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说岭南•江冰】《风吹半夏》:一部以粤港流行歌曲牵引时代感的年代电视大剧
  • 来源:羊城晚报 云上岭南
  • 发表时间:2022-12-27 10:08

电视剧《风吹半夏》,一部描写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家的成长历程的年代剧。尽管亦有友情和爱情,但主题相当突出:如何做一个既在商言商又遵纪守法,讲仁义讲良知讲情义的中国式的企业家。

编剧为阿耐,即电视剧《大江大河》、《欢乐颂》的作者。其对商业丛林法则的烂熟,使《风吹半夏》在构思、冲突、情节、主题、形象塑造等方面自有卓越之处。

如何提炼主题,让故事与人物朝着一个方向发展;如何讲好几个人物的故事,让彼此交相辉映?阿耐显然有对时代的深刻认识以及艺术表达的充分自信。

阿耐可贵有二:对时代的宏观深度地把握;对大时代中小角色活色生香地演绎。

《风吹半夏》对民营企业家的群像塑造,似乎亦弥补了当下电视剧题材的一个空白。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有多少风光,就有多少磨难。许半夏的大起大落,或许就是民营企业家成长的缩影。

除了企业家成长外,女主人公许半夏的婚姻态度以及与恋人之间爱情之间的关系把握,亦有看点。

突出了现代女性的独立个性,婚姻并非归宿,活出各自精彩。

女主角的抢眼,给作品增色不少,甚至让一般观众将企业家群像塑造,视为众星捧月而轻易忽视。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女主角的戏份成功。

这是赵丽颖作为大女主的一部剧,我们看到她的进步。尽管与孙俪、姚晨、马伊琍、吴越等一线演员尚有距离,但确有往一线提升的空间。

李光洁的表演亦让我刮目相看。他与赵的对手戏,潇洒而沉着,克制而深情。结合他在《县委大院》里“浮夸县长”松驰自然的表演,我判断:若遇好剧,也有一线男主的前程。

至于欧豪则是原来百年建党建军红色文艺的路子:豪迈而刚强——相对比较简单,缺少让人扼腕之快感。

《风吹半夏》保持了阿耐作品极具当下时代感的一贯特点。其中值得一说的还有用流行歌曲——表达年代剧的年代感。

几乎全套粤港粤语歌,让我每每在熟悉的旋律中想象剧中地点海滨市属于岭南。

或许这也是编剧阿耐赋予作品的一个象征意义:粤港流行歌曲由南向北“文化北伐”,亦是中国内地市场经济观念由南向北的传播。

别管以后将如何结束

至少我们曾经相聚过

不必费心地彼此约束

更不需要言语的承诺

只要我们曾经拥有过

对你我来讲已经足够

就象《萍聚》这首粤语歌唤起岁月沧桑之感,这部年代剧的多首粤语歌让我联想到岭南,联想到广东——

广东作为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前沿,其契约精神与市场观念,由来已久,类似《风吹半夏》的故事不在少数。

广东文艺界完全可以写出广州商界、潮汕出洋、顺德商人、深圳崛起等等,等等。

岭南故事,广东故事,风光旎旖,资源丰富。我,期待中。

2022-12广州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

相关稿件
粤B2-2004014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