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通讯员 江轩 谭耀广
7月2日晚,新编粤剧《碉楼》巡演走进江门,在江门市文化馆上演。据悉,该剧还将在江门开平等地巡演,并常态落户开平赤坎古镇侨乡国际旅游度假区演出。作为中国曲艺之乡,江门曾孕育了多位粤剧名家,群众基础深厚。此次粤剧《碉楼》演出,江门粤剧界精英尽出、全程参与,展现了江门粤剧在新时代的发展成果。
碉楼“大戏”五邑味浓
《碉楼》是一部“五邑味道”浓厚的粤剧。
据介绍,《碉楼》是广州粤剧院在2010年创作排演的新编粤剧,当年由祖籍江门开平的已故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担任艺术顾问。故事以位于江门开平的世界文化遗产碉楼为背景,讲述开平华侨司徒永堂家族故事,司徒镇海与秋月的爱情故事,再现了五邑华侨异乡打拼的血泪辛酸和爱恨情仇。
粤剧《碉楼》由三位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领衔主演。其中,黎骏声及吴非凡的祖籍均为江门五邑。主演黎骏声是开平人,他在剧中扮演开平华侨司徒镇海。黎骏声表示:“《碉楼》作为一个经典粤剧曲目,创作时间超过两年,剧本前后修改了六七稿,可以说每个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主创者多次去到开平采风,将所获得的素材进行艺术加工,融入剧目中。”
而另一位主演吴非凡是恩平人,此次在剧中饰演司徒镇云,由她的故事延伸讲述华侨、碉楼与江门的故事。“我是江门恩平人,很想念我的家乡,所以演出时的感触是比较深刻的。”吴非凡说,华侨华人在外闯出一片天地的时候不忘祖国,这种精神十分值得当代年轻人推崇。
“老倌”“花旦”名角辈出
记者也了解到,此次粤剧《碉楼》巡演,除了创排该剧的广州粤剧院外,江门市粤剧传习所、开平市文化馆等一批优秀的粤剧团队也共同担纲角色。而在未来的常态化演出中,开平市文化馆等更是挑起大梁。巡演开始前,广州粤剧院、红线女艺术中心一行人员到开平采风调研,并到开平市文化馆的排练现场指导排练,他们对本土演员的表演热情和水平表示赞赏和肯定。
据介绍,江门是中国曲艺之乡,江门粤剧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19世纪末,台山“八音班”伴随着粤剧的兴起而繁盛,成为了粤剧文化不可或缺的音乐元素,也演绎出国家级“非遗”台山广东音乐。
20世纪初,五邑地区的粤剧走向繁荣时期。江门大同戏院、会城普庆戏院、台山瑞芬镇大同戏院等数十家戏院成为粤港澳粤剧名家巡回演出场所。至今,在江门各地,无论是乡村戏台还是城市舞台,粤剧总是最受欢迎的艺术项目。不久前,新编粤剧《白蛇传·情》在江门的演出就赢得当地观众的热烈支持。
江门还孕育了大批粤剧艺术名家,如祖籍开平的首任八和会馆会首、被誉为“粤班开山鼻祖”的邝新华,独创“芳腔”的恩平籍名伶芳艳芬,独创“红腔”开平籍著名粤剧艺术大师红线女,此外还有扎脚胜、陈非侬、关德兴、谭兰卿、廖侠怀、叶弗弱等。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粤剧《碉楼》的主演之一吴非凡,就曾在江门恩平市小小红豆粤剧曲艺培训中心学习。对于五邑地区的粤剧氛围,吴非凡深有感触:“我成长的那条村里不仅有粤剧团、粤曲社,还有体育班、杂技班,我从小就是听着戏曲、看着表演长大的。”
而作为“中国侨都”,江门的粤剧团体更肩负起向海外传播粤剧文化的重任。江门市粤剧传习所及其前身江门市粤剧团,就曾多次前往港澳地区以及美国等国家演出,受到各地观众、侨眷以至海外侨胞的欢迎。
用粤剧打造江门城市名片
趁着此次新编粤剧《碉楼》巡演,江门还启动了“中国侨都·红线女粤剧艺术周”。江门市委宣传部相关人士介绍,从展演再出发,到粤剧艺术周系列活动,江门充分发挥红线女粤剧品牌及其代表作的引领力,加快探索粤剧在题材内容、艺术表达、传播方式上的转化,从而实现传统艺术的时代创新。今年,江门提出着力打造“十张城市名片”,此次艺术周系列活动的开展,正是借助粤剧、碉楼两个文化IP,讲好江门故事、湾区故事、中国故事,擦亮江门“世界遗产的代表地”“国际传播的示范地”“华侨文脉的传承地”“文明形象的展示地”“文化创意的新高地”“文旅融合的标杆地”等多张城市名片。
“仰望文明星空,这是一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立足岭南沃土,这是一次深厚侨乡文化独特魅力的展示;奔赴时代征程,这是一次推动传统艺术创新发展的实践。”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表示,“我们将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赋予粤剧文化新的‘时代力量’,让世界在江门,读懂广东,认识中国;透过广东,看到中华文化的新气象。”
而参与这次演出的黎骏声也表示:“作为一个开平人,接下来我希望能够有更多机会在五邑地区推广粤剧文化,计划带领团队推动2至3个精品剧目到江门进行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