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已完成九轮开放运行,完成课题一千余项
羊城晚报讯 记者文聪报道:大装置是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的“国之重器”。记者19日从东莞市发改局获悉,散裂中子源二期已批复立项,今年下半年可动工建设;先进阿秒激光设施正在申报立项当中。目前已投入运行的散裂中子源一期完成了9轮开放运行,完成课题一千余项。
全球注册用户超过4300人
坐落于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的中国散裂中子源被称为“超级显微镜”,填补了国内脉冲中子源及应用领域的空白,对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前沿科学问题、解决瓶颈问题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10月,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式动工;2018年8月,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投入正式运行。一期工程主要建设1台8千万电子伏特的负氢离子直线加速器、1台16亿电子伏特的快循环质子同步加速器、2条束流运输线、1个靶站、3台谱仪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和土建工程。
据东莞市发改局介绍,今年该局紧紧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建设目标和任务,着力提高松山湖科学城的集中度、显示度,加速大装置集聚。已投入运行的散裂中子源一期完成了9轮开放运行,全球注册用户超过4300人、完成课题1000余项,在《科学》等顶级期刊发表文章60余篇,在新型锂电池材料、航空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共同推进8条合作谱仪建设
中国散裂中子源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地处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自运行以来就与港澳科研机构、高校保持着密切合作,科学成果覆盖能源、物理、材料、生命科学等多个前沿交叉领域,并不断吸引先进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人才落户大湾区。
“在家门口做实验,太方便了。”对于中国散裂中子源带来的利好,香港大学教授黄明欣有着最为直接的感受,如今每次做实验,他不再需要向国外的散裂中子源申请机时,实验效率大大提升。黄明欣团队研发的是“超级钢”,一块1平方厘米大小、厚1.5毫米的“超级钢”样品可以承受3吨的重量。借助中国散裂中子源的通用粉末衍射仪发现的微观原理,为持续改进这种钢的断裂、韧性和腐蚀性等问题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目前,散裂中子源在积极推进二期建设的同时,正加紧与东莞理工学院、香港城市大学、工信部电子五所、东莞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共同推进8条合作谱仪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