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古建筑赏析:凌氏宗祠

来源:广州学习平台  发表时间:2021-02-23 14:46
广州学习平台    2021-02-23

凌氏宗祠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街深井社区丛桂西街3号,始建于明末,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重建,同治元年(1862)修葺。

凌氏宗祠坐西朝东,面阔三间14.63米,深三进39.54米,建筑占地总面积578.47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船脊,碌灰筒瓦,青砖石脚。前为街巷、旷地、水塘,左、右、后为民居。

凌氏宗祠。(来源:广州市黄埔区长洲街道)

凌氏宗祠平面图。(来源:广州市黄埔区长洲街道)

头门面阔三间14.63米、深两间6.86米共九架,建筑面积100.36平方米。前廊三步梁上有精美雕刻驼峰、斗栱。檐下有雕花封檐板,墀头有砖雕。前檐4根花岗岩石柱,柱上有石挑头。虾公梁上有卧狮形驼峰,梁边下有石雀替。大门石门夹,石门枕,石门额阳刻“凌氏宗祠”四字,无上下款。明间前有五级石台阶,边设垂带抱鼓石,台阶宽5.76米。后廊三步梁上有驼峰、斗栱,其雕刻精美。檐下有两石檐柱,地面为花岗岩石。

中堂面阔三间14.63米,深三间11.8米共十五架,建筑面积172.63平方米。檐下滴水剪边,封檐板饰花鸟木刻,墀头有三层人物花草纹饰砖雕。前、后各有两石檐柱,四木金柱、石柱础。明间后设隔扇门,上原挂有大木匾,阔2.5米、高0.8米、厚0.5米,今已脱落放置在祠内,字曰“湛恩厖鸿”。两次间前有望石柱、石护栏,与堂前石台阶连为一体,台阶五级而上,巍然壮观。

中堂前天井深6.35米,花岗岩石地面。天井两侧无设廊。

后堂面宽三间14.63米,深三间9.98米共十三架,建筑面积146.01平方米。后堂平台高于前天井1.2米,前有两石檐柱,内有四木金柱、石柱础。梁枋上驼峰、斗栱的木雕精细美观。明间后部设神台,前有木雕饰架花罩,十分考究。堂前两侧设五级抱鼓垂带台阶,从台阶可登后堂平台,垂带又与后堂的前檐次间侧饰望柱石栏板连接,颇显典雅。地面铺砌红阶砖。

后堂前天井深4.08米,花岗岩石地面。天井两边廊为六架卷棚顶。

凌氏宗祠青云巷的石门额阳刻篆书“肃雝”。(来源:广州市黄埔区长洲街道)

该祠左、右有青云巷,左巷石门额阳刻篆书“崇敬”,右巷石门额阳刻篆书“肃雝”。祠右侧隔青云巷有衬祠(内外改建严重),内右墙上嵌有两块碑记,一块为《笃惠堂重建碑记》(碑记折为两块,另一块搁置在凌氏宗祠后堂内),落款为“道光二十六年次丙午仲冬望日吉旦”,另一块为《笃惠堂修葺碑记》,落款为“同治元年岁次壬戊孟冬吉旦立”。

该祠是深井村凌氏始祖祠,祠主为凌厚峰,是宋末元初组织民兵抗元收复广州的凌震的第四个儿子。凌氏宗祠保存尚好,现为村民开会及婚喜摆宴之用。2000年9月1日,该祠被公布为广州市登记文物保护单位。

(作者单位:邱晓桐:黄埔区委宣传部;温向阳:黄埔区长洲街道)

编辑:王俞
新闻排行榜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