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建平
代号“夜莺”
(一)
“羊城新八景”评选活动上升为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层面之后,这场局部战争上升为全局战争。作为一个庞大的品牌工程,演变成一场巨大规模的战役。
毛泽东曾经指出:“要夺取抗日战争全局的优势和胜利,必须从取得局部的优势开始。在战争指导上,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的和首先的问题,是对全局和各阶段的关系关照得好还是关照得不好。只有懂得了全局性的东西,就更会使用局部性的东西。”
这对于“羊城新八景”总体战是具有指导意义的。拟定全局性总体战略,缜密布局每一阶段的、局部性的细节,在总体战略框架下,实施每一项局部的突破,取得局部优势,最终取得全体优势和胜利。毛泽东同志还指出:“当其处在一个战略阶段时,应该计算到往后多数阶段,至少也应该计算到下一个阶段。尽管往后变化难测,愈远看愈渺茫,然而大体的计算是可能的,估计前途的愿景是必要的……那种走一步卡一步的指导方式,对于政治是不利的,对于战争也是不利的。”
“飓风”行动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毛泽东的战略思维,高度的政治智慧,无所畏惧和决战决胜的气魄,深远而现代的战略理念,周密细致的行动计划与明晰宏大的目标愿景。
策划远见大气,指挥简明扼要,组织严密有序,运作思路清晰,计划简练有效,执行彻底精准。精锐的运作团队始终保持高涨的士气和斗志。“飓风”行动,按照“灵活机动”与“精准打击”相结合的原则实施。
“飓风”行动,根据羊城晚报资源的条件,“雷动风举”,集中优势兵力打好每一场歼灭战,确保全局的最后胜利。
孙子曰:“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混混沌沌,型圆而不可败”,“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
毛泽东说:“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这是我们战胜敌人的根本法则之一。”
战略章法和形成优势具有特殊的意义,集中优势兵力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
资源调配与整合,队伍指挥与谋略,优势发挥与巩固。
(二)
集团高层极力创造的有利态势,就像从千仞高山上滚下之石。这就是所谓的“势”!谋势,就要像高山滚石那样去谋。羊晚集团的决策层,运筹帷幄。
打一场大仗,持久战,心理战,舆论攻坚战,比的是创意策划智慧,战略战术的素养;比的是文化软实力,品牌影响力与公信力,团队的组织执行力和战斗力,集团军现代理念的协同作战水平;比的是宣传心理谋略与政治素养。
媒体举办大型活动的惯常手段是,集中一段时间猛砸版面,取得轰动效应,达到宣传目的。如果是短平快的项目,采取这种方式无可非议。
但是对于“羊城新八景”评选这种特大规模,时间跨度长,重量级的活动,这种暴风骤雨式的方式并不适宜。尤其是两军对垒或“三国”、“七雄”混战阶段。
宣传舆论战,无不体现媒体的高超智慧与呕心沥血的独特创意。要赢得这场战争,宣传心理战无疑是各大媒体及其重要手段。
1929年12月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就提出“红军的宣传工作是红军第一个重大工作”。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评价军事斗争与新闻宣传的关系时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我们有两支军队,一支是朱司令的,一支是‘鲁’总司令的。”毛泽东不仅将舆论战看作是一种依靠舆论力量对敌实施进攻或欺骗的战略手段,更是在战略高度上阐述与论战的意义,并视其为事关中国革命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政府在对传媒的使用上精心谋划。战争打响,美国就让传媒成为战争机器上与军队并驾齐驱的另一个轮子。美国这场战争的目的是推翻萨达姆政府,因此,在作战指导思想上,以“斩首行动”贯穿整个战争始终。
(三)
在当代传媒的竞争中,更是应该从战略层面上来认识传媒战,把传媒战作为战略决策的重要环节来谋划。
宣传重符号,重操控;新闻重信息,重沟通。
宣传与新闻既有区别,也有密切关系。
符号是对于特定的反应者而言具有特殊意义的信号。
只要充满激情,一个简洁的符号特有的号召力往往胜于千言万语。
二战时期丘吉尔的“V”手势,让人民信心倍增,叫法西斯心惊胆战。“羊城新八景”作为时代的文化符号,同样具有特殊的号召力和感染力,对“羊城新八景”的新闻传播必须追求尽可能大的信息量。
“羊城新八景”评选活动,既要按照预设、恒定目标的引导,需要以相同内容对社会民众进行反复宣传,也要在报道过程中保持日日常新。
“羊城新八景”的宣传按照设计理念,新闻报道须臾离不开具体的鲜活的运作过程。
“羊城新八景”的宣传必须考虑时宜,可“不闻”或渗入“旧闻”——“八景”文化传统等因素。“羊城新八景”评选活动的报道必须争抢最佳时效。
“羊城新八景”的所有成果必须通过高水平的宣传和快捷准确、丰富的报道去体现。
夜莺(学名Luscinia megarhynchos),为雀形目鹟科的一种鸟。夜莺的鸣唱非常出众音域极广。代号“夜莺”取其特殊鸣唱方式为心理战谋略计划之意。
心战,区别于传统兵战的心理战争。心战作为一种战术,历来为兵家所重视。孙武有“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的著名论断。诸葛亮有“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用兵之道。这里是借鉴“心战”的某些优长。
盛世选景,所有媒体都不可能缺位,你选“八景”,我选“百景”,他选“十景”,客观上演绎成一场媒体大战。这场大仗无疑潜藏了各种“心战”因素。
搅局,干扰,抢占,论战……必须确立现代战争理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兵不厌诈,打好“心战”,争取主动,凝聚民众,排除干扰,确保成功。
(作者为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中国晚报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文学博士、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简介:周建平所著的《羊城引爆新广州――羊城新八景的策划与运营》(南方日报出版社2012年出版、2013年再版),从学术、战略、战术三个层面,从文化角度切入,用鲜活的细节与翔实的事例,全景展示了这场通过有效调配资源实施的刀光剑影、硝烟滚滚的媒体集团军聚合会战,将整个活动概括为“飓风行动”,包括“摩天岭”、“TNT”、“喀秋莎”、“新大陆交响”等为代号的12项计划,气势恢宏,激情澎湃,波诡云谲,扣人心弦。从品牌的公信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以及精准的策划、强大的执行力等方面分析了“羊城新八景”评选成功的原因,生动记录了广州城市重大的文化事件,是城市营销政府公关的不错范本,媒体界大型策划的实操宝典。2013年作者以《羊城引爆新广州――羊城新八景的策划与运营》为内容,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生、中山大学中文系MCA硕士研究生等专题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