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大美岭南 | “中国侨都”江门:狂飙之外 大隐于市
  •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 发表时间:2023-02-13 12:57

栏目统筹/魏琴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通讯员 梁鹏辉 李伟杰 新会宣 开平宣 谭耀广
视频剪辑/陈卓栋
海报/李焕菲

【编者按】大隐隐于市,容世间之美。羊城晚报《大美岭南》第38站走进“中国侨都”江门,江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五邑文化和侨乡文化独具魅力。在央视热播电视剧《狂飙》中,江门元素满满。地处南海之滨、大江之门,江门人见惯了海水的汹涌、江河的澎湃、大洋的广阔。正是来自于大风大浪的滋润,这里的人们淡定从容,自得其乐。(魏琴)

台山历史文化街区、梅家大院、圆山墟、莲平路骑楼街、金山大桥、新会人民会堂……江门人身边的熟悉景象,因为热播剧《狂飙》,引来八方瞩目。跟剧中出现过的街景拍照、打卡,品尝加酱油的肠粉,寻找传说中的猪脚面……一时间纷纷攘攘、热闹非凡。

金山大桥 开平市委宣传部供图

赤坎古镇 开平市委宣传部供图

“狂飙”是别人的节奏,江门人活得自我。

老街里吃早餐,会堂前给小孩拍照、钻进骑楼下老店“淘宝”,生活依旧。经营小生意的老板们,见惯了各路明星人来人往,每天依旧坐着躺椅、摇着扇、开着店里的小电视,在模糊的屏幕中看着《狂飙》:“呐,不就是在这个街口拍的嘛!”

台山历史文化街区 陈方欢 摄

开平立园 开平市地方志办供图

江门人的淡定,来自于大风大浪的滋润。

风浪越大鱼越贵。五邑人惯于出海搏浪谋生计。图为台山渔船出海 杨兴乐 摄

孔雀湖水库 开平市地方志办供图

地处南海之滨、大江之门,江门人见惯了海水的汹涌、江河的澎湃、大洋的广阔。

到大江的另一边。江门五邑水网密布,大大小小桥梁无数,《狂飙》大幕,也从大桥上拉开帷幕。此间“桥”景,既有金山大桥的壮美,也有乡间石板桥的斑驳,千姿百态。

五邑地区水网密布,大小桥梁风格各异。金山大桥以壮美著称 关炳辉 摄

到大海的另一边。五邑乡亲百余年来惯于出洋谋生,华侨,成了海内外沟通的“桥梁”。他们为家乡带回了丰富的物质文明成果,其中,就有那中西合璧的骑楼街、碉楼群。荧幕中的“京海”,因这些五邑街景而更真实。

梅家大院 端芬镇供图

历史文化街区 陈方欢 摄

跨江越海,涛声、大潮,荡涤着江门人的胸襟。广阔、开朗、容天下之事、世间之美。

“旧厂街”取景地之一莲平路上的一处西式阳台。紧闭的门窗仿佛仍在等待海外的主人回来开启。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摄

正因淡定,生活悠闲,江门的时光,很慢。

俯瞰墟顶街、莲平路、兴宁路等骑楼街区,旧厂街便隐于其间 资料图片/李伟杰 摄

“旧厂街”取景地之一的莲平路。《狂飙》未至时,这里也曾车水马龙 资料图/李伟杰 摄

在老街里逛着,仿佛看到了那个童年时喜欢走街串巷的自己;在骑楼下的某某肠粉店,老板娘还是当初的模样;抬头望去,满眼的中式满洲窗、西式罗马柱,点点斑驳,正如初见。无数的拍摄团队,在这里找到了二三十年前的感觉,仿佛这里的空气,仍充满着那时炙热的活力,“真是天然的摄影棚”!

“旧厂街”取景地之一的莲平路附近。《狂飙》里,安欣与高启强在此形同陌路,拉开正邪相斗的剧情。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摄

《狂飙》中“旧厂街”取景地一角,红灯笼映衬着冰墩墩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摄

时光纵使再慢,滴水仍可穿石。街头巷尾处,曾经一张竹椅摆开摊档的理发师,也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打开车尾厢卖咖啡、打扮新潮的Z时代。

十年前的墟顶街水埗头,老人家拾级而上 资料图/李伟杰 摄

如今的墟顶街水埗头。《狂飙》在此取景后,年轻的身影为这里增添生机。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摄

但不变的,仍然是江门人的那份淡定、悠然。车尾厢前,年轻人买上一杯热美式,与朋友闲聊。谈到姜文、葛优、周润发、肖央、梁朝伟、章子怡、张颂文、张译、刘德华……“这些人都在江门拍过戏嘛。噢,对了,周润发、梁朝伟和刘德华还是我们五邑的乡亲呢!”

满街的泰语招牌,让人仿佛置身异国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摄


相关稿件
粤ICP备2023008654号-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