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hinese New Year Greetings 老广贺春
云上岭南 Lingnan on the Cloud
文化中国行|“素社”溯源:广州海珠这条街名记载了广东音乐重要历史
来源:羊城晚报-云上岭南 作者:李春炜 发表时间:2025-01-22 07:35

文/李春炜 海宣 图/受访者提供

编者按:

何为素社?在广州市海印桥南、海珠区西北部地区,有一条街道名为“素社街道”,在素社街道辖区内,还有很多以“素社”为名的地点,如素社直街、素社新村、素社东社区等等,但若要问起“素社”这个名称的来源,就连很多住在附近的老街坊也不清楚。

近日,一份由广州市海珠区委宣传部以及星海音乐学院联合撰写的调研报告显示,素社之名极有可能缘起广东音乐一段重要历史。这次调研历时一年多,大量翔实的资料显示,“素社”二字源于民国时期一个广东民间乐团:素社音乐社。

缘起

交天下友扬天下名 广东音乐蜚声世界

提起素社音乐社,不得不提到广东音乐名家易剑泉(1897-1971)。他是广东省鹤山县沙坪镇玉桥乡(今鹤山市沙坪街道玉桥村)人。年少时就展现出对音乐的兴趣,不仅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了不少音乐方面的书籍,而且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音乐活动。

1921年,24岁的易剑泉旅居北京,结识了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欧阳予倩等人,并向他们学习了京剧艺术。1928年,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陈铭枢邀请欧阳予倩南下创办广东戏剧研究所,次年2月研究所正式成立,由省政府直接管辖并拨付经费,易剑泉则在研究所的歌剧部担任主任。1931年底至1937年,易剑泉任广东省教育厅秘书兼广东省立民众教育馆康乐部主任、国乐研究会主任。

1938年前后,易剑泉移居香港,组建“正风社”从事民间音乐教学。1956年,易剑泉随香港文化观光团回内地观光,在北京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受到极大地鼓舞,次年他回到广州定居,任广东民间音乐团艺术顾问。1958年,易剑泉调任广州音乐专科学校民乐系主任,兼教民族器乐演奏及理论课,直到去世。

易剑泉的一生致力于音乐创作、演奏和音乐教育事业,为广东音乐的传承、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代表作品《鸟投林》被收录进各个版本的广东音乐精品作品选集中,更是曾多次随中国艺术家代表团在国外演出,受到国外观众的喜爱。

除《鸟投林》外,易剑泉还创作了众多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如乐曲《春曲》《夏曲》《秋曲》《冬曲》《万紫千红》《熙如其来》《前尘如梦》《月团圆》《千秋引》《乘长风》,曲艺说唱《歌唱三元里》《悼念马口英雄》《踏平南海浪,千里救亲人》《欧阳海》等,是名副其实的“广东音乐名家”。

发展

扎根海珠 发掘大量人才

“素社音乐社”是易剑泉在广州创办的一个以促进广东音乐玩家交流、聚集和培养民间音乐人才、用音乐给普通人带来欢乐为目的的广东音乐民间社团。

1931年,广东戏剧研究所遭到断饷停办后,易剑泉利用空闲时间在广州西关荔枝湾畔创建了“素社音乐社”,将一些当时著名的音乐家如梁以忠、刘天一、王文友、陈文达等30余人聚集在一起,并出资搭建了临时演出场所“倚澜堂”,每周六晚都举行音乐演奏和交流活动。与当时很多音乐“私伙局”不同,“素社音乐社”不仅仅面向专业的音乐玩家,感兴趣的市民群众也可参与免费观看演出。

1933年,素社音乐社从荔枝湾畔迁移到了河南区的“太原别墅”(又名杜易安堂,今海珠区新港街道攀桂社区附近),占地约两三百平方米,那时的海珠区还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大片地区都是广袤的农田和水塘,这栋房子就是处在农田水塘的包围之中。

素社音乐社的创建让易剑泉的艺术理论付诸了现实。在素社,易剑泉对广东音乐演奏形式进行了大胆创新,推出了一种叫“健全乐”的大型器乐合奏形式。所谓“健全乐”,主要是指对谱视奏以及在合奏中广泛使用和声,提升音乐的表现力。另外,为了弥补传统广东音乐中、低音区空缺以及打击音效果不突出的问题,易剑泉还创新制作了低音乐器“双声”和“摇琴”(即现在的大阮、大低胡的前身),对排锣、云锣等传统打击乐器进行改制,大大增强了广东音乐器乐合奏效果。

此外,易剑泉还利用素社音乐社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最著名的当属一代电影皇后陈云裳,另外粤剧、曲艺演员崔凌霄、紫罗兰、红线女、芳艳芬等也均受过易剑泉的指导。1933年,陈云裳在素社音乐社举办的元宵灯会上表演了《霸王别姬》《费贞娥刺虎》等剧目,受到观众热烈喜爱,多次谢幕后才下台。两年后陈云裳步入影坛,主演了《新青年》《木兰从军》等影片,仅仅5年后陈云裳就因演技出众获封“第三届中国电影皇后”,是当时国内最著名的电影演员之一。

与此同时,素社音乐社迁移到“太原别墅”后,仍然保留着定期举办音乐公演、邀请其他广东音乐名家开展音乐交流切磋活动的习惯,当时广州、香港等地有名的广东音乐名家,如吕文成、何浪萍、何大傻、尹自重等,都曾参与素社音乐社“以乐会友”的活动。开展音乐公演时,经常有慕名而来的人们去素社音乐社看演出,去的时候就说“去素社睇嘢(去素社看东西)”,久而久之,人们就用“素社”代替“太原别墅”来称呼这栋建筑。

展望

赓续文脉 传承广东乐韵

相关资料显示,直到1933年易剑泉将素社音乐社从荔枝湾畔搬迁后,有关“素社”的地名、记载才陆续出现在各种历史记录中。考虑到素社音乐社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专家推测,素社街道中“素社”二字的来源应当是素社音乐社。

那么,“素社”又是怎么从一个民间乐社的名字发展成官方的城市街道名称呢?专家介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原本“素社楼”周边的农田、水塘逐渐建起了一幢幢的建筑,易剑泉的妹夫杜之英也邀请其友人在素社附近置办住宅,很快素社附近就形成了一片住宅区。1934年,时任代理广州市市长刘纪文签发的一份文件中明确提到“素社合作住宅区代表易剑泉”字样,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官方关于“素社”的记载,而此时距离易剑泉创建素社音乐社已有3年时间,距素社音乐社搬迁到“太原别墅”也有约1年时间。由此可见,“素社”二字是先作为音乐社的名字,而后随着影响力的提升,逐渐成为一栋建筑、一片住宅区的称呼。

抗日战争胜利后,虽然素社音乐社已经不复存在,但“素社”这个名字,却没有消散在历史中,而是陆续出现在各类档案记录中,如“素社直街”“素社新村”等,直至1985年素社街道成立,“素社”正式成为官方对城市行政建制街道的称呼。1998年,素社街道与原基立街道合并,成立新的素社街道。

专家介绍,“素社”从一个民间乐社的称呼逐渐演变成一个官方街道名称,之所以能够获得海珠街坊和政府机构的广泛认可,大概也是源于易剑泉的办社初心:让广东音乐走向平民化、大众化,让普通民众也能感受到音乐带给人的宁静和欢愉。

90多年前,易剑泉将素社这块广东音乐金字招牌带到海珠,也将“用音乐服务人民”的初心留在了海珠。未来,海珠将进一步深化广东音乐传承发展工作,通过探索建设广东音乐主题基地、打造精品展陈、开展音乐惠民活动等措施,推动海珠音乐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星海音乐学院吴迪副教授团队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