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今年11月9日至21日举行,香港作为赛区之一,将承办包括击剑在内的八个竞赛项目。作为本地体育发展中成绩最为亮眼的项目之一,中国香港击剑队的崛起不仅有赖运动员的奋力拼搏,更有教练团队幕后的默默付出。来自意大利的Maurizio Zomparelli,正是近年来香港队成绩突飞猛进的重要推手。
从奥运奖牌教练到港队支柱
在国际击剑界,Maurizio Zomparelli并非泛泛之辈。执教生涯逾二十载,他曾辅导多名选手在世界赛场摘金夺银,包括2012年伦敦奥运及2016年里约奥运的奖牌得主。2020年,他应中国香港男子花剑主教练Gregory Koenig之邀来港执教。回忆初次接洽,Zomparelli坦言:“我们相谈了好一阵子,交换了彼此对团队建设的看法。Greg告诉我,他们需要一些相信港队未来蓝图的人加入,这句话打动了我。”
四年来,Zomparelli不仅为香港击剑队带来系统化训练理念,更推动教练团队建立结构性合作。“我们不是只想培养个别冠军,而是建立一支能够共同成长、彼此支持的团队。”他说。
自Zomparelli加盟后,中国香港击剑队在国际赛场屡创佳绩。张家朗于2021年东京奥运夺金并在之后持续保持世界级的竞技水准,成为港人心目中的体坛新偶像。但在Zomparelli的眼中,这一切只是港队长远发展中的一个起点。“我们的蓝图其实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系统,从剑手到教练建立起联系和默契。我们不仅希望训练出优秀的个体,更是要培育出一个完整的团队。”
他强调,香港队成绩的提升,源于选手训练态度的转变。“有些剑手主动要求加练,即使是周末我也会陪他们练,我不觉得那是牺牲,相反我觉得这代表他们意识到自己尚有不足,并渴望进步。”
Zomparelli的投入往往超出职责范围。他不时前往男子重剑队担任客席教练,视击剑队为“一个大家庭”。“不论是不是我负责的组别,只要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我都会尽力协助。”他认为教练的责任不只是传授技术,更要在心理和策略上做选手的后盾。
即使面对挫折,他也从不轻言气馁。谈到男子花剑队未能取得巴黎奥运团体资格,他直言确实遗憾,但相信团队能从失败中重建信心。“未能晋升巴黎奥运赛场固然失望,但每次失败也是成长的机会。站起来,是我们要学习的重要一课。”
全运主场,志在打破“金牌荒”
今年全运会对香港队而言意义非凡。击剑作为本地重点项目,历届全运会仅获1银5铜,始终未能登上领奖台最高一席。Zomparelli直言,主场作战是一大优势,但不代表胜券在握。“全运会是一项非常特别的赛事,赛场上变数太多,我们不能抱持任何侥幸心理。”
他期望队员以最专注、最投入的状态迎战,并认为主场观众将成为香港队最强后盾。“我们当然不是志在参与,我们希望的是保持精力集中并尽力去准备,用最好的状态出击,去争取胜利。”
去年,香港击剑队曾在主场出战世界杯香港分站赛,最终由梁千雨、张家朗、蔡俊彦、李逸朗组成的男子花剑队历史性夺冠。Zomparelli希望借此佳绩激励全队,“我们知道主场的意义,它能让剑手感受到支持与热血,希望今年全运会我们也能再度迎来突破。”
为配合赛事安排,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击剑项目测试赛已于5月31日至6月1日在启德体育园举行,赛事亦作为“挑战杯剑击锦标赛”同步进行。香港队剑手纷纷表示,场地设计富国际水准,灯光、围栏、安全措施均属一流,为年末主场作战打下良好基础。
比赛中,香港击剑队全员尽出,最终由吴浩天及吴海谛分别夺得男女子重剑冠军,蔡俊彦与梁雅蕾问鼎男女子花剑金牌,陈乐熹与薛雅齐则在佩剑项目中封王称后。Zomparelli指出,此类测试赛对于熟悉场地和调整战术极为关键,“我们不仅是在备战比赛,更是在模拟心理状态、适应节奏,为11月的决战做最全面的准备。”
根据全运会赛程,击剑项目将于11月15日至20日举行,届时启德体艺馆将再次迎来全国顶尖剑手云集香江。香港队期望借主场优势,力争在全运会实现击剑项目金牌零的突破,写下本地击剑史上的新一页。Zomparelli与他的团队,已整装待发。
文|特约撰稿人 梁源 记者 王漫琪
图|体路、中国香港剑击总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