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说岭南•江冰】琶洲塔下:观羊城宋代水渠,“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
  • 来源:云上岭南
  • 作者:江冰
  • 发表时间:2022-09-26 09:51

水博苑,广州水博物馆。广州一直延续“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格局,宋代六脉水渠奠定古城水利系统。

终于明白广州人为何唤珠江为“海”,古时临海,当下珠江通海,真正老码头大码头是也。

没料到琶洲地块,寸土寸金,琶洲塔下留有一块风水宝地——水博苑公园,大毛笔!开阔视野,大片草地,岭南建筑,水涌回廊。

亦有败笔,翁暖茶馆——号称“五星级茶馆”——不论馆名如何?馆名标志既无江南斯文之雅,亦无岭南绚烂特色;一架木水车围满大石,不知中式园林留白之妙,惜哉。

值得点赞的水博物馆,虽然不大,却是古代建筑,传统风格,庭院深深,古风盎然;又有现代雕塑居中,显示珠江波涛汹涌,可谓传统现代交汇,古今中外融合。

现代音像充分使用,直观千年古城水利工程;环绕屏幕让你如临其境,置身水城。

水文化形象生动:赵佗掘井开场;扒龙舟民俗、水落大、雨打芭蕉、赛龙夺锦——广东音乐、祭拜水神,等等。

广东水量充沛,但水灾也全国排前。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阴阳正负也。

开眼界,涨知识。

珠江地位为中国四大河流之一,前有黄河长江黑龙江;但水流量排第二,长江之后;广东拥有四条大江:西江北江东江韩江。

从前轻视了韩江,亦是粤地大江大河。我写过的南江却委屈地列在西江流域,尚无独立地位。

生态水城,智慧生态;与水共生,水利工程;悠悠珠水,名城广州。

总之一句话:应水而生,水城广州;面向大海,扬帆远航。

2021-1-24广州

江冰,文化学者,专栏作家,文艺评论家。广东财经大学教授、广州岭南文化研究会会长,广州都市文学与都市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广州市人民政府聘任广州城市形象品牌顾问。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入选中国作家协会新锐批评家、广东省十大优秀社会科学科普专家、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最有影响力学者。著有《浪漫与悲凉的人生》《中华服饰文化》《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酷青春》《这座城,把所有人变成广州人》《老码头,流转千年这座城》《岭南乡愁》等。

相关稿件
粤B2-20040141 新出网证(粤)字0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10522
版权所有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