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说岭南】江冰 | 岭南高州:古风犹存,淡定宁静驻立粤西
  • 来源:云上岭南
  • 作者:江冰
  • 发表时间:2022-02-08 10:38

今天高州,最显眼的就是冼夫人庙。庙前有一大湖,古称冼园,今为潘州公园。湖边古树参天,百年老榕最为醒目。湖之东岸有一排乔木,入眼不凡,仰望枝叶类似南美异木棉,但躯干更为粗壮高大,端的是孔武有力,挺拔卓越。

冼夫人和辑百越,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冼夫人巡视海南,带回特有之海南红棉树种遍植高凉各地。冼园内这一片海南红棉树,百姓称之“南天林”。

南天林犹如古代武士护卫着面前湖中的小小相思岛——传说是冯冼定情之地。古榕树如蓬如伞巨大树冠下,护着一块玲珑的相思石。

遥想当年,深谋远虑的高凉郡冯太守,说合俚人守领冼家女儿冼英,与其儿子成婚。英俊少年公子与俚族少女首领在此见面,成就汉俚和亲一段佳话,换来粤西一方上百年安宁祥和。

冼冯也被当地百姓誉为“和合神”,他们经常撮合青年人的婚姻。千百年来,此湖中小岛成了恋人徘徊之地。到此定情婚姻,白头偕老,百年和好。

潘州公园也是高州城市中心,冼夫人庙一侧为市政府与人民会堂,当年“三个代表”理论就在此会堂发布。所以,高州名片排第一的就是“三个代表发源地”。

冼夫人广场正在扩建,其一头又联结民国骑楼街,走在古旧老街上,可以遥见高州当年亦是商贸繁华之地,只是现代以来随着湛江与茂名两座海滨城市崛起而不断边缘化了。

寂寥无名,几无声响;除了那一年“三个代表”,意外搏得天下一时青睐,但也仅仅是“一时”;唯有“水果之乡”,古荔美名长远。

加上冼夫人,高州有三张名片:“三个代表”发源地;冼夫人执政地;古荔之乡。

传统农耕家风犹存,重人伦,重孝道,重读书。年轻学子踊跃,至少粤西一片,不时领先。有高考状元者,当地牵一头壮牛送到校园:乡情浓浓,古风依然。

高州外地人很少,市区人口稳定。比如,兰州拉面原在市区开了五六家,最后只剩一家。我去吃一碗牛肉拉面,回族主人马先生很高兴地说:我是他新年第一位食客。

问他生意如何?他说:其他人都回甘肃了,只有他坚持下来。这里几乎没有北方人,他们口味是广府加当地特色——口味相当清淡,我做菜下面半年才习惯;放一点胡椒粉,他们都跳脚说:辣辣辣!

由此可见,高州的人民安居乐业,少有外来人口来影响他们的口味。“牛腩粉猪杂粉白粥捞粉”,他们似乎永远的广告牌。

而春节更可见传统习俗的留存,比如,市区家家必贴春联与利是;乡村更有祭祀程序,拜天拜地拜祖先,一个都不能少。

明代进士吴国伦任高州知府期间,打击倭寇,振兴经济,繁荣文化,政绩载入史册。他创办了“南岳书院”(高州中学前身),藏书曾达二万册。

他的《高州杂咏》流传至今:“粤南天欲尽,风气迥难持。一日更裘葛,三家杂汉夷。鬼符书辟瘴,蛮鼓奏登陴。遥夜西归梦,惟应海月知。”

此诗可见高州风土人情殊异中原。尽管俚僚字眼在唐典籍中逐渐消失,但汉化程度远不如知府吴国伦的老家湖北。

俚僚文化底色尚在,加之地处偏僻,中原文化进入较晚,故,地方特色明显。好处又在于:一层自身底色,又兼容多元文化,恰巧成了传统原色的存留处。

或许,这也是高州独特文化魅力所在吧?

山城高州,高凉故郡。曾经的粤西俚人僚人文化中心,曾经的高凉郡首府,历经千年风云,沧海桑田。如今古风犹存,云淡风轻,淡定宁静地驻立在粤西鉴江之畔。。

2021-2 广东茂名高州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等。

相关稿件
粤ICP备2023008654号-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