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说岭南•江冰】《都市童话》:一部奇妙童书,写家养小动物,也写人类自己
  • 来源:云上岭南
  • 作者:江冰
  • 发表时间:2023-02-20 15:57

无心插柳是作者的笔名,他的新著《都市童话——被带偏的日子》是一本奇书,一本描写自养松鼠等小动物的绘图本。

他让我瞬间唤醒童年记忆:

大约八九岁时,我被黄蜂叮肿双眼,从眼缝中看到赶来的母亲以及惊讶的小伙伴,一股英雄气概油然而生。

意外于作者感染力:喜不自禁,一派天真,化身为动物,或鸟或猫或松鼠——得小动物之乐,且彻头彻尾融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松鼠主人“无心插柳”在这本奇书中,呈现出庄子所描述的内心快乐。他对动物十分尊重,平等地进入动物,而且是百分百地自由出入:

文字上一无挂碍,溪水自流般地将自己内心,与动物完全沟通。一时是观察者,瞬间又成为动物的代言人。

人与物交流融合,达到一个高度契合的心灵感应:让人怦然心动,让人莞尔一笑。

专家对审美境界描述:沉入审美境界时——可以完全沉醉其间忘乎所以;专家对宗教境界描述:一个有信仰人,通过一套仪式可与神灵沟通。

所有这些超越平凡庸常的殊异境界,在作者的笔下毫无矫情,妙笔天成。

仿佛上天所赐,完全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天籁之音。好似一朵花瓣吹落水中,荡起小小涟漪;又像一阵清风,从山坳里徐徐吹过。

作者情怀一如自然,不被文字所羁绊,比如掉书袋,比如矜持庄重。

不经意中自由心境呈现:一个满怀赤子之心的孩童,在开满鲜花的草原上奔跑。

此时,作者的身体和一只蜜蜂、一只小鸟、一尾金鱼、一只松鼠、一只小猫、一只小犬、一只乌龟,完全融汇一体。

如此状态若鸟翔天空,鱼游水中,那般自如,那般快乐。

人虽是万物之灵,但不必有一丝“身份傲慢”。作为这个世界一员,与万事万物一样生命平等。

我不知道作者是如何领悟到这份平等?

作者是一位专业古筝演奏艺术家,音乐或者给予感悟。而岭南这片土地,或许也培养了他热爱自然的某种天性。

是这样的吗?

我专程询问岭南文化对写作此书的作用时,《都市童话》作者颇有见解:

——三大民系文化提法不公平,还有粤西板块,既有海洋亦有红土文化,且保留相当原始民俗;

——粤北主要是少数民族文化,瑶壮等都相当独特,保留大批瑶歌舞,还保留中原遗存,文化根系与汉族也有渊源。广东至少是五大文化板块。

——我从小就喜动物,但幼时家贫,小时求妈妈二毛钱买二只小鸭子,天天挖蚯蚓捞鱼喂大。

——作为潮汕人,讲求“极致”也影响我:松鼠猫狗龟口粮十几种,每日认真细致搭配且由衷喜欢;松鼠死时,我号啕大哭。动物喜怒哀乐与人心连心,感同身受。

——点滴感动,随手记录发到朋友圈,一个小圈子;友人鼓励,集少成多,遂成一书;我坚持不说教,亲切家常,轻松自然,真挚流露。

当面聆听作者形象讲述,深受感动。

《都市童话》由新世纪出版社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一批优质图书。还有此书二位序者:徐南铁与涂燕娜——文采斐然的文笔,让此书锦上添花。

还要对这本书的绘画者赵茉婵表达敬意,她准确生动情趣盎然的绘画,让奇书的精神与情趣飞扬起来。

我还特别看重专门为此书设计的四个小书签。每个小书签都有松鼠多多的一副漫画,维妙维肖,跃然纸上。

书签背后均有一句话,值得抄录:

——收养一次动物,是对她一生的陪伴与呵护。

——动物也是有情感的,别让他对你失望。

——关爱动物就是关爱人类自己。

——有动物相伴的生活更快乐,更纯真。

我把这四句话看作是这本奇书作者的内心表白,也是他对人类真挚的提醒。

或许我们由此可以有所领悟:当人们从动物身上感受到信任、体贴与交流时,人类其实在学习爱以及对爱的感受力。

智能时代,或许我们可以用“爱”去平衡高技术所导致的众多情感缺失。

下笔书评时刻,新世纪出版社传来好消息:

新书第一版2000册未等上市已认购一空,出版部门和书商一致好评,出版社决定立即加印3000册。

值得祝贺,“无心插柳”柳成行,《都市童话》旗开得胜。

一部奇书,虽小却大,虽童书却有大胸襟;也说明当下图书同质化——内卷厉害。作者独出心裁,独树一帜,即刻产生反响,令人羡慕。

说实话,我并不十分了解作者“无心插柳”,但确实真切感受到这本奇书的快乐——那般地发自内心,若清风拂过鲜花,芬芳馥郁。

从而远离功利,超凡脱俗。

我因此拥有了许多美好的遐想,伴随岭南春天花季,蹁跹而来……

(此文部分图片由苏靖拍摄)

2023-2 广州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

相关稿件
粤ICP备2023008654号-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