠州近代百年图录》等。另外,他还为《惠州市文化经典丛书》点校了清代光绪版《惠州府志》,约110万字。
“研究地方史不容易!”何志成说,以前惠州明代之前的历史有缺失,据《宋史》记载,惠州本地最早的地方志是南宋时期的《惠阳志》,可在宋末元初时被损毁了。为此他看了很多书,包括正史、野史、民国《中华史》等,从很多非惠州的书里找出与惠州有关的内容,一句一段摘录下来。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他为惠州补充了约十万多字明朝以前的历史资料。
因痴迷文史研究放弃出国
为了文史研究,他还放弃了出国的机会。年轻时当知青下乡,回城后在惠州市供销社工作,从业务员做起,当过采购员、副经理等。1983年,何志成担任惠州市糖烟酒公司副经理。当时他岳父母在英国定居,提议让他一家人移民英国。当时的何志成,一来觉得自己不会英文怕生活不习惯,二来当时他正痴迷于历史研究,不愿离开惠州。
此后,他一直留在惠州,做了40年的地方文史研究。
为何热衷于研究文史?对此何志成解释,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曾在晚年时用“阐旧邦以辅新命”来总结自己一生的学术活动。“旧邦”指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新命”是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何志成极为认同冯友兰的话:“时代在变化发展,先进向上的思想应该被继承发扬下去。”
何志成说,他这么多年一直专注惠州的历史文化研究,就是希望让今天有所借鉴,能够取长补短,借以推动惠州更好地发展。
遗憾还缺一本《惠州通史》
在惠州历史上,惠州籍的诗人或寓居惠州的诗人,留下的诗作有数万篇。所以何志成觉得,有必要做一本《惠州诗综》,将惠州的诗词都统计收录下来,以供传世。
另外,惠州地区虽然有府志县志,他本人也参与编写了《惠州文化教育源流》、《惠州文征》等著作,但仍缺少一本全面综合性的《惠州通史》。
“我老了,时间和精力都不够,许多工作做不了了。”何志成说,他希望这些工作有后人能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