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符畅
实习生 孙牧
图/视频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钟振彬
6月15日,“走进车陂龙舟景”2023一水同舟车陂端午龙舟盛会活动在广州天河车陂涌拉开帷幕。水面上,车陂村内12支龙舟劲旅劈波斩浪、奋楫争先,两岸旁,看台座无虚席,观众摇旗呐喊、加油助威。最终,范阳简龙船会以1分49秒的好成绩摘得此次龙舟赛桂冠。
观众在河涌边的房顶上观赛
河岸边的观众热情呐喊
河岸边挤满了观众,水马外的观众站在凳子上观看
河岸边挤满了观众
赛前,选手们在河涌上热身
鼓乐喧天、千楫舞浪,12支龙舟队尽展锋芒
船桨击水声声,鼓点密集雄壮,龙舟如飞箭般划破水面,引得观众纷纷加油叫好,欢呼声响彻车陂涌两畔。这是15日上午,记者在车陂端午龙舟盛会活动现场看到的景象。
据悉,此次比赛云集了车陂村内外乃至珠江三角地区的龙舟运动选手。涌口龙船会、东平梁龙船会、范阳简龙船会等12支船队通过近一个月的赛前训练,不断锤炼团队成员的个人体力与团队配合能力,在比赛中展现出不凡的龙舟精神。最终,范阳简龙船会以不足1秒的差距险胜第二名东平梁龙船会,夺得本次龙舟赛的冠军。
预赛时,范阳简龙船会并非成绩最佳的队伍,提及能够获胜“逆袭”成功的秘诀,领队简仲坤坦言,团队对细节的处理起到了关键作用。“预赛时,我们‘回龙’夺旗时划多了六七米。于是决赛时吸取了预赛失误的经验,将‘回龙’细节做好,再保持训练时的正常水平,最终取得胜利。”
他还指出,细节背后其实包含了成员们的汗水与努力,原来,这支冠军队伍共有82人,年纪最大的成员已有55岁,最小的仅有25岁。为了提升队伍实力与配合力,他们先在村里备战半年之久,而后又与职业运动员共同训练,进一步提升竞技实力。“每天下午1点到3点,成员们顶着30多度的高温连续训练了近两个月。”他说,此次比赛结束后,范阳简龙船会将继续备战即将举行的2023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到时肯定高手如云,但我们也都会尽力。”
比赛开始,两艘龙舟在赛道上快速前进
比赛开始,选手们奋楫向前
两艘龙舟在赛道上快速前进
“千年古村落,百年龙船景”。记者了解到,车陂村龙舟历史悠久,目前全村传统龙舟数量位于广州自然村之首,是广府龙舟文化的代表。车陂龙舟赛素有“小广州赛”的美誉,兼备竞技性与观赏性,“车陂扒龙舟”已于2017年正式列入广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比赛也吸引了众多市民广泛参与。
“我们最早的6点就到了,一定要早点来占位置!”69岁的苏伯特意邀请了12位老友来车陂涌观看比赛。作为土生土长的车陂村民,他几乎没有错过村里的任何一场龙舟赛事。对他来说,龙舟赛不仅有赛事的热闹,更为亲朋好友之间提供了难得相聚的好时机。
张同学是广州人,多年来一直在海外求学,目前正在英国就读大一。最近他刚好放暑假回国,这也是他第一次现场观看龙舟比赛。“赛龙舟是一种很好的媒介,能够体现出我们中国人的团结精神,这次机会让我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到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次很好体验。”张同学说。
后勤人员准备着丰盛的龙船饭
获得第一名的队伍与奖杯合影留念
午时,一众队员与父老乡亲们在祠堂内享用龙船饭
颁奖台上的烧猪
一水同舟、守望相助,系列龙舟活动精彩纷呈
据悉,此次“车陂杯”龙舟赛拉开了“走进车陂龙舟景”2023一水同舟车陂端午龙舟盛会活动的序幕,6月20日,车陂涌将迎来有300余年历史的“车陂龙舟景”。“车陂龙舟景”被誉为广州最大的龙舟景,于2022年成为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届时,各村龙舟均会亮出各自“法宝”,以龙舟装饰、服装及技艺“争芳竞艳”。
除了传统龙舟赛与传统招景活动外,6月23日,天河区标准龙舟邀请赛将在车陂涌鸣锣开赛,让广大市民过足龙舟比赛瘾,通过精彩的龙舟赛事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水同舟、守望相助”的龙舟精神始终是车陂最闪亮的名片。近年来,车陂涌水质逐年提升,得益于车陂将河涌治理与“乡村文化传承”相结合,积极发动志愿者队伍一起保护属于车陂居民的“母亲河”;同时发起“一水同舟,守望相助”活动,将每一支龙船队都变成“志愿者队伍”,训练龙舟的同时对车陂涌进行巡涌护涌。此外,车陂还成立了车陂街来穗人员党员志愿服务队、民间小河长等34支护涌队伍,让车陂居民从爱水、乐水到护水,全民一起共建共治共享美丽河涌。
今年,车陂村将继续开展“育龙计划”,将非遗文化融入学生暑假教育中,以非遗为桥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为车陂街中小学生播下传承龙舟文化的火种;与此同时,以文化搭建本地居民与来穗人员的交流互助平台,增强来穗人员对车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共同为建设美丽车陂而贡献力量。车陂将继续以“一水同舟”项目为中心,从车陂村的区位优势、人文历史背景出发,为车陂优秀文化传播和保育奉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