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庆坊(来源:广州日报)
足迹地点·永庆坊
记者近日回访了牙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民辉和粤剧艺术博物馆馆长马楠。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他们对文明传承、文化延续有了新的体会与心得。
12个非遗大师工作室开进永庆坊
“三雕”即玉雕、牙雕、木雕,“一彩”和“一绣”指广州彩瓷和广绣,它们都是广东传统手工技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张民辉介绍,2020年8月,永庆坊建立全市首个非遗街区,陆续有12个非遗大师工作室进驻,张民辉的工作室就是其一。
“我们按市文广旅局的要求,举办了106场牙雕技艺体验课程,参加人数达582人次,学员们的年龄段从4岁半孩童到退休人员不等。”张民辉说,非遗文化项目本来就是从民间而来,现在又回到了有烟火气的老城区。在这里,广绣、广彩、饼印、醒狮、箫笛、榄雕、古琴等非遗体验课程比比皆是,不但能让市民游客对非遗文化从认识到喜爱,也让非遗街区不单单是购物游览的打卡点,更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课堂。
2022年,广州进一步加大对历史街区、非遗文化的保护力度。其中,《荔湾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让张民辉备受鼓舞:“不仅对牙雕技艺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直接有力的推动作用,还可以推动牙雕技艺进校园、进社区,更大范围地宣传它的魅力。”
越来越多孩子成为粤剧小小代言人
“这三年多来,一共有160多万观众走进我们博物馆,最高单日接待10245人次。”马楠介绍,粤剧艺术博物馆在收藏研究、展览展示、公共服务、社会教育、展演交流等方面不断提升,成为弘扬粤剧艺术和岭南文化的重要窗口。
博物馆还设计开发了行当描绘、行头制作、脸谱绘制、粤韵剪纸、节俗活动以及粤剧研学体验等教育活动,面向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定期开放,寓教于乐,引导参与者在体验中加深对粤剧及地方历史文化的认识,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
2017年,博物馆成立少儿粤剧传承基地,近年来,基地积极开展普及传承活动,与戏曲专职院校、中小学共建“生源培训基地”,面向青少年开展粤剧培训。据统计,先后有500多人参加了粤剧基本理论、基本功和折子戏排演的学习,并在全国小梅花大赛、广东省小梅花大赛等多项赛事中屡获殊荣,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粤剧的小小代言人、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