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佛山记者站 策划/统筹 谢红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闻 吴泳
如果是第一次听到“广佛同城”这个提法,不少读者可能会有疑惑:珠三角九市中,非只广佛两地山水相连;为何广州和佛山会成为珠三角乃至全中国最早的同城化城市?读完盐步老龙的故事,或许会有启发。
2023年4月12日,佛山市大沥镇盐步社区协同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再赴广州泮塘,收集关于盐步老龙和泮塘长龙这对“契爷”“契仔”流落民间的故事,汇编整理为口述史,继续丰富这一见证广佛同心的百年礼俗。
典故:“礼让”让广佛两条龙走在了一起
珠三角河网密布,龙舟更是成千上万,为何“盐步老龙”有个“老”字?由省方志办编纂的《全粤村情》在书中有明确记载,盐步老龙有“三老”特点:一是资格老,已有近600年历史,数百年来老龙在珠三角河道上一直是众多龙舟的长者,迎来不少龙舟慕名拜访;二是姿态老,老龙一百多年来没有参与过传统的龙舟比赛,每次龙舟竞渡,它都只做游龙表演;三是“形态老”,老龙颔长须白,在珠三角众多龙舟中,长须的不多,有白须的更是极其罕见。
盐步老龙的“威名”,与一段典故更是息息相关。《全粤村情》记载,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盐步龙与广州泮塘仁威五约龙在珠江参加龙舟竞渡,盐步龙略领先,在离标旗(终点)数尺之际,站在泮塘龙龙头的夺标者突然一跃而起夺得标旗。事后,泮塘父老得知详情,提醒年轻龙舟手“水上扒龙船,岸上有人见”,认为这是违规之作,第一名应属盐步,次日便把锦旗以及金猪等奖品送回盐步。盐步村民对此礼让再三,又把奖品送回泮塘。如此反复数次,双方礼让不停,直到金猪变质、生虫。最后在一位长者提议下,盐步龙与泮塘龙结契,分别为“契爷”“契仔”。
从此,老龙、长龙每年端午期间进行互访。盐步老龙先往泮塘,到达荔枝湾“操水”(游水)后,长龙驶到老龙身边,两艘龙舟的操桨手各用一只手抓住对方的船舷,将两船贴紧,随着鼓点缓缓并行,谓之“拖手仔”(手拉手)。泮塘乡亲为老龙的双角戴上金花,披上红布,谓之“簪花挂红”,并赠送泮塘“五秀”及金猪等礼品。次日,泮塘龙舟及醒狮艇一大早来到华光庙涉头附近河边,回访“契爷”并做游龙表演,盐步以“黄皮园秋茄”等回赠。太阳偏西,老龙、长龙并肩而行,三进三出盐步水道,一直送别至石潭口甚至东教河段。
根据记载,明代有陶驸马在珠江观龙舟,目睹盐步龙与泮塘龙的威猛,亦闻其“结契”之事,授意把盐步龙、泮塘凸眼龙(仁威五约龙)、白沙红龙、雅瑶东涌龙、石井古料大头龙定为“五经魁”,有村民又称之为“五京奎”。清代,慈禧赐盐步龙舟名为“盐步老龙”,并赏十二支“雉鸡尾”、一个孖金钱、一面“百足旗”,赐泮塘龙舟九支“雉鸡尾”、一个孖金钱。从此,盐步老龙就以长者的身份,只做游龙表演,不参加任何传统龙舟赛事。
“起龙船、拜华光、游三河、探契仔、迎契仔、食龙船饭……”说起盐步老龙礼俗,广东省非遗项目盐步老龙礼俗非遗传承人邵钜熙表示,多年来老龙礼俗基本没有太多变更,基本能做到遵循先人前辈流传下的流程。事实上,自退休后,邵钜熙曾多次奔走于广佛两地,沿着“老龙足迹”走访泮塘、坑口、茶窖等地,收集、整理盐步老龙相关资料和故事,倡导恢复了老龙船牌、帽子等传统样式。
“龙舟精神其实就是象征着一种团结一心、同心协力的集体精神,而老龙背后更是有着一份难能可贵的谦让、礼让精神,历经千百年而不衰。”据邵钜熙透露,近年来除了全身心投入盐步老龙礼俗事务外,还积极挖掘培养了一批“新接班人”。“‘接棒者’需要具备真心热爱龙舟文化,甘愿为传承老龙礼俗作出贡献,才能让盐步老龙文化持续焕发出新魅力。”邵钜熙说。
影响:“老龙”成为广佛同心的连接纽带
盐步老龙在民间享有崇高的声望,而依托该声望,盐步老龙曾在调停各乡、各堡龙船之间的矛盾上起到重要作用。据大沥镇文化站编写的《盐步印记》记载,曾经,盐步曾经与广州南塘村产生误会,盐步曾上演过“夜困南塘”大戏,而南塘也还之以“魏征斩老龙”。最终,双方最终以和为贵,冰释前嫌,彼此化解了矛盾,缔结了深厚友情,并成为生意上的伙伴,此事在民间传为佳话。
“实际上,在珠三角水乡,龙舟互相认亲的佳话并非绝无仅有,但像盐步老龙与泮塘长龙之间这份400多年以来每年端午和农历五月初六都要举行互访、游龙等传统仪式的深厚友情,并形成长盛不衰的锦龙盛会,还是只此一家”,盐步社区党委副书记郭永汉表示,几百年来,依托互访,盐步和广州泮塘、坑口、茶滘、鹤洞等地区的人们一直保持着兄弟情义。据记载,泮塘曾向盐步赠“昔日夺标同鼎甲,当年沧海占群龙”标旗,盐步回赠“永结交情知此日,幸同夺锦忆当年”。盐步三河(河东、河中、河西)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赠送给泮塘“播液发灵”的牌匾,至今仍存于广州泮塘仁威庙内,是两地友好交往的印证。“此外,1956年端午节,盐步还应邀带着老龙到广州表演‘陆地龙舟’。近年来,盐步和泮塘的交往更早已不局限在锦龙盛会,正月十一的盐步狮会、三月三拜北帝等年俗活动,两地村民都会互相捧场。日常喜事和朋友聚会,两地村民更是私下互访,亲如一家。”
近年来,随着广佛同城的正式提出,广佛两地在交通、政务、产业同城之外,文化同城也一并在发展。为此,盐步锦龙盛会改由盐步社区组织筹办,不但邀请广佛两地的村民参加,还会邀请一些海内外盐步乡亲光临。《盐步印记》记载,每年端午节前,盐步都要举行隆重的“起龙”仪式。由坤甸木制成的,装上龙头、龙尾、龙牌、锦旗的盐步老龙从蟾溪河出发,鸣锣十三响,先到五显祖庙参拜华光大帝,再到藏龙船的地点“采青”,将两簇禾穗分置船头船尾,祈求五谷丰登。之后,老龙会在蟾溪河进行游龙表演,白色罗伞飞快旋转,长长白须时而飘起,铿锵的锣鼓声、整齐的桨起桨落声响彻一河两岸。“盐步老龙载满了盐步人深厚的情感,也是广佛民间400多年来亲如一家的力证,是盐步人文化向心力的所在。”郭永汉表示,数百年来,无论盐步人走到哪里,盐步老龙都是他们的共同记忆。
焕新:打造“潮龙”IP延续城市文化自信
白驹过隙,这条于1432年建造的盐步老龙,今年已有591岁高龄了。近年来,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不断加强对盐步老龙礼俗的保护力度。2011年,大沥镇文化站与盐步社区着手做好“盐步老龙礼俗”文化资料的系统整理,大力开展“盐步老龙”文化宣传,2012年2月,该项目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盐步老龙礼俗”被评为第一批中国体育非遗保护与推广项目。2014年,盐步老龙基地启动建设,并于2015年投入使用。基地内的盐步老龙礼俗传习所是集盐步老龙实物、礼品、图文展示和交流研讨于一体的文化基地。
优秀文化的传承,保育与活化缺一不可。2022年,佛山市南海区提出构筑“三带三区”文化新格局。在此基础上,大沥镇计划打造“省佛通衢文化产业带”。“盐步老龙1432”项目正是省佛通衢文化产业带的牵头项目。该项目位于广佛湾城乡融合示范区,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约285亩),将通过活化百里芳华盐步老龙示范区、南海酒厂、南海粮仓、盐步直街等区域,打造一个集办公、娱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城、产、人、文融合的标杆文旅创意产业项目。项目将按照“政府引导、规划引领、属地实施、市场运作、分步推进、各方受益”的工作思路,分四期开发,力争两年完成项目改造。项目一期于2022年11月13日正式启动,建设内容包括老龙公园改造提升、龙涌沿线建筑外立面改造、百里芳华稻田景观打造等。
“无论是从基层社会治理角度,还是从广佛人文相亲的角度,盐步老龙礼俗都有重要研究价值。”佛山市委党校佛山市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副教授彭莹表示,岭南龙舟的雏形可追溯至南越国时期,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发展出社会交往的功能。人们对岭南龙舟竞渡的文化认同,其本质是对蕴藏其中的价值伦理、思维取向和行为叙事等民族特质的认同,这也是盐步老龙在民间“威望”的根源。与此同时,各乡各村之间的龙舟结契拜契,显示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在相处中所追寻的和谐共生的价值伦理。盐步、泮塘两地民众更是数百年一直保持着相互尊重、相互探访、和谐共进的风俗,即使遇上天气恶劣、环境变迁、经济困窘,双方也依然珍视传统,坚持让这种情谊维系和延续,这体现的是广佛两地人民对彼此关系的认知和对共同价值观的认可,“数百年的情谊,是广佛两地人文相亲、文化同源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