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说岭南】江冰 |《白蛇传•情》:粤剧对新岭南文化的特殊贡献
  • 来源:云上岭南
  • 发表时间:2021-11-25 10:47

编者按

至7月31日,豆瓣给出《白蛇传·情》的评价是8.2分,比票房前三部都要高。作为戏剧电影的《白蛇传·情》,取得如此不俗评价,并不仅仅是中国人熟悉的经典故事,其中值得探究的地方甚多。但正如江冰教授在本文所指出:“中华经典,传统粤剧,戏曲电影创新——三级跳跃,三层转换”,可能是我们对传统优秀文化继承和创新,达致更优解读与传播的手段之一。

“纵是千年,你未走远。哪天佛陀花开,你我再见”。誉为中国四大古代民间爱情传说之一《白蛇传》,被广东粤剧院改编为戏曲电影。

观后惊奇有二:粤剧如此优美;电影艺术手段再现如诗如画江南,电影画面极致唯美,幅幅皆为中国水墨画,衬托出千古传颂不朽爱情。

“相约花城广州塔,潮撑粤剧电影《白蛇传•情》”明星空中观影礼活动在广州塔金逸影城举行。广州市原市长黎子流,《白蛇传•情》出品人兼主演曾小敏、粤港澳青年戏剧协会会长李卉茵等出席观影礼现场活动。

黎市长年已九十,依然步履矫健 ;“得就得,唔得返顺德”,二十多年前,时任广州市市长的黎子流在改善民生用问题时,霸气立下“军令状”,此粤语已成广州市民美谈。

曾小敏,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现任广东粤剧院党委书记、院长。2019年荣获第十六届文华表演奖。2021年5月,其主演中国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上映,饰演白素贞。为新一代粤剧领军人,她风姿绰约,台下不输影幕——时尚大气,端庄美丽。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充分利用电影舞美技术,再现西湖美景,盗仙草与水漫金山,电影特技逼真,惊心动魄,感人肺腑,滔天大水与施展法术抓人眼球。既满足现代观众观影愿望,又不失传统戏曲本色。

虚实相间,亦真亦幻,戏曲艺术与电影艺术以及现代技术不断联结,碰撞交流,产生别一番艺术魅力。其间可圈可点处甚多,探索创新随处可见。

白娘子与许仙唱腔、身段、群舞等美仑美奂,台词唱词快捷推进情节,完全突破了舞台局限。若不是字幕打出第几折,观众已然忽略,真正被剧情与真挚表演抓住。

所以,我建议删去第几折的字幕。在观众熟悉的古代经典面前,是否属于粤剧已退居其次,人们感动的是整个电影作品——整体的作品,而非原有的戏曲舞台。忘却的或许是舞台,赢得的却是天下人对古代经典的由衷致敬。

还值得一说的是,没有简单化脸谱化地描写法海,他虽维护天规阻止白娘子,却也承认爱情;尤其是众小和尚被许仙真情感动,放他一条生路。这些对立面人物展示,也从另一个侧面衬托出白娘子与许仙真挚爱情,突出一个“情”字。

不由地想起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所言:“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白娘子与许仙恰是“情之至也”,因情而生,为情而争:恋少年、盗仙草、漫金山,千年仙修,抵不上一个“情”字。

目前,该影片总票房已突破2000万,成功登顶中国影史戏曲电影票房榜榜首。更为难得的是,得到年轻观众喜爱,堪称粤剧界一次成功“破圈”。

《白蛇传•情》,粤剧走向电影的成功探索,其中传统戏曲如何借新媒体提升传播力,如何以现代时尚表达走近年轻观众,如何召唤出中华民族每一代人的集体意识,均有探索创新之意义。

细细想来,《白蛇传》从唐代至明代,创作年度跨越好几百年,从民间传说到文人确立,从草根口口相传到精英逐步精典化,文本的确是中华民族集体创作的结晶。

而粤剧搬上舞台并转而电影,既是向中华文化资源汲取,亦是新岭南文化的一次推动,倘若放到粤港澳大湾区视野,其意义更为深远。

一幅墨淡意深的江南画,一首粤人书写的抒情诗,一次新岭南文化的新举动。中华经典,传统粤剧,戏曲电影创新——三级跳跃,三层转换,兜兜转转,奔赴新地。其中甘苦,寸心可知。

祝贺新作品,期待好前景。

2021年7月18日  广州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等。 

相关稿件
粤B2-2004014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