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standing China · Greater Bay Area Dialogue" kicks off in Guangzhou
  •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 作者:罗仕、宋金峪
  • 发表时间:2023-04-20 19:03

The "Understanding China·Greater Bay Area Dialogue" opens on April 19 in Guangzhou, the capital city of south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and will last until April 20. Global dignitaries as well as representatives fro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gather and will exchange their ideas under the theme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and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World.

The event includes 10 parallel forums, four closed-door seminars, and three special sessions, which are expected to shed light on such topics as Chinese modernizati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high-standard opening-up, Chinese democrac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global bay areas, China-Europe relations, China-US ties, and their influence on the world.

The event is the first thematic forum of the Understanding China Conference, which is co-organized by the China Institute for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Chinese People's Institute of Foreign Affairs,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the Foundation Prospective and Innovation. It is supported by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Guangzhou Municipality. 

“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在广州开幕

19日上午,“读懂中国·湾区对话”专题论坛在广州开幕。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新机遇”为主题,邀请全球知名政治家、战略家、学者、企业家、外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驻华代表以及我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负责人、学者、企业家与会,一同读懂中国、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以及中国发展为世界带来的新机遇。

在论坛开幕式上,中宣部副部长王纲,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省长王伟中,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郑必坚发表致辞。

郑必坚在致辞中说,回顾中共十八大以来开创新时代的第一个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书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其中的一个重点就在于我们坚持发展这条硬道理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不动摇,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不动摇”。

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俄罗斯国家杜马第一副主席伊万·梅利尼科夫,菲律宾前总统、菲律宾高级副众议长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法国前总理、法国展望与创新基金会主席让-皮埃尔·拉法兰,新加坡前总理、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比利时前首相伊夫·莱特姆,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在现场或通过视频连线形式发表主旨演讲。

伊万·梅利尼科夫表示,中国在制定内外政策时不断适应现实情况的变化。中国依靠自己五千年的历史经验,采取最好的做法,并赋之以中国特色。改革开放政策就是中国在实践中顺应现实的最好例子。

伊万·梅利尼科夫说:“当明白了中国人民如何发自内心地拥护通过共同努力解决问题,明白了世界各国怎样热切关注中国,我们就有充分理由认为,对中国成功模式的关注说明了有很多国家的人民都期盼实现本国以及全世界更加公平地发展。”

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表示,如果让她总结中国在1978年以来的40多年内取得成功的关键,她会指出四个因素:立足长远愿景、拥有为此愿景付诸行动的强烈意愿、重视基础设施、重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格洛丽亚·马卡帕加尔·阿罗约认为,“在整个世界体系日益复杂并加速转变的情况下,中国正在打造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这个新时代号召我们踏上新征程、开展新合作”。

尚福林表示,几十年来,国际社会建立了以联合国为主体,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机制的全球治理框架。遵守国际贸易规则,是维护正常国际经济贸易的基础。中国将坚定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尚福林认为,中国将在稳固扩大制度型开放中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稳固扩大制度型开放,意味着中国将继续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的增长点、更大力度地吸引和用好外资、坚定不移实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让-皮埃尔·拉法兰在视频讲话中表示,我们要合作、不要对抗,希望对话成为未来的前景,确保大变局中的和平。在这个危险、紧张、充斥暴力的世界里,我们斗争着,希望以对话促和平。“这是一场全人类的斗争,这是最重要的斗争。因此我非常高兴看到各位知名人士今日齐聚一堂,共同探索和平发展战略。”

让-皮埃尔·拉法兰说,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希望在任何情况下,中国都能推动和平进程。

吴作栋在视频讲话中表示,一些国家出于对自身国家利益的关切,越来越追求“自我”,遮蔽了多边主义和经济发展的紧迫性,技术和经济体系的分化正在加深。“各国应该正和博弈,而不是零和博弈。换句话说,我们要创造一个更美好、繁荣的世界,应与邻为善,而不是以邻为壑。”

吴作栋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二是要支持自由、开放、与时俱进的、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系;三是不要“脱钩”,而要追求建设性“挂钩”。

伊夫·莱特姆认为,开放、互联互通、增加交流和包容性的贸易自由化,是经济社会和人类和平进步的最好保障。为了推动更大的互联互通,实现更多的共同利益,我们需要有更强、更好的全球治理。

何镜堂以“地域·文化·时代——为高质量发展的中国而设计”为主题发表主旨演讲。他说,我们需要从构建创新理论、培养创新人才、建设创新团队这三方面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创新道路。

在众多与会者看来,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并将继续创造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这一奇迹,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将给世界带来多方面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人们期待和相信中国式现代化能够丰富世界探索现代化的道路选择,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将为世界共同繁荣注入新动能。 

文丨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罗仕
图丨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宋金峪
封面图丨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巍
校对丨潘丽玲

相关稿件
粤ICP备2023008654号-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