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静下来的时候,沉实腼腆,温良可恭,胸前挂着一部尼康牌照相机,虚心好学,谈吐文雅,一旦发现眼前值得一拍时,立即利索地打开镜头,奔前走后,仰高俯低,掌握时机,准确对焦,瞬间嚓咔声声,便把美好的一刻留下来,演绎出一个个稍纵即逝的故事。他就是被龙江镇企事业单位员工、中小学校师生众人美誉为“摄影大师”的李海廉。
一、留住新时期顺德龙江美好的瞬间
李海廉,原籍肇庆市德庆县官圩镇金西村人,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郁南县完成师范中师学业后,于1993年春奔赴珠三角水乡寻梦,先到顺德龙江镇中心小学任美术教师,后又进修中国书法、美术、摄影函授以及中央党校函授本科等课程,2002至2006年调任龙江镇政府干事、还受聘为《顺德报》特约摄影记者、佛山传媒龙江电视站记者、佛山家博城专职摄影师。后来辞退公职,自主创业,建立摄影艺术工作室,现任顺德龙江文瀚文具书店总经理。
李海亷由于有其坚实的美术基础,有深入生活的创作灵感,眼光敏锐、触觉前卫。多年来,他的镜头拍下了“龙家展”的历届展会盛况、新世纪农业园的翠绿美景、龙江文化广场各项精彩活动、龙江各大楼盘的抜地而起、龙江集约办学的现代新貌、以及近年村改工业园振兴乡村头等大事;还有颐乐园的欢笑、紫云阁的虔诚以及众多民生、民情等照片,这些有着浓郁时代特色和浓厚乡土风情的镜头,如诗似画。正如他在《李海亷摄影作品集》中自我介绍云:
“我把镜头对准龙江,源于对这片土地的热爱,龙江已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勤奋也必不可少”。
李海廉对我说:拍摄始于爱好,后发展追求完美,我不断购置照相器材,从第一部两兄弟共用的“海鸥”双卡式开始,到第二部自用的单反海鸥DF200,至现在用尼康D850,先后更新“长枪短炮”照相机十多部,照片剪辑、贮存用的配置电脑六台、U盘十多个。拍摄保存龙江照片近二十万幅,见证顺德龙江镇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历程。
值得可喜的是,六月二日《羊城晚报》以(大美岭南) 以佛山顺德龙江为专题栏目,让李海廉作为:(羊城拍客),采用了他拍摄的十二幅照片,对于“今日龙江”摄影作品,给予较高评价:
认为李海廉拍摄的龙江作品,充分表现“与水为伴、枕水而眠”之美景,薄雾萦绕的龙江也沾染上了尘世的气息,都市与自然融合,繁华与宁静相依,恍惚间,宛如镶嵌在珠江三角洲上的一颗耀眼明珠。
龙江河畔的凤凰木绽放出一簇簇,一团团火焰似的花朵,像浴火凤凰在凌空飞舞,映红了南坑的一枝一叶。人置身于此,只觉得精神振奋,心潮澎湃,与凤凰花一齐在燃烧。
“行走在滩圩上,甘竹滩在晚霞映照下镀上一层薄纱,静静等待着归来的渔舟。江面斑斓的彩灯次第闪动起来,一呼一吸,美得出神入化,仿佛在山水间徜徉”。
今日龙江
龙山苏鳌公园
凤凰花如火凤凰凌空飞舞
南坑一埠凤凰花下喂鱼忙
左滩甘竹溪上
龙江北江大坝桥下
夕照下的甘竹滩
渔舟唱晚——甘竹滩上
甘竹夜色
早出晚归——左滩
左滩甘竹溪上小渔村晒鱼干
繁华热闹的龙江镇夜色
二、摄影作品屡获各级奖项
李海廉最早在顺德龙江镇中心小学,当美术书法摄影教师时,他就悉心向学生们传授技艺,曾指导小学生钟思敏创作《夕照》作品,参加第六届“金球杯”全国少年美术、书法、摄影大赛,获得最高奖项“钻石奖",他自己也被授予“优秀辅导员”称号,荣获“优秀园丁奖”。
他自己摄影的作品荣获区、县级以上第一幅奖项,就是这幅《夜色飘香》照片:
此摄影作品,于1998年荣获顺德第九届“神采杯”青少年文艺创作大赛金奖,并参加2000 年由国家文化部主办的“首届世界华人艺术展”获铜奖,编入结集出书。
李海廉的不少摄影作品,曾在专业报刊:《中国摄影报》《大众摄影》《人民画报》《广东摄影指南》等报刊上刊登。
多年来,李海廉的摄影作品多次荣获区、县级以上奖项,数不胜数,约两百多幅。
其中有:1998年顺德首届“环保杯”摄影比赛《美在稚心》荣获一等奖,
2000年顺德“信合杯”迎千禧摄影比赛《信社新形象》荣获优秀奖,
2001年第五届花博会“花的世界,世界的花”现场摄影大赛《花卉盛事》荣获一等奖,
中国首届“天下洞庭·端午源头”国际摄影大展,他的《花海人潮》参加“世纪之花”全国摄影大赛获得了优秀奖。
最引人注目在摄影界中起震动效应的是这幅《待发》:
顺德龙江在新千年后的国庆节,连年举办几届全国五人龙舟赛事,2006年李海廉就在放龙地的龙江大灞新二桥,拍下了此赛前放龙的壮观场面,此作品于2007年参加广东省第八届摄影展获得优秀奖,入选《2007年全国摄影艺术作品画册》,于2009年入选澳门第十六届国际展览赛及2009年卷的《中国摄影艺术年鉴》。
李海廉在摄影活动中,跟随镇、区、省市乃至国家的领导与龙江的企业家们,去过祖国的大江南北,参加了无数的招商引资、调研考察等活动,用镜头见证了龙江经济的发展。
2000年4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迟浩田与时任广东省省长卢瑞华等考察龙江,李海廉抓拍到了一个经典瞬间,历史的一刻,用镜头定格成了永恒的画面。李海廉说,从此龙江镇大大小小的活动,基本都是他负责拍照。
2010年1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创新大会上,李海廉任首席摄影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以及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等重要场地和活动中,都有李海廉记录的瞬间。
李海廉用镜头大量记录了顺德龙江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收藏了一张张珍贵照片,是新时代社会变革经济腾飞的有力见证。其不辞劳苦的敬业精神,受到各界称赞。他辞去公职后,更全情投入摄影美术创作工作中,根据
龙江庞大的家具企业群发展的优势,创办了自己的广告公司,专为企业摄 影产品广告。
他通过艰苦磨炼,不懈努力、学习实践,终于找到了被社会认可的位置。曾被选为龙江镇第六、第七届摄影协会会长,现任顺德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并入籍龙江,与龙江镇西溪村一姑娘结婚,买车买楼,置业安家,成为顺德龙江新市民。他感慨地说:
“顺德龙江,是让有志者施展才华的好地方”。
李海廉近三百幅的摄影获奖作品,引起了当地龙江镇政府的重视,于2020年秋,以《光影瞬间》为书名,与卢兴强的《龙江乡音》以及几位文化人所著的书籍一起,统一由龙江镇政府出资编辑成《龙江文化丛书》出版,并由暨南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刘正刚教授为《龙江文化丛书》写序:《讲好龙江故事》
三、沟通顺德龙江与德庆家乡的联系
李海廉虽然落籍顺德龙江成为新市民,但他对养育自己成长的家乡,乡愁缭绕,怀念恩深。对处于交通暂不通畅经济后发的粤西德庆,常思索如何学习珠三角的先进经验,把在顺德龙江的多年经历体会,带回家乡,让乡亲们感受改革开放前沿的先进理念。从2014年起,他连续几年,利用自己摄影协会的位置与文联关系等机会,亲自多次发动、策划顺德龙江与德庆家乡两地的文化联谊,沟通交流,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增长友谊。
拍摄全家福留影,是平常百姓家喜闻乐见之事,李海廉发现故乡不少户人家却没有拍摄过。他就利用春节期间家庭团聚的日子,为全村乡亲各户都拍了全家福底片,回顺德龙江一一装裱好相框后,与龙江镇企业家、退休人员一起,开展德庆县官圩镇金西村送福扶贫活动时,集中送回乡亲手上。
特别是为支持家乡的学校文体设施添置,以及节日对学生开展慰问等,李海廉发动佛山市家具行业协会骏业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左贵贤女企业家,率队赴德庆县官圩镇金西小学,开展对学校的捐赠帮扶活动。
李海廉发动企业家支持德庆贫困山区学校的义举,引起顺德龙江镇有关部门的关注重视,后由镇文联牵头,组织龙江文化艺术界、青年企业家赴德庆,对德庆县教育局、共青团德庆委员会,开展支教助学交流联谊。
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由龙江镇几位青年企业家谭学忠、張智超、刘基贤、谭沃强等联手,向德庆县慈善机构,捐赠二十万元,支持德庆县十位贫困大学生,每位每年助学伍仟元,连续四年完成就读大学的学业。
在李海廉牵线搭桥下,德庆县统战部、教育局、共青团、文化部门等,组团到顺德龙江镇参观交流学习,李海廉成为两地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文章作者:卢兴强 摄影照片:李海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