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广州的洪拳,其尚武精神一以贯之,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大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洪拳武者崇尚的最高境界正是保家卫国。
醒狮、粤剧、社学哺育了洪拳,武德亦熏陶了一代代洪拳人,白云村民自古多骁勇之士。正所谓武艺高强人胆大,当英国侵略者入侵广州时,洪拳第三代、第四代弟子组织洪拳丁勇,组成三元里抗英义勇主力军,维护祖国和民族的利益,树立了洪拳人守护家园、抵御外侮的不朽丰碑。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展出的画作,反映了103乡义勇在三元里古庙会盟的场景。(摄影:庄小龙)
三元里抗英斗争打响 103乡义勇成立“平英团”
鲜为人知的是,三元里抗英斗争打响后仅一天,方圆数十公里的103乡义勇齐聚三元里,纷纷摩拳擦掌,成立“平英团”。三元里村中,数百洪拳子弟就地参与“平英团”。白云区东平村沙梨园东平公社、西湖社学属下17乡义勇一起奔赴三元里参加战斗;和风社学、通风社学、升平社学等约定守望相助、互相策应、共同御敌,书写了广州版的“桃园三结义”。
周春、甘先、冯觐锋被称为洪拳三杰,分居于龙归镇南村、鸦湖乡岗尾村、同升乡竹料村,三人不约而同组织义勇,保护家园。当其时,冯觐锋发动同升社学洪拳成员以及竹料村义勇800多人,抄起兵器,义无反顾奔赴三元里抗英。
在1841年5月30日的战斗中,唐夏乡(今白云区棠下村)的洪拳大师颜浩长一马当先,率领乡众冒雨追击,刀劈英军少校毕霞,杀死英军少校军需官等数人,为乡民交口称赞。当时他年仅20多岁,臂力过人,桥马雄迈,一臂“定桥”,能挂三壮夫,人称“定拳长”,有“定拳长杀番鬼——食完一口烟都唔迟”的歇后语流传至今。
甘先则手持大棒,挺身而出,身先士卒,带领鸦湖等地的义勇杀向牛栏岗,他英勇善战,指挥鸦湖乡义勇队,与各乡抗英义勇密切配合,大败英军头子义律、马礼逊率领的援兵。自此,“城北少年甘先”被人们传颂,至今尚有民歌流传:“久闻甘先好名声,佛岭市上扎大营。讲起当年打番鬼,英雄队里最年轻。”
可刺可钩可砍可劈的钩镰枪 进行跨越180年时空的对话
迄今,竹料墟的聚英武馆内陈列着50多件当年古兵器,均系冯觐锋组织义勇参加三元里抗英斗争后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物。在一把把大钯、牛角钯、镰钯、方钯、虎叉等兵器里,广州非遗洪拳代表性传承人冯亦慧随手拿起一柄顶端插有尖刃并带有利钩的兵器。这柄兵器顶部已有锈迹,此时握在冯亦慧手中,似乎正在进行跨越180多年的时空对话。
“这把钩镰枪,正是我高祖冯觐锋当年抗英时使用的兵器。古时候战马都是穿盔甲的,钩镰枪前面这个弯钩就是用来钩砍马蹄的。这柄枪可刺、可钩、可砍、可劈。当时抵抗英军战斗正酣,我高祖拿着这柄钩镰枪,钩住了英军指挥官伯拉特少校的衣领,将衣服从衣领撕开到袖口。”在战斗中,同升乡勇战功卓著,获赠“至诚不息”牌匾。
碧空广阔浩气扬。当年参与抗英的103乡义勇现在已没有具体准确的名单。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负责人梁慕瑜称,牛栏岗一役,抗英义勇有20余人牺牲,后来在牛栏岗修建“义勇祠”,上面记录了22个烈士的姓名及籍贯。记者梳理一下,烈士来自三元里周边的张村、望岗、环溪、彭边、龙湖、萧岗、石马、南村、园下田、黄边、峻岗、龚边、大圃等地,此外还有南海泮塘、顺德等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元古庙成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位列“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编号第一号,故被称为“国保一号”。
清末民初救亡图存 白云乡村多授洪拳
三元里抗英斗争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广州城乡的“街约”“社学”纷纷组织团练、义勇,白云区周边村民掀起了洪拳热,村村有拳师。守护家园的爱国精神或成为家训,或出现在村规民约中。白云区钟落潭镇白沙村杨氏族人一直恪守忠、勇、孝、敬、勤、俭、仁、义、礼、智、信的祖训,杨氏大宗祠祠堂正门的一副对联曰:“胸怀祖国育英才汗水催成千树绿,放眼乾坤为志士甘霖浇灌万花红。”
习洪拳往往让人在练就一身功夫之外,还养成了一身正气。三元里村今年80多岁的村民李炳炎回忆,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他刚上小学,村里东西南北都有武馆。村中大人下田干完活后,往往聚到武馆里练拳,父传子、哥教弟成风。其父就在西约武馆练洪拳,幼年时的李炳炎常常跟着去学,打下了扎实的洪拳基础。如今80多岁了,他施展的洪拳依然拳拳到肉,虎虎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