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剧院,灯火辉煌。广州杂技团——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一台杂技剧正在演出:白天鹅翩翩起舞,稻草人机器人手影人相继登场,传统杂技的桥段精彩纷呈,一场对人类命运的叩问贯穿始终,大森林里的寓言故事悄然展开。
舞美现代时尚,视觉冲击惊艳。
天鹅伴演者李梦楠的舞台形象:纤细纯洁,无瑕美好,柔美中又有一份刚劲。
杂技与舞蹈——柔美而刚劲,惊心而养眼,属于岭南的柔美飘逸之风扑面而来。
观众反响热烈,掌声响起,笑声响起。我愉快地观看,各种联想亦蹁跹而至——
杂技的年岁久远,让我想起远古的百戏。
少年时看杂技,目瞪口呆,崇拜之极。男的,身怀绝技夜行江湖大侠;女的,飞天遨游形若矫龙美丽仙女。
肉身肢体之极限呈现,做常人所未能,行常人所未行。漂亮、英武、潇洒、非凡!少年英雄梦,总有江湖大侠飞跃其间。
近三四十年,杂技一步步从民间走向艺术殿堂:叩门而入,登堂入室,跨界破圈,左携手,右联盟,主干依旧,枝叶却愈加繁茂。
广东杂技协会主席吴正丹的肩上芭蕾,广杂金牌,就是向世界知名艺术芭蕾借上东风,独创一门一类一种跨界艺术。
杂技试图表现宏大社会主题,试图融入戏剧舞蹈音乐美术,丰富壮大自己,试图让自己更深刻更哲理更优雅更高级,努力值得肯定。
江山待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艺术不会停顿,影视图象之后,虚拟世界元宇宙扑面而来,舞台艺术不可能不受冲击!
借用更多光电手段,还是守护自身本性,是一味跨界破圈,还是修炼本身趋向极致,向左向右,前进后退,形式多变,抑或仪式永驻?
可以探索,鼓励探索,但我依然在思绪中徘徊不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没有答案,传统依旧;不懈前行,前无古人。
传统艺术去向何方?我问天问地问自己。
首演后的专家研讨会,反复讨论一个杂技与“剧”的问题。
——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审美要求——人们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也有不同方向的探索。
——杂技是对人的身体的极限的挑战与表达,而“剧”尤其是贯穿哲理的剧,则需要人物的塑造、主题的逻辑性,等等。
——而沉静思考的“沉静”与身体极限表达喝采的“热烈”——是否有一种反差?如何对待?
——艺术形式如何破圈?如何从民间走向艺术殿堂?
——一年半前与广州杂技团合作、导演《化蝶》赵明导演再次表达:杂技人的艰难以及走向艺术殿堂探索的意义。
——拥有获奖作品《醒狮》编剧罗丽再三说:第一次创作杂技剧,文字构想与舞台呈现之间充满探索。
问题很多,涉及博杂。
杂技剧《天鹅》云集文艺界顶尖主创团队,由“荷花奖”“文华大奖”获得者、国家一级导演赵明担任总导演,国家一级编剧罗丽担任编剧,第十七届“文华表演奖”获得者吴正丹担任艺术总监。
尤其令我惊喜:上海杂技团董事长俞亦纲、湖南杂技团团长赵双午,也开车从远方而来,观摩交流。
杂技界的热情、对市场的渴求、对事业的向往,构成“另一番感动”。
当我听到湖南杂技团长赵双午说到自己8岁入团学杂技,半生投入事业时,再次深刻感受广州杂技团——吴正丹团长所说的职业挑战性与身体冒险性。
诚挚祝贺广州杂技团《天鹅》首演成功。
向杂技界致敬!向《天鹅》剧组全体编创演职人员致敬!
(照片由广州杂技团提供,摄影:王徐峰、侯扬)
2022-10 广州大剧院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